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网络电台在播音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2020-07-12王晓娟太原师范学院山西榆次030619

名作欣赏 2020年36期

⊙王晓娟 [太原师范学院,山西 榆次 030619]

“自媒体网络电台”是“自媒体”应用发展的新成果和新产物。“自媒体”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谢因波曼和克里斯·威理斯在其发布的报告《

We Media

》(自媒体)中提出,该报告对自媒体进行了如下定义,即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过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传播他们自身事实、新闻的途径。简单来说,就是大众通过一种媒介或载体向外界发布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以及言论知识,例如,微信、微博、博客、论坛/BBS、各类直播软件、网络社区等都属于自媒体的范畴。自媒体网络电台正是借助新媒体母体衍生出的一种子媒体艺术,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它将传统广播电台的创作形式与新媒体的制播技术相结合,通过整合各类专业人才和社会资源,实现了文化信息的交互共享。

一、交互——网络电台与实践课堂互通交融

自媒体网络电台不仅深受各类文艺爱好者的青睐,更是众多播音主持专业师生自我展示与交流的良好平台。现实中,由于广播电台与电视台数量有限,主持人或者播音员更新换代的速度又很慢,所以,许多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平台。而自媒体网络电台凭借零门槛、资源多、平台广等优势,实现了人人当主持人或声优的梦想,在这个平台上,许多优秀的声音爱好者不仅拥有了个人的电台,还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多样化的才艺吸粉无数,成为了自媒体达人。“交互式媒介弥补了传统大众媒介单向传播的不足。以往的大众传媒基本上是单向的、一对多的传播,在制作信息的基础上单向传递信息,在传递信息后,反馈就变得艰难。网络媒介为人类传播活动提供了电子‘交互式’的网络传播。”在这个自由而广阔的信息海洋里,人们可以随时进行信息交流与互动,人人掌握了信息的发布权利,人人都是移动的自媒体。在播音主持专业实践教学中,自媒体网络电台深受师生欢迎,由于高校专业课时间较为有限,所以教师无法一对一针对学生的专业问题进行系统指导,而自媒体网络电台可以轻松解决师生的这一难题。借助这一平台,同学们不仅可以将老师在课堂上布置的作业上传到网络上,还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开设专门的频道,任课教师可以随时在平台上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这样一来,既节约了课堂的教学时间,还充分调动了学生课下实践的积极性,达到了良好的教学互动效果。

2020年初,一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打破了国人的宁静。在这场新冠疫情影响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工作方式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变化,互联网一时成为全社会云端对话的宠儿。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学校都未能如期开学,为了保证同学们“停课不停学”,各个学校陆续开启了互联网授课模式。经过几个月的磨合探索,师生们逐渐习惯了网络交流和学习。在此次网络课程的线上教学过程中,各类新媒体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比如,疫情期间讲授的《广播剧创作》这门网络课程,就充分利用了喜马拉雅、蜻蜓FM、Bilibili等新媒体APP,这些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音视频资源,为学生和老师架起一座知识传输桥梁。总之,这种网络交互式学习,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的创作热情,拓宽了师生的沟通空间,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整合——文化资源与教学需求有效衔接

自媒体网络电台有效整合了人才和文化资源,让文艺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传统广播电台由于受到政策、平台、人才资源等众多因素的限制,在传播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存在很多的局限性,一期节目往往要经过层层审核才能面向听众,播出的时间也往往是固定化的。大部分广播电台为了维持生存,过度依赖广告主,导致一些广播电台被混乱的医药广告和促销广告绑架,给整个广播电台行业造成了十分负面的影响。自媒体网络电台在节目类型和节目内容上进行精细划分,从学校和社会中招兵买马、广纳贤士。在运营过程中,也会通过后台的流量监控、收听率等数据,以及网民的意见反馈进行定期的优胜劣汰;更重要的是,听众可以通过手机APP,自由、自主地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收听。与传统的广播电台相比,受众的自主性和参与性提高了,活跃度和积极性也大大增强,人文历史、科学技术、艺术文化在这个平台上实现了有效传播,人才资源也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窗口。在这场新旧媒介的较量中,许多传统广播电台不得不改变旧的传播方式,寻求新的发展途径。

