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首优美的田园诗
——再读曹文轩长篇小说《天瓢》

2020-07-12吕豪迈陕西警官职业学院西安710021

名作欣赏 2020年36期

⊙吕豪迈[陕西警官职业学院,西安 710021]

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质朴、《红瓦》深刻、《甜橙树》率真、《山羊不吃天堂草》悲悯,而《天瓢》的最显著特色是优美。

这是一朵美的花,它鲜艳夺目;这是一曲美的歌,它婉转悠扬;这是一首美的诗,它生动含蓄;这是一首美的散文,它流畅、飘逸、潇洒、细腻。在我看来,就文学本身而言,《天瓢》的水平超过了以往曹文轩的其他作品,或许我们可以说《天瓢》登上了一个制高点。意境美是《天瓢》的一大特点。江南水乡的景色如云如雨如诗如画,它不但秀美,而且奔放,曹文轩写景不只单纯写景,而且情景交融。语言美是《天瓢》的另一突出特点,成段成段的叙述如优美的散文在抒情,词汇丰富,且讲究修辞,排比、拟人时时出现。依语言修炼的程度讲,我最赞美的长篇小说有两部,一部是《穆斯林的葬礼》,一部就是《天瓢》,而《穆斯林的葬礼》显示的是高贵,《天瓢》则显示的是儒雅。

曹文轩所有的小说离不开江南水乡油麻地,离不开水、船、芦苇,离不开雨、鸭子和鸽子。他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眷恋。他念念不忘苦难的过去和童年,童年给他的不只是苦难,也有欢乐的玩耍。可以肯定地说,曹文轩自幼极其聪明活泼,充满灵性,顽皮多动,无论是苦难或是欢乐,都给他带来了美好的回忆。即便对于那些乡间小道,他也记忆尤深,那泥土路是怎样的难走,他都在小说里描写得十分细腻。

曹文轩用自己多彩而智慧的笔描写着农村、农民,反映着底层人的生活状况,记录着一个时代的历史和变迁。他的作品充满了对底层人的深切关怀,特别是直指人性的本质,赞扬真、善、美,揭露假、恶、丑。他的笔钻到人的内心去刻画、去雕琢。

《天瓢》除了以上所说之外,我觉得有三点与曹文轩以往的作品有所不同。

第一,曹文轩试图说明一些人类永恒的东西,人性中一些永恒的东西,社会进展中一些永恒的东西。例如爱、恨、情、仇的力量,例如人性中的一些本质的东西(如报复、权欲等)。这种永恒的东西超越历史、超越时空、超越阶级。这些东西属于人类的共性(例如作品突出了爱的永恒)。

第二,曹文轩试图在说明生活的本质,在总结历史的发展规律。大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意,意在说明历史就是这样曲折往复,螺旋式上升。(杜元潮推翻了李长望,李长望的儿子李大国又整垮了杜元潮)。

第三,曹文轩艺术地转达了生活的轮回、报应。杜元潮父子看到的小马驹,是一个美好的意象;范瞎子的歌时常应验;杜元潮在大水中坐着棺材盖而来,生命结束棺材又在大水飘摇中而去。这些情景的设计是精心的,增添了生活的真实性和神秘感。

作品在人物描写的成功之处,不只是杜元潮、邱子东、采芹、艾绒、朱荻洼们,我觉得最成功之处在于两点:一是杜元潮对邱子东的牵制;二是杜元潮、邱子东的最后下场和相处是非常逼真的。

《天瓢》中,杜元潮是油麻地的书记,邱子栋是镇长。五岁的杜元潮和父亲一起凭借棺材盖随洪水飘落到油麻地落户,地主程瑶田收留了他们,于是杜元潮和程瑶田的女儿采芹,还有富家子弟邱子栋三人成了儿时的伙伴。成人后,杜元潮与采芹相爱,成为情人,遭邱子栋嫉妒。若干年后,二人分任油麻地的书记与镇长。因杜元潮说话结巴,产生自卑,事事让着邱子栋,出头露面的事都让邱子栋干,有权的事让邱子栋做,譬如给来检查工作的县委书记汇报,譬如管财务开支报销……邱子栋也春风得意,不再把杜元潮放在眼里,不但把自己当成了一把手,而且有时还讥笑杜元潮。当邱子栋处处显出春风得意的样子时,杜元潮虽平静而宽厚地微笑着,心里却“一点一点集聚起嫉妒,甚至是怨毒”。他再也忍耐不住,休假半年,去苏州治疗结巴病。回来后他开始了对邱子栋的“大反击”。首先他在大喇叭上讲话,接着召开群众大会,群众为杜元潮不再结巴而兴高采烈,“他们希望油麻地能说会道的人是杜元潮而不是邱子栋”。杜元潮让邱子栋参加县组织的参观团到外省先进单位参观学习,十天后,出乎邱子栋的想象,油麻地的权力运作大变样。在遭到一系列打击后,邱子栋自我沉沦,与小学教师戴萍厮混,丧失了群众威信,意欲离开。而此时杜元潮从中作梗,“他不能将一只老虎放到外面的山上去”。这激起了邱子栋的怨恨。为了找到杜元潮以权谋私为采芹在城里修建的大房子,置杜元潮于死地,他旷日持久地在城里以捡废品收破烂为生。这两个几乎斗了一辈子的人,一直到老才显出宽容和平和。

