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氮平联合托烷司琼及地塞米松预防含顺铂化疗方案致呕吐的临床观察〔1〕

2020-07-13谢永强

临床医药实践 2020年7期
关键词:奥氮亚群外周血

谢永强

(新余市中医院,江西 新余 338000)

化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而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反应(CINV)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其中含顺铂的化疗方案属于高致吐性,在没有预防止吐的前提下发生率高达90%以上,成为限制化疗剂量提高及影响化疗计划完成的主要因素[1]。有效的止吐方案对化疗方案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临床上目前常用的止吐方案为5-HT3受体拮抗剂联合地塞米松,虽能一定程度抑制急性CINV,却未能完全控制迟发性CINV,导致患者产生悲观抑郁情绪,降低了对治疗的依从性,进而影响治疗进程,影响生活质量[2]。作为临床新型药物之一的奥氮平可针对性拮抗多种呕吐相关受体,从而起到止呕作用[3]。本研究对恶性肿瘤并使用含顺铂方案行一线化疗的患者实施奥氮平联合托烷司琼及地塞米松治疗,通过观察其延迟性CINV与急性CINV发生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外周血免疫球蛋白水平以探讨其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60 例恶性肿瘤并使用含顺铂方案行一线化疗患者,随机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对照组中男18 例,女12 例,年龄(45.35±3.24) 岁,病程(2.78±0.47) 个月;肝癌12 例,直肠癌7 例,鼻咽癌5 例,其他6 例。观察组中男16 例,女14 例,年龄(44.24±4.17) 岁,病程(2.66±0.52) 个月;肝癌14 例,直肠癌7 例,鼻咽癌5 例,其他4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病理报告或细胞学确诊为恶性肿瘤并使用含顺铂方案行一线化疗患者;年龄18~75 岁,卡氏评分(KPS)>70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距末次放、化疗结束4周以上;顺铂每周期总量≥70 mg/m2。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托烷司琼+地塞米松治疗,即化疗前30 min用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5 mg+地塞米松10 mg静脉滴注,第1天至第3天。治疗。治疗期间若遇突发情况应立即停止治疗并采用相应紧急措施。观察组此基础上联合奥氮平治疗,即化疗期间加用奥氮平10 mg,第1天至第5天,睡前口服。

1.3 观察指标

根据国家癌症研究所制定的常见不良反应的评价标准(3.0版本)将恶心呕吐分为6个等级:V度,死亡;Ⅳ度,难以控制的呕吐;Ⅲ度,呕吐,需行治疗;Ⅱ度,暂时性呕吐;Ⅰ度,恶心但未呕吐;0度:未发生恶心呕吐。监测记录患者自然杀伤细胞(NK),CD3+和CD4+/CD8+等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C4,C3和免疫球蛋白M (IgM)、免疫球蛋白A (IgA)、免疫球蛋白G(IgG)等外周血免疫球蛋白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延迟性CINV与急性CINV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延迟性CINV和急性CINV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外周血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 论

化疗是目前临床中晚期恶性肿瘤首选治疗方案之一,可通过抑制肿瘤生长速度达到延长患者生存年限的目的,但化疗后通常会出现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并发症[4]。CINV机制较为复杂,目前普遍认为,化疗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使消化道黏膜细胞受到损伤,释放出5-羟色胺(5-HT),作用于肠道迷走神经上的5-羟色胺受体,然后传递至大脑的化学感受区[5];另一方面,化学药物及其代谢物可直接作用于化学感受区,化学感受区被激活后通过神经冲动传递至呕吐中枢,从而导致恶心呕吐[6]。呕吐轻者可使患者出现心理畏惧、脾气暴躁、情绪低落,丧失对未来治疗的信心从而放弃治疗;呕吐重者影响进食,导致患者电解质紊乱、脱水等,从而引起营养不良、消瘦虚弱等,更有甚者引发食管-胃底静脉严重曲张,从而造成胃肠道黏膜撕裂出血,加大患者及家属额外的经济负担与心理压力[7]。因此,对恶性肿瘤并使用含顺铂方案行一线化疗患者的CINV情况进行针对性预防成为肿瘤科室的重要医学难题。针对此类情况临床目前普遍应用的治疗方案为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运用5-HT3受体拮抗剂可阻断化疗激活的呕吐受体释放5-羟色胺因子,从而达到止呕功效[8]。身为肾上腺皮质激素之一的地塞米松可通过降低精氨酸加压素水平进一步调控聚乙二醇(PEG)发挥抗毒素、抗炎功效以达到镇吐作用[9]。奥氮平作为一种新型非典型神经安定药,不但对5-羟色胺受体(5-HT6,5-HT3,5-HT2c,5-HT2a)、多巴胺受体(D4,D3,D2,D1)以及组胺H1受体亲和力作用较强,而且还可通过结合儿茶酚胺肾上腺素αl受体、乙酰胆碱毒覃碱受体达到镇呕止吐的目的,且其口服吸收良好,吸收过程未对机体造成其他影响[10]。结果显示:观察组镇呕止吐效果及改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血免疫球蛋白水平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该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表1 两组患者延迟性CINV与急性CINV发生情况比较 例(%)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表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外周血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猜你喜欢

奥氮亚群外周血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奥氮平治疗对改善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早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析
结肠炎小鼠外周血和结肠上皮组织中Gal-9的表达
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