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0-07-17陈爱芳

数学大世界·上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师生交流反思能力初中数学

陈爱芳

【摘 要】 反思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改变思想和自我纠正的能力,对于自身良好的思想建构和思想意识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通过反思能力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解决困难问题、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等。本文主要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策略,从着重培養学生反思习惯开始,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反思、指导学生针对习题进行反思等,师生之间也要多多进行交流,以此更好地在数学教学的各个过程落实反思,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反思能力,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 初中数学;反思能力;反思习惯;自主反思;反思习题;师生交流

数学学科作为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性和抽象性的学科,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学生耗费较多的时间去学习和探索,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还需要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解决这些问题,而反思在此过程中就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反思能力对于学生学习数学、认知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学生通过反思能够更好地进行思考和探索,不断地纠错,解决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从而达到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的效果。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应该结合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地改革和创新低效的教学方式,运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反思能力。

一、通过预习培养学生反思习惯

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能够让个人在不知不觉中思考某一方面的问题和做某些方面的事情,所以对于培养学生反思能力而言,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反思习惯开始,逐渐培养学生反思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事先根据数学知识内容制作预习学案,其中包括预习的指导、学习目标和简单测验习题等,教师将这些学案提前发送给学生,学生就可以据此进行课前预习,在预习过程中获得新课程中的基本的数学知识、思考其中的重难点问题、解决简单的练习题等,教师将学生的预习学案收上来批改并反馈,让学生在课下和课上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等方式反思错误问题。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到基本的数学知识,而且能够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反思。

例如,在湘教版初中数学“整式的乘法”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理解单项式的乘法运算的算理”等教学目标制作预习学案,并让学生根据学案进行预习,在学生预习之后留下一些问题,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些问题引导性和启发性讲解,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错误情况进行反思,理解其中出错的原因,从而让学生在自主反思中更好地理解新课知识,提高本课的学习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反思能力。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反思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反思能力,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能够获得新的数学知识内容,在持续观察、猜想、假设、思考、得出结论、验证、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纠错,不断改正错误和改进数学思想方法,从而在这种反思学习中提高数学学习效果。自主探究式学习也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教学之前可以先根据课程内设计和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微视频和导学案等资源,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解决其中的问题,教师根据各小组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针对不足之处和重难点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例如,在湘教版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模型的应用”的教学中,本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找出等量关系和列出方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创设一个简单的问题进行导入,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学习本课知识。比如:某个数的6倍减4等于它与8的和,求这个数是多少。对于这个数,一般学生都能列出6x-4=x+8的方程式,以此为背景,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实例的解析去探讨方程模型并进行实际运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非常容易出现马虎出错、理解不清、数量关系不明等问题,教师应该让学生进行反思,及时地纠正和调整,最后应该为学生总结方程模型的形成一般步骤:根据实际问题分析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建立方程模型、解方程、检验方程解的正确性。

三、指导学生针对习题进行反思

通过习题反思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最为基础和非常有效的途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针对习题进行反思,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反思能力。数学习题是检验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最有效的方式,学生通过做题能够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及时发现自己对于知识掌握不牢固之处,从而进行反思和纠正。一些学生不太注重做题之后的反思,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进行题后反思,运用错题本等对错题进行归类整理,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的内容中,学生常见错误有:移项不变号、去括号出现漏乘、系数化1时没有将两边同除以系数、去分母出现错误等,教师应该结合这些问题及时地指导学生进行反思,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反思能力。例如:x-=7-,很多学生在同乘15的时候,得出x-5(x-1)=7-3(x+3)或者15x-5x-5=105-3x+9的错解,主要是因为忽略了“等号两边每一项都要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和“分子为多项式时,去分母后的分子应该加括号”等规则,从而出现了漏乘不含分母的项等问题,正确结果应该是15x-5(x-1)=105-3(x+3),得出x=7。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以此更好地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初中数学学科知识内容和学生的认识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预习培养学生反思习惯,并且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反思、指导学生针对习题进行反思等方式,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马建文.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05):164.

[2]王平文.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培养策略[J].读写算:教师版,2017(17):71-72.

[3]朱晨霞.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17(97).

猜你喜欢

师生交流反思能力初中数学
高中数学教学中反思性学习的运用分析
体校语文教学改革的创新研究
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互联网背景下“互动式”教学法的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