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大学生党员选拔指标体系要素探究

2020-07-14何庆彭徐凯

理论与创新 2020年9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党建

何庆彭 徐凯

【摘  要】大学生党员选拔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实效,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事业发展。构建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选拔指标体系,合理优化大学生党员发展选拔模式,是新时代高校党组织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必要创新之举。本文以江苏警官学院现行大学生党员培养发展模式为参考样本,基于近3年学院毕业生党员在校数据与毕业后工作情况,阐述高校发展选拔大学生党员的现状,分析影响学生党员发展的因素,从而探究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具体指标和工作原则,构建合理可行的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指标体系,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质量与实效。

【关键词】党建;学生党员;党员选拔

引言

大学生党员是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力量,大学生党员发展选拔的质量决定着党未来的事业发展,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未来。高校作为大国重器,是党吸收新鲜血液的重要途径和最大来源,大学生党员的发展选拔一直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高校大学生党员的数量一直在有序增长,年增人数呈稳定态势。但是各高校在当前大学生党员选拔过程中还存在着差异和薄弱的環节,进而影响党员发展的质量与实效。因此,如何制定并优化大学生党员发展选拔指标体系,切实提高大学生党员的整体素质,是当前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1.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现状

近年来,共产党员的影响力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稳步上升,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是许多高校大学生的奋斗目标之一,大学生也成为党吸纳新鲜血液的主要来源。据新华社2019年6月30日受权发布的《2018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显示 ,2018年共发展党员205.5万名,其中发展学生党员70.4万名,占发展党员总人数的34.3%。

就整体而言,高校依照一定标准发展选拔的大学生党员是优秀的、先进的, 他们思想上追求进步,不断学习贯彻党的大政方针,拥护党的领导,拥有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饱满热情。同时,大学生党员普遍都是优秀学生中的典型代表,具有优异的学业成绩、良好的品德素质以及较高的实践水平,是同龄人中的排头兵。并且在校期间,他们积极参与各项工作,能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获得社会主流群体的认可。以江苏警官学院为例,学院近三年毕业生在校期间共发展696名学生党员,占毕业生总数的16.7%。据毕业生党员在校数据显示,毕业生党员中获得过国家级荣誉奖项者占5%,获得过院级荣誉者占98%,担任学生干部、团干部者占67%,在学生会等组织承担社会职务者占92%,大型安保立功、嘉奖者占27%。毕业生党员在校期间在学习成绩、纪律品德、身体素质、技能拓展等方面均位于班级前列,受到班级同学和领导老师的认可和高度评价。

2.当前高校发展选拔党员存在的问题

在整体现状普遍向好的态势下,我们仍需重视新的挑战与考验,特别是在当前特殊的国内外环境下大学生在思想上以及意识形态上出现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受多元因素影响,部分学生存在理想信念缺失的现象,少数学生缺少社会责任感、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坚定的政治信仰。同时,部分高校党组织在选拔党员的过程中存在指标选择的偏差、流程僵化等问题,进一步影响大学生党员发展选拔的质量。通过查阅资料以及抽样调研,笔者现就高校发展选拔党员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阐述与分析。

2.1学生入党动机不纯,入党动机存在多元化现象

现代社会是多种思潮涌现并存的社会。在这样的环境下,社会主流观念会逐渐受到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也会逐渐受到改变。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的青年人,具有强烈的革新意识,思想上极易受到一些不良舆论和思潮的影响,进而改变其入党动机。有调查显示,部分高校大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人数超过学生总数的70%,其中有18.8%的学生选择递交申请书是因为班上绝大对数同学都递交了,这折射出学生的盲目从众心理。还有20%的学生是因为其认为入党得看运气,想试一试。这些抱有从众和侥幸心理的入党动机是完全错误的。另外,据调查显示,有21.37% 的学生是为了升学、就业以及党员身份,而选择递交入党申请书,存在明确的利己心理。由此看来,大学生入党动机存在多元化现象。入党动机是选拔党员的重要衡量因素,却往往被部分高校党组织所忽略。不少高校党组织仅通过递交的书面材料以及入党谈话、学生各项数据来了解学生的入党动机,没有深入探究学生的心理和真实的入党动机,从而将部分入党动机不纯正的人选拔成为党员,党组织的纯洁性收到破坏,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水平收到影响。

