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写作教学效率策略探究

2020-07-14黄春媚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0年4期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写作教学语文教学

黄春媚

摘要: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为如何提升学生写作水平而苦恼。为提升写作教学效果,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积极探索有效的写作教学策略,提出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强调人文统一”“引导学生多渠道积累写作素材…‘教会学生组织文章架构,围绕中心写作”等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写作教学;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为了让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从三年级开始,语文课程便安排了写作教学内容。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一线教师为了攻克作文教学这一难关,不懈地探索、研究有关的教学方法,以求克服学生对写作的畏难心理,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有效落实和达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教学目标。然而,语文写作教学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写作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笔者先对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做简要的概括,再针对性地提出相关解决策略。

一、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方面

1.教学模式固化

在实际教学中,同年级的写作教学内容是相同的,因此教师之间可以互相共享教学资源。教师为了减轻教学重担、节省备课时间,通常直接套用共享的教學资源,导致教师缺乏深层次的写作教学思考和个人教学风格。换句话说,同科组的教师虽然教同年级的不同班级,但使用的可能都是同一个写作教学课件;虽然不同的班级由不同的教师授课,授课的内容、方式、流程、风格却大同小异。这就导致写作教学模式固化,缺乏创新性,从而致使写作教学毫无生趣,无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无法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2.一味地强调模仿,忽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语文教材的例子皆为经典,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经典的句子,通常会引导学生将其摘抄下来,然后多读、多背、多模仿。练习写作从模仿开始,这本无可厚非;然而,大多数教师只让学生死记硬背,机械模仿,不注重个人独特的感受。这就导致学生写作的内容相似,比如写花,就写与“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相类似的句式;写水,就写与“……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相类似的句式。过分地强调模仿,会导致学生写作时条件反射地生搬硬套,缺乏自己的思考,不懂得如何将自己独特的感受融人文字中,导致写出来的作文毫无血肉之感。句式、修辞可以模仿,但感情、感受是独一无二的,又怎能模仿?

(二)学生方面

学生缺少积累,缺乏写作欲望。艾里斯关于人的行为的ABC理论(A指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B指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C指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指出,人的情绪反应是由信念直接决定的,可是许多人只注意A与C的关系,而忽略了C是由B造成的。也就是说,教师只关注学生害怕写作这一结果,却没有深究学生害怕写作的原因。写作并非洪水猛兽,学生为什么如此畏惧?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乏材料积累、情感体验、生活体验的学生,没有主动“吐纳”的欲望,为完成硬性规定的任务,只能硬着头皮乱写一通了。

二、提高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写作教学效果的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强调人文统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才有可能写出好的作品。为此,教师需要精心备课,切忌贪图安逸,采用“拿来课件”的方式上课。笔者认为,教师可根据不同的写作主题、学生实际等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的写作动机,让学生产生“写”的欲望,从而促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写作状态。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习作主题是“我的心爱之物”,这个“物”既可以是植物、动物,也可以是静物(如玩具)。教师据此可以创设实物情境,先将自己的心爱之物带到课堂,向学生介绍。首先简单介绍它的由来、外形;其次有感情地重点介绍“我”与它之间发生的故事。介绍完之后,教师趁机提问学生:“大家是否也像老师这样,有着自己的心爱之物呢?它与你有着什么样的故事?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这样,有了教师真情诉说的感染,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能积极地与同伴互相讨论,这就为后续的写作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在平时的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名人名篇的句式、修辞等,但要引导学生写真事、抒真情.让学生明白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是一篇文章的最珍贵之处,从而避免学生作文中出现辞藻堆砌而毫无真情实感可言的情况,促使学生做到人文统一。

(二)引导学生多渠道积累写作素材

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想要喝到甘甜的水,必须要寻到源头。写作也是一样,想要写出优秀的作品,必须要有丰富的素材积累。什么是写作的源头呢?叶圣陶先生在《怎样写作》一书中说道:“我们要记着,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走在这条路上,再加写作的法度、技术等等,就能完成作文这件事了。”从这可知,生活是写作的源头,为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获取第一手写作素材。

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教师可根据实际与需要开展多样的活动。如组织秋游、春游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四季的变化;组织拔河比赛,让学生切身感受团结的重要性;组织学生参观相关企业,开阔学生的眼界;开展“农活体验”活动,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等等。

通过细心观察、用心体验生活,学生便有了真切的体会,从中生发出丰富的情感,通过不断积累,不但产生倾吐的欲望,而且写出的作品起码能做到言之有物、有情。

2.引导学生开展阅读

阅读是学生认识世界,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又一重要途径。为此,教师要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开展广泛的阅读活动。如固定一节课用来开展“阅读分享会”,为学生提供展示阅读收获的机会,并且设立“最佳阅读分享者”“读书笔记小能手”“我是小书迷”等荣誉称号,每月评选一次,以此保证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这样既能让学生从中积累丰富的素材,又能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课外阅读量的要求。

(三)教会学生组织文章架构,围绕中心写作

有写作兴趣和丰富的写作素材,就能写出优秀作品吗?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说道:“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则?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这说明,写作是需要事先组织的,不能写到哪算哪。在实际教学中,不少学生的作文存在详略不当、重点不突出的问题。这是学生下笔之前没有组织文章架构,没有裁剪材料所致。

为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会学生写作的方法,写作要经历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养成先组织好文章的架构,再进行具体的写作活动的意识与习惯。这样有助于学生从繁杂的材料中挑选出最能突出中心的材料,做到详略有别、叙述有序、中心突出。

三、结语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开展广泛的阅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并写出真情实感的作品,仍有待广大一线教师地探索与研究,不断创新与尝试,以争取有效解决学生畏惧写作、写作质量不高这一难题,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叶圣陶.怎样写作[M].北京:中华书局,2013.

[3]詹镆.刘勰与《文心雕龙》[H].北京:中华书局,1980.

猜你喜欢

小学中高年级写作教学语文教学
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写作兴趣的实践与研究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谈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的高效率教学行为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