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理解与传承语境下的建筑史教学改革

2020-07-17王璇黄晶晶

艺海 2020年6期
关键词:建筑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王璇 黄晶晶

〔摘 要〕建筑的形态特征是这个时代社会文化的映像,只有将建筑形态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联系起来,从整体的发展过程中寻找规律总结特点,并形成设计师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感,才能真正体现建筑史教学的文化意义与价值。基于此,新一轮教学改革探索的着眼点落在重点发展学生“文化理解与传承”这一核心素养之上。

〔关键词〕建筑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一、课程教学概况

建筑史原本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我国各高校的建筑系就开始陆续设立该课程,而在《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文件》(2018 年版·总第六版)中,也有着对于建筑历史与理论教学的目标的具体要求,其包括:掌握中外建筑历史发展的过程与基本史实;熟悉各个历史时期建筑的发展状态、特点和风格的成因;熟悉当代主要建筑理论及代表人物与作品;熟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既存建筑利用的重要性与基本原则,能够进行建筑的调查、测绘以及初步的保护或改造设等。从这些目标来看,建筑史课程中的不同时代、各种流派的审美理论与建筑案例,为建筑学专业学生丰富知识结构、提高设计素养、积累创作素材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长沙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最早开设与建筑史相关的课程是2004年的《建筑欣赏》,当时为三年级学生的专业选修课,教学计划32课时。到了2006年,随着教学计划的调整,该课程更名为《建筑设计史》,虽然仍只有32课时,但已经由考察课变为必修的考试课程。在2007年的教学计划中,《建筑设计史》被细分为《中国建筑史》(第四学期)与《外国建筑史》(第五学期)两门课程,每门32课时,课时量增加了一倍。而接下来的两次(2011、2013)教学计划调整中,两门课程开设时间每次被相应地提前了一个学期。目前,《中国建筑史》开设时间是第二学期,《外国建筑史》是第三学期,课时不变,属于考查课性质,但在已着手进行修订的新教学计划中,这两门课程又都重新被调整为考试课程。

二、教学改革的思路

由于不同的专业特点,环境设计专业与建筑学专业在进行建筑史教学时,侧重点与深度会有所不同。譬如《中国建筑史》中的“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与详部演变”部分,有着大量专业性非常强的概念,在建筑学的教师看来,这应是值得用较多课时来讲透彻的内容;但对于环境设计的学生而言,这些内容枯燥乏味、难以理解而且也并非十分重要,所以,他們背诵记忆此部分的内容只是被动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学效果其实并不理想。而从教学过程来看,那些关联了文学、艺术学、民俗学、文化学等相关知识的教学内容,往往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譬如,教师在课程作业中要求学生挖掘传统建筑文化,以重构的形式来进行装饰陈设的设计与制作,不少学生最后完成的作品都富于创意,还有2组学生作品在2019年第六界湖南省青年文化艺术节传统手工技艺展获得金奖;又譬如,在讲“园林”章节时,教师借助楹联、匾额等类型园林题咏案例来分析园林审美意境的营造手法,有一些同学因而对楹联这一种具有文学审美意义的景观元素产生了兴趣,于是,基于对传统楹联当代文化价值的思考,2019年夏天,有7位同学组成了“楹联文化的传播发展调研”社会实践团队,对长沙、重庆及成都三地名胜景点、文化步道、特色街区中的楹联融入及传播情况进行考察。

虽然以上成绩的取得与实践活动的开展尚不足以作为建筑史教学的普泛性成果,但确实引发了任课教师对于中外建筑史教学改革的思考——建筑史涵盖了非常广泛的内容,并不是单纯地记忆或了解即可,而在新时代语境下,针对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建筑史教学又应该竖立什么样的目标、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该怎样进行呢?

1、开设建筑史课程的目的是什么?

这是建筑史教学的立足点,也是开课时许多学生会提及的问题。在长沙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大纲中,“中国建筑史”与“外国建筑史”这两门专业基础类课程的教学目的被阐述为以“引导学生从中西建筑的发展中理解建筑与历史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以及建筑所表达的精神内涵,从而提升设计理论修养、建立正确的设计价值观,并为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基础”来完成专业启蒙。

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设计思维、审美品位与创造能力提升的前提是文化艺术知识的积累——就像写作必须有储备足够丰富的词汇以供作者能够自如地运用一样。建筑史包含有对建筑发展理论的辨析与经典设计案例的罗列,学习建筑史,既是建筑语汇积累的一个有效途径,也可以使学习者了解各种建筑思潮的源流与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作用从而建立正确的建筑观,前者关乎设计作品的视觉品质,后者则关联着作品的美学意象。因此,教学计划中的开课时间向前调整,意在于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尽早地夯实基础。