2.2学生党员、发展对象党性不够,政治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高校党组织发展选拔党员的标准相对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自身能力,对学生的政治要求相对较低。因此,大学生党员往往重视自身的专业学习以及技能拓展,却忽视党性修养的学习与提升。在校期间,专业学习占据了学生党员、发展对象的大部分时间,其对党的理论知识所进行学习的时间被压缩。从而导致党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普遍不高、理论学习相对滞后。另外,受年龄因素和人生阅历的限制,学生党员的思想与信念容易受到外部大环境的影响,从而导致对政治理想产生怀疑、对政治信念产生动摇,使党员先进性受到破坏。

2.3选拔学生党员标准片面,发展培养流程僵化

目前,部分高校在发展选拔学生党员时存在指标片面化的问题,一些高校不结合新的时代形势,按照老模式、老标准对学生进行考察,仅仅以学生在校学习成绩、纪律作风、社会职务等方面的表现作为考察的指标,而忽视其政治素质、理想信念、实践能力等其他多方面的个人品质, 一切以文件数据说话,缺少实实在在地平时考察,从而导致一些“数据合格”的学生被选拔发展成为党员,但却不能发挥自身的先锋模范作用。另外,部分高校选拔对象呈现单一化趋势,高校党组织往往倾向将学生干部当作党员的培养选拔对象, 反而忽视了普通学生的入党诉求,导致部分学生对入党选拔产生灰心心理,影响党员的公平选拔, 也削弱大学生党员队伍影响力。

3.大学生党员选拔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与要素选择

目前,部分高校的大学生党员选拔指标仍存在片面、主观性强、标准参差不齐的现象,这不利于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以及学生党建工作的良性发展。对此,必须构建合理、全面的高校大学生党员选拔指标体系,这是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之举,是高校党建水平提升的途径。在构建过程中,我们需注意把握党员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以及要素选择,构建的原则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而指标要素的选择则决定了体系构建的质量。

3.1大学生党员选拔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在构建大学生党员选拔指标体系的过程中, 高校党组织要结合党规党章,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相统一, 合理、全面、可操作地衡量党员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同时, 评价体系还需要具备较强的操作性。因此,在构建大学生党员选拔指标素质评价体系的过程中须遵循以下3点原则。

(1)合理性原则。合理性原则指的是在构建大学生党员选拔指标体系的过程中,结合校内特点,发展选拔体系能够充分结合当前的党员发展要求、流程,合乎情理。此原则主要体现在设定各项指标所占的权重上。

(2)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指的是在构建大学生党员选拔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应该全方面、多层次、宽领域考察学生情况, 从而能够进一步全面分析出是否具备成为党员的素质和能力。此原则主要体现在对于体系各指标要素的分类以及内容上。

(3)可操作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指的是在构建大学生党员选拔指标体系的过程中, 各项指标的数据具备可量化、可采集、可比较的特性。此原则主要体现在将各级指标量化为数据、对数据可以进行定量收集、加工数据后可以进行比较分析等方面。

3.2大学生党员指标体系的重点指标要素

在构建体系的过程中,党员选拔指标的要素选择与侧重尤为重要。笔者通过问卷调研,基于警官学院现行发展党员模式和学界观点,总结出以下3项重点指标要素。

(1)政治标准放在核心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对于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而言,政治素质是第一素质。因此,在发展选拔大学生党员的过程中,政治标准应当放在考量的首位。政治标准是一个抽象概念,如何具体量化政治标准,让其成为衡量大学生是否能够发展成为党员的重要准绳,是衡量政治标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调研发现,江苏警官学院现行发展党员模式十分注重政治标准这一重要指标,并将其作了内涵剖析多维衡量。在其中,政治标准总共被划分为三个二级指标——思想认识、理论素养以及先锋模范。思想认识对应于各基层支部的谈话交流,不以一次入党谈话为结果,而是进行多频次、多主题、多维度的“三多”谈话交流。理论素养对应于学院党校开展的积极分子培训班、发展对象培训班、培训班结业考试以及“学习强国”平台的学习,通过对学习笔记、结业考试成绩、学习强国积分进行量化考核学生的理论素养。先锋模范对应于班级同学、任课老师的考评以及大型工作任务关键时刻的行为表现。由这三个指标多维度量化衡量学生政治标准,实现政治标准的有效衡量。

针对政治标准的内涵与量化,业界学者也有不同观点和分析。上海师范大学曹鹏教授论证得出,可以大学生党员的政治标准可以从价值追求、思想认识、实际行动和朋辈影响力这四个维度出发,继而全面把握大学生的入党动机、理论素养、关键表现和作用发挥的情况。首都医科大学李芳、门薇等学者认为,发展党员政治标准的科学内涵可以从坚定的政治信仰、优秀的政治表现以及以及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三个方面进行剖析,但并未给出具体的量化标准。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吴晓璐学者则提出了以三个二级指标(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政治立场、优秀的现实表现)以及五个结合来全面涵盖政治标准的具体内涵。