自媒体网络电台是伴随新媒体产生的一种移动音频分享平台,其运营方式灵活,市场前景巨大,准入门槛较低,能够吸引一大批优秀的自媒体人和专业团队,可以将分散的人才资源和文化资源进行集中整合。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将所有个人和组织连接起来的互联网,同时也是目前数据最为丰富、开放的信息资源网,其中存放着的大量信息,供世界各地的网络用户查询和使用。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上班、开会、购物、订票、租车、看病、交友、聊天、寄信、娱乐、旅行。”短期来看,自媒体网络电台的出现对传统广播电台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但从长远来看,它能够刺激传统广播电台进行改造升级,并不断优化节目的运营体系,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走向共赢,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三、革新——自媒体撬动实践教学改革

自媒体网络电台让播音实践教学更加灵活,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本科教学质量的提升。“互联网具有强烈的渗透性和持续高速发展的内在需求,这使得互联网必然要寻求与传统产业融合,催生新的发展空间。‘互联网+’的概念将被赋予新的更广阔内涵,互联网将加速从生活工具向生产要素转变,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业态更加密集涌现,引发互联网产业、信息技术产业乃至整体经济和文化的加速创新与发展。”例如,互联网与广播电台结合成为自媒体网络电台,这一新媒体的问世,不仅加快了各类文化的交流传播,还为广播艺术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契机,更为播音实践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传统播音教学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第一种是理论课教学,第二种是演播室或语音室的实践教学,两种教学方式相得益彰,既能让同学们较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还能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但是传统的教学资源只能满足基本的实践教学需求,距离“探究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以及“启发式”教学等新的教学方式还存在一定差距。传统的教学设备操作流程复杂、场地固定有限,很难满足每一位同学的实践需要,而自媒体网络电台恰巧能弥补这些缺失,像喜马拉雅、荔枝、蜻蜓FM等这样一些电台,操作简单,携带方便,功能齐全,资源丰富,互动性强,学生既可以在平台上检验实践成果,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接触社会,而不是像传统的教学模式那样,只能拘囿于课堂或校园中。可以说,自媒体网络电台让播音实践教学变得更加灵活多样,播音主持专业的同学们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习专业知识,也可以在课下灵活支配学习时间,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与方式在自媒体平台上开展专业实践,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本科教学质量的提升。

互联网技术的升级进步,使现代教学方式变得越来越灵活多样。先进的技术手段不仅为现代教学资源提供了分享交流的巨大空间和平台,也为师生创造了更加便捷和强大的互动学习工具。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自媒体网络电台在播音实践教学中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不代表播音实践教学可以完全依赖自媒体网络电台,在很多方面,播音实践教学还须靠实打实的书本学习和基本功训练。网络电台上的资源与传播者鱼龙混杂,且内容缺少系统性、严谨性、条理性和科学性,因此,同学们在学习交流时一定要重视对信息的筛查和鉴别,对知识要选择性和批判性地接收,不能一味地奉行“拿来主义”。而对于教师而言,播音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一定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让学生单纯依靠自媒体网络电台进行实践活动,因为经过技术加工与后期处理的声音内容会变得失真,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对自身声音条件的清晰认知。

总而言之,播音实践教学改革必须合理利用互联网,不能沦为技术的奴隶,更不能被技术牵着鼻子走,只有认清这一道理,才能始终掌握好实践教学改革的船舵,在未来的创新探索中平稳前行。

① 路春艳、张洪忠:《大众传播学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年版,第64 页。

② 张国良:《传播学原理》(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85页。

③ 应小敏:《生态文明时代的文化产业发展》,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6年版,第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