APP下载

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及对其智力的影响

2020-07-21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6期
关键词:左乙拉西癫痫

王 松

(辽宁省锦州市妇婴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小儿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的慢性疾病,会对患儿身心健康与生活产生不良影响[1]。小儿癫痫发病率相对较高,相对比成年人癫痫,具有特殊体液、神经特性与病理特点。因儿童脑功能尚未完全发育[2]。突发性癫痫与后期药物治疗均会出现不良反应对患儿的生长发育构成影响。因此,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对确保患儿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3]。本文分析小儿癫痫应用左乙拉西坦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智力构成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接收的癫痫患儿中选98例为研究对象。经诊断所有患儿均符合小儿癫痫判断标准。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 组患儿均49例。对照组男28例,女21例,患儿年龄为1~13岁,平均年龄为(5.3±1.2)岁。病程2个月~1年,平均病程(5.6±1.3)个月。原发性癫痫29例,继发性癫痫20例。观察组男27例,女22例,患儿年龄为1~14岁,平均年龄为(5.8±1.4)岁。病程1个月~1年,平均病程(5.2±1.3)个月。原发性癫痫28例,继发性癫痫21例。统计分析两组患儿的基础性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患儿入院后,家长应遵循医嘱指导患儿用药。在此期间,医护人员需对患儿家长展开健康宣教。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促使其癫痫有一定的认识,并能够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及时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方法治疗,使用丙戊酸钠口服溶液(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435)口服治疗,最初每日剂量通常为10~15 mg/kg,然后剂量调整到最佳剂量,一般剂量为20~30 mg/kg,但是,当用此剂量范围不能控制发作时,可进一步增加剂量至足够,直至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或不可耐受后便可停止增加药物剂量。观察组患儿采用左乙拉西坦(优时比(珠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60087)治疗。通过温开水停服。依据患儿体质量确定使用剂量。初始计量为每次10~20 mg/kg,每周增加剂量为10~20 mg/kg,每天维持剂量为10~60 mg/kg。每天服用两次。所有患儿均连续治疗6个月。在患儿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需时刻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发现生命体征异常,需展开救治,以免出现不良事件。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断:统计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率。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儿智力各个项目评分(使用儿童心理发育诊断量表测定患儿智商(IQ)、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测定总智商(FIQ)、语言智商(VIQ)、操作智商(PIQ)、测定短时间视觉记忆分值)。对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显效:治疗后患儿的各项症状全部消失,癫痫发作频率减少超过75%;有效:相比较治疗前患儿的症状明显改善,癫痫发作频率减少50%以上;无效:治疗前后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无显著改变。

1.4 统计学方法:研究活动产生的各类数据使用软件包SPSS19.0检验。计量资料应用均数(),并利用t检验组间差异;(%)则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表明组间;如P<0.05,则说明数据符合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率对比:统计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率,对照组为73.5%,观察组为93.9%,检验两组数据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智力比较:治疗前两组患儿各个智力指标项目均无区别,治疗后均改善,且观察组患儿改善效果要优于对照组,检验各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2;且治疗后两组患儿短时视觉记忆分值均提高,观察组患儿提高幅度显著于对照组,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短时视觉记忆分值分别为(10.24±1.25)、(10.22±1.19),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为(18.29±2.37),对照组为(14.12±2.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率对比[n(%)]

2.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要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中认知功能障碍7例,胃肠道反应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胃肠道反应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智力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智力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儿科疾病种类中,小儿癫痫属于常见性、多发性病症,也是一种典型脑部疾病。癫痫发作具有非常强的反复性[4]。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失常,发作时会出现全身强直阵挛,脑组织供血不足,有着极严重的缺氧现象。因神经元对缺氧比较敏感,很容易损伤神经元。从临床登记的数据便可了解到,小儿癫痫发病较高。此类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即认知功能障碍与癫痫发作等[5]。小儿癫痫主要是神经元放电出现异常变化。如病情发作,就会直接损害患儿的脑组织。此时患儿是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如果小儿脑部组织发育不完全,就会存在较多的不可预期的高风险。治疗小儿癫痫,过去主要应用神经因子植入方法。这种治疗方法有着极高的技术性要求,还需家属花费较大的经济支出,难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给予各方面考量,药物治疗癫痫开始在临床上推广[6]。从临床治疗的现状便可了解到,丙戊酸钠对缓解患儿临床表现有着明显的效果。此种药物对促进γ-氨基丁酸的合成具有辅助性的作用,有效消减神经元兴奋性,阻碍癫痫发作。但是这种药物血药浓度并不高,药性并不是非常理想,且患儿用药期间容易产生多种不良反应。长时间使用此种药物治疗,会给患儿带来不良影响,也会增强患儿家属不满[7]。根据临床不同种药物治疗的实际情况,左乙拉西坦作为新型抗癫痫药物逐渐在临床推广。此种药物是吡络烷酮衍生物,起效机制主要是利用与突触囊泡SV2A蛋白结合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随后就可有效抑制海马CA1区域锥体细胞高电压激活钙离子通道,不会对患儿神经元正常兴奋性产生影响[8]。使用此种药物抗癫痫,可有效抑制大脑皮层中γ-氨基丁酸的活性,从而阻断受体,并能够保留在海马区域内。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患儿选择口服此种药物,能够与囊泡蛋白相互结合,提升亲和性,有效抑制癫痫放电,并能够减弱药物对胃肠道的反应,预防患儿用药后不良反应的产生[9]。

在此次研究活动开展期间,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儿使用左乙拉西坦治疗。统计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率,对照组为73.5%,观察组为93.9%,检验两组数据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率,很明显左乙拉西坦效果更明显,更有助于提高患儿的临床效率。这对患儿而言非常重要,可及时阻碍病情对脑组织构成损伤,避免对患儿构成不良影响[10];治疗前两组患儿各个智力指标项目均无区别,治疗后均改善,且观察组患儿改善效果要优于对照组,检验各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后两组患儿短时视觉记忆分值均提高,观察组患儿提高幅度显著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的智力水平并无明显区别,治疗后观察组改善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充分说明在相同基础上,左乙拉西坦更能够改善患儿的智力水平,更有助于减弱癫痫对患儿智力产生的不良影响,并且还能够及时控制智力进一步衰退;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要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出现不良反应,但对比观察组患儿用药方案安全系数更高,更有利于家属与患儿接受。可见。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效果更理想。

综上所述,治疗小儿癫痫,相对比常规治疗措施,应用左乙拉西坦效果更显著,更有利于改善患儿智力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左乙拉西癫痫
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探讨小儿癫痫应用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左乙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及预后
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对癫痫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分析
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疗效
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儿童部分性癫痫效果观察
冰糖葫芦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癫痫共患ADHD儿童的生态学执行功能
敲打孩子头部会引起癫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