2、建筑史教学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在2014-2016期间,任课教师依托长沙学院优秀课程建设平台开展了《中国建筑史》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实践活动,针对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教学框架的调整。经过整合与细分之后,其框架系统强调将建筑的形态发展置于社会的时空中,通过各种建筑实例的横向与纵向比较,引导学生挖掘隐藏于传统建筑形式之中诸如政治制度、宗法伦理、哲学思想、社会心理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在历史上的各个不同时期,建筑会以不同的形态来呈现,其特征是物质技术的表达,也是这个时代社会文化的映像,所以理解建筑的意义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可以说,相比于其他设计类型,具有公共艺术性质的建筑及其空间环境具有远超出任何单一学科范围和影响的复杂性,设计师们需要对其规模和性质进行更加严谨的探索性分析,而不能只关注于浅表的风格品位。尤其是在当下,当人类面对城市拥挤、污染和资源枯竭等问题时,建筑作为人类改造环境的一个部分,需要产生一定的变革来增益人们的生活、表达人类对未来的乐观信念。但这种创新性的变革不等于抛弃历史——历史除了给既成观点提供实例的传统功用之外,更重要的作用在于“要提出问题、启发洞察力”,而只有将建筑发展融入社会整体发展的视野之中去思考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各种条件的影响并进而融入文学、艺术学、民俗学、文化学等交叉学科的知识进行阐发,才能从历史的连续性中领悟正确的设计价值观。所以,只有将建筑形态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联系起来,追溯源流、审视当下、思考未来,从整体的发展过程中寻找规律总结特点,并形成设计师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感,才能真正体现建筑史教学的文化意义与价值。而基于此,新一轮教学改革探索的着眼点落在重点发展学生“文化理解与传承”这一核心素养之上。

“文化理解与传承”是指人们对文化的认知与理解、继承与扬弃、发展与创新的过程与行为,具有这一核心素养的个体,能在时间深度(历史视角)和空间广度(国际视野)上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以平等尊重的态度看待和理解不同文化的共性与差异——这一价值取向正是构建文化自信的基石。而同时,对于建筑史教学而言,在知识学习中强调价值引领以培养学生形成与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的建筑史观,又与“立德树人”的思政教育同向同行。于是,在融入“课程思政”的思路之后,教学改革的具体目标可做如下阐述:

使学生理解隐藏于建筑发展脉络之后的文化内涵如价值观念、审美取向、思维方式、道德伦理、风俗习惯等,不仅在情感上自发地认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理性自觉的文化接纳,从而坚定文化自信;同时通过设计实践及创新,鼓励学生知行合一,将文化理解与认同落实到具体实践层面,以设计的方式来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建筑史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是什么?

总的来说,建筑史的教学过程,是使学生通过对经典建筑作品进行美学品位而获得知识积累与审美提升的教育过程。而要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内容框架与教学形式都是不能忽视的——这正是建筑史教学改革的两个关键环节。

(1)教学框架的建构

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以古今比例而言,《中国建筑史》包含有古代建筑与近现代建筑两个部分,但通常更加注重古代部分(尤其是唐代之后的部分),而《外国建筑史》在19世纪末叶之前和近现代两个时期的比重则相对均衡的;以空间范围而言,毋庸讳言的是虽然中外建筑史的课时数量相当,但拥有古今各种重要流派、风格更加多样的西方建筑在设计层面显然具有更大的文化影响;以叙述方式而言,《中国建筑史》中既包含着发展通史描述,又有針对不同建筑类型或者不同的专史分析,《外国建筑史》也交织着国别史与断代史。可以说,不论是《中国建筑史》还是《外国建筑史》,内容都非常丰富,想要在有限的32学时之中面面俱到地讲述清楚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在课程改革进行之初,新建一个清晰的教学框架就非常有必要了。

在上一轮的《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基于让学生开拓专业视野的目的,任课教师建构了如上图所示之框架系统。而相比较之下,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探索存在着两个方面的显著变化,即一方面,课程内容增加了《外国建筑史》部分,另一方面还需要体现“课程思政”的理念,但不论如何,教学依然要注重从宏观层面阐释建筑发展历程与历史文化背景之间联系,在此基础上,结合设计经验,对在相应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具有典型性与系统性的具体案例进行剖析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各种风格体系的美学主张与艺术特色等。

(2)教学形式的调整

首先,环境设计专业对于建筑史学习的重视程度肯定不如建筑学专业,学习要求自然也会相应降低,这难免使学习者产生片面性的认知——譬如,教学计划将考试课调整为考查课,本意是以采取灵活的考核方式来避免学生不求甚解地死记硬背知识点,但许多学生却错误地理解为建筑史可有可无。而这种态度,必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任课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为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新的教学计划预计将建筑史又重新调整为考试课。

其次,当学生开始重视建筑史课程之后,教师也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在课堂上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印象,因为讲述建筑的发展历史与进行案例分析都容易流于平铺直叙,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之感。而通过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可以发觉,要使学生能较为深刻地分析理解建筑案例,并能对文化内涵进行创造性阐释,不仅可以采用常见如厘清基本概念、选择典例解析等教学方法,还可以进一步作中西案例的横向对比评述、对设计手法的变化应用进行总结、关联其他课程设计任务布置作业。这样,学生会觉得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对设计有实际的参考价值,学习的兴趣与主观能动性也会随着提升。

此外,值得提及的是,北京、南京、广州、武汉等地有着许多中国古代建筑、西方古典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实例,出于课时与经费的考虑,任课教师无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但可以建议学生在假期时有意识地去游历以增加感性认识。这也可以视为“翻转课堂”的一种特殊形式。

(责任编辑:翁婷皓)

参考文献:

[1]刘先觉.外国建筑史教学之道——跨文化教学与研究的思考[J].南方建筑,2008(1).

[2]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文件(2018 年版·总第六版)[EB/OL].http://www.mohurd. gov.cn/jsrc/zypg/201806/ t20180622_236511.html,2019-01-07.

[3]林鹤.我们为什么需要建筑史[A].杨永生,王莉慧.建筑百家谈古论今:图书篇[C].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本文系湖南省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文化理解与传承”语境下中外建筑史“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研究成果,编号:934;系长沙学院2019年“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中国建筑史》

猜你喜欢

建筑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建筑史话
建筑史话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BIM涤荡建筑史 建协助推豫之梦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从建筑史上未载的故事说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