结合警官学院的现有做法以及上述学者观点,笔者认为政治标准可以划分为3个二级指标,包括入党动机权重占20%、思想认识权重占30%、理论修养权重占30%、模范影响权重占20%。入党动机的量化方式是结合入党申请书等书面材料以及多次谈话的考评进行量化,制定相关考评方法,同时要注意避免“应试”谈话现象的发生。思想认识的量化方式是以季度思想汇报等书面材料为基础进行量化考评,着重点在学生的思想。理论修养的量化是以党校培训班的学习笔记、结业考试成绩以及学习强国积分为数值考察对象,比例各占20%、50%、30%。模范影响则是以师生评价为基础分60分,关键表现加分进行量化。由此将政治标准这一重要指标具体量化,实现对大学生党员选拔在政治素质方面的全面量化考察。

(2)学习指标居于重要地位。大学生党员是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但其本质仍然是高校学生。学习是培育学生自身良好素质的重要方法,是体现高校“立德树人”重要一环。,学生在校期間,其专业学习时间占据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时间。用传统观念看,学生之间在校期间的先进性差距的量化考核指标主要通过学习成绩来具体衡量。在今看来,学习成绩仍然应该成为大学生党员发展选拔的一项重要指标,并占有一定的权重。需要注意的是,在学习指标的量化过程中不能片面地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学习指标的重要依据,还应结合任课老师评价、平时作业评价、课堂表现等进行综合衡量。以警官学院为例,在对学生进行学习考评时,将学习成绩划分为课堂表现15%、期中考试25%、期末考试60%,杜绝以往高校在学习考评方面一锤定音的现象,综合考量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也为发展党员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3)工作服务指标不可或缺。在2019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江苏省委曾提出优秀党员要做到“四重四亮”,其中便有“服务亮承诺、工作亮标准”。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需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以及具有优良踏实的工作作风。高校学生虽未步入社会,但在校内会参加相应的学生组织和志愿服务活动。因此,高校党组织在发展选拔学生党员的过程中,需要设立工作服务这一项选拔指标,借以评价学生党员的工作作风、工作能力以及服务意识,并且这一评价具有长远性,禁得起时间的考量。对此,警官学院主要将警务化管理成绩作为工作服务方面的的重要考核依据。学生在学院中担任相关组织职务、承担相关工作、参加相应的志愿服务活动,都会在警务化管理成绩中获得相应的考评加分。这一机制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在学生组织中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为检验此机制的长远性与否,笔者对近三年毕业生中随机抽样67名学生党员进行了工作成果方面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2019年的年度考核中,78.2%的样本学生党员拿到优秀等第,27.6%的样本学生党员获得“年度进步最快新人”等荣誉称号,学生党员毕业后的工作能力得到单位的良好评价。由此可以看出,工作服务指标是大学生党员选拔指标体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结束语

总而言之, 大学生党员作为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对象的发展选拔是提升党员队伍建设质量以及高效党建工作发展质量关键的一环。因此,高校党组织要注重体系原则方法的利用以及指标要素的选择,积极探究构建相应的大学生党员选拔指标体系,不断创新方式方法, 为党和国家的未来发展提供新鲜血液,培养出思想觉悟高、学习能力强、有服务意识的新时代大学生党员, 保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升党员队伍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林雨菲.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现状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33(10):5-8.

[2]麻楠楠.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析[J].经济师,2020(04):164-165.

[3]李时坤.新时代背景下构建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18):130-131.

[4]李芳,门薇.关于发展党员政治标准的科学内涵探析[J].北京教育(高教),2020(03):68-70.

[5]曹鹏.探析发展大学生党员的政治标准[J].党政论坛,2020(04):21-24.

[6]吴晓璐.突出政治标准  把好党员发展质量关的新探索——以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J].北京教育(德育),2019(01):24-27.

基金项目:网安系江苏警官学院 2019 年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发展党员指标体系的绩效研究》,项目编号:JW2019005。

作者简介:何庆彭(1999.7--),男,汉族,江苏如皋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工学。

徐凯(1999.6--),男,汉族,江苏靖江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工学。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党建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评价体系研究
新形式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路径探析
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
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党员管理路径刍议
论高校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
论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理念及其价值研究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考
新形势下切实解决国企党建工作弱化虚化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