曹文轩的文字大多关乎人性。《天瓢》把笔触探向小说人物的灵魂深处,挖掘出人性的多元性和复杂性。杜元潮感恩程家当年的收留,具有悲悯和博爱情怀,一直体贴地照顾着采芹。他以斯文、和蔼、谦虚的态度对待村民,并且有胆有识,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竭力捍卫油麻地的利益和尊严。他足智多谋,深不可测,在与邱子栋的权力争斗中有些狠心,不够光明磊落。邱子栋虽有才华,却命运悲壮。他不甘心在官场和情场上输给杜元潮,把自己逼到了一个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但被嫉妒和仇恨支配了一生的邱子栋到了暮年人性回归,表现出仁慈和宽容。当李大国向他了解杜元潮在城中的房子时,他竟说“没有听说过”。当杜元潮从劳改农场回村后,两个人在野外相遇还互敬香烟,“杜元潮点着烟,等吐出烟来,邱子栋才将自己嘴上的烟点着。然后,他们谈谈天气,谈谈庄稼,谈谈今年的水势与芦苇,然后再握一握手各自走向要去的地方”。

总之,这是一部内涵丰富、具有珍藏价值的作品,它能够经受时代和历史的检验,集中地体现了曹文轩的创作思想:书写人类共通的人性;相信美的强大力量。曹文轩坚定地相信“美的力量丝毫不亚于思想的力量,有时甚至比思想的力量更加强大”。他认为“道义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和美的力量”,这一切是永存的。因而他在写作中用“神圣、典雅、高尚、悲悯、宽容”等净化作品。在他的眼中世界是美好的:“我们的头顶总有灿烂的阳光,许多时间里,月色迷人,星空下总有夜曲在远处响起,爱情无处不在,博大的母爱、父爱常常让我们心头流淌暖流,春天里百花齐放,秋天里更是色彩斑斓,而当冬天来临,白雪皑皑的世界,使人感到一片纯洁和冷静……”他认为,愿意在文学上有所成就的人,应该懂得一个关乎文学性命的道理:“他要从一个个中国人的喜怒哀乐之中,看到千古不变的基本人性,而他又永远希望用他的文字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

作家的作品不但与作家的经历、见识有关,而且与作家的文学主张、创作思想密切相关,或者说作品就是作者文学主张、创作思想的具体反映和表现。正因为曹文轩坚定不移地相信美的力量,正因为书写人类共通的人性成为他根深蒂固的文学理想,所以“美”和“人性”成为他所有作品中最突出的特点。《天瓢》更是使两者有机地融合为一体,使“美”和“人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天瓢》之美令人眩晕。如王蒙、张抗抗们所云,作品有一种迷人的气息,有一种如诗如画的体贴。作品把欲望和灵魂浸泡在雨中,江南奇雨洗尽世间污浊,有一种从生命的粗暴艰难中透露出来的细腻美丽。《天瓢》之美令人陶醉。安波舜认为“在诸多的情感接受中,陶醉是最好的状态”,“《天瓢》更让人陶醉的是自己最熟悉最亲切的童年、身体和田园”。因而,他认为《天瓢》是一部美文写作、鉴赏、临摹的经典范本。

从艺术上讲,除了景物描写优美、情爱的描写酣畅、人性的书写淋漓尽致外,最后部分的设计相当出人意料。一是杜元潮在城里建造的房屋;二是李子国的出现;三是艾绒的回城。这些情节的设计都达到了波澜陡起的艺术效果。如果说艾绒的回城还有读者会想到的话,那杜元潮在城里的房屋和家具,李子国回乡挂职的情节是不容易想到的。大概这种出人意料情节的设计,正是小说的可读性所在。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说,作品通篇以“雨”贯穿,这当然一是理论需要,二是写作需要,主要是曹文轩“雨”的情结。我觉得这样设计的好处是紧扣了“天瓢”这个书名,同时以各种雨来衬托映照故事和人物;但从另一方面说,也给写作带来一些不便,作者必须念念不忘写“雨”,否则就好像背离了主题。一句话,“雨”的设计给小说的进展带来了方便,同时也带来了不便。如果没有对江南水乡的透彻了解,没有细致入微的观察体验和深邃思考,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没有使雨与人物命运诗意对应的表达能力和驾驭能力,是不可能完成这部作品的,更不可能写得如此这般水波荡漾,美轮美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