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飘》为例谈外国文学作品赏析

2020-07-12冯旭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山西长治046011

名作欣赏 2020年36期

⊙冯旭[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长治 046011]

自《飘》发表以来,世界各国的学者对该小说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些学者认为《飘》的出现在外国文学领域是非常普通的,并不具备阅读价值,但《飘》对美国社会甚至世人的社会发展观所产生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就《飘》艺术的表达方式来看通俗中又不失优雅,充分体现了高雅文学的特质。就人物性格的描述来看与传统平铺直叙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飘》以南北战争为背景,丰富了人物的层次,更能凸显当时时代下的人文特点。

一、小说概述

《飘》一书从内容上来看与典型的历史言情小说并无两样。传统文学中的浪漫元素在《飘》一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首先女主人公是非常美丽的,虽说任性却一直喜欢艾希礼;虽然最终两人没有修成正果,但从字里行间我们能够体会到艾希礼对于斯嘉丽的表白并不是无动于衷的,只是碍于两人身份地位的差距无法给出回应。真正的故事情节也由此开始,南北战争的开始、家族的落寞、对于艾希礼拒绝自己的不甘等原因使得斯嘉丽经历了三次婚姻,最终遇到了包容、浪漫的瑞特。与传统言情小说不同的是,《飘》的故事梗概更侧重于三角恋爱的描述,在动荡的战争时期还能拥有如此浪漫、感动、令人反思和唏嘘的爱情故事,更能够深深地吸引读者。

二、通俗文学与高雅文学合二为一

美国部分学者在介绍南方文学时很少提到玛格丽特的名字,对于玛格丽特的作品更是只字未提,他们认为《飘》的内容叙述是缺少逻辑、不符合常理的。在美国最具权威的文学史册《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中提到《飘》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由此可见,美国多数学者认为《飘》一书的出现并不符合当时及现在的思想潮流,应该定义为通俗文学。但至于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定义究竟是什么,至今仍然没有答案。笔者认为所谓的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都是人们思想上的一种定义,并不具备文学价值的判定标准。一般人们所承认的高雅文学都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并就书中所陈述的内容进行反思,其中哲理的产生和定义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而通俗文学则符合大众口味,拥有固定的故事情节等,是人们茶余饭后的一种精神慰藉。《飘》一书就很好地将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融合在一起,既拥有通俗文学中浪漫的爱情故事框架,又能够从女主人公的遭遇中体会到珍惜眼前人的重要性,引人深思。

三、女性意识的觉醒

《飘》的女主人公斯嘉丽是一个人物特点鲜明、感情史丰富、极具艺术魅力的女性。南北战争中父亲的去世、战争的动荡、妹妹的自私使得想要保住家族企业的斯嘉丽快速脱掉千金小姐傲娇、脆弱的外衣变成一位强大、独立的社会女性。从表面来看,斯嘉丽的成功是因为其睿智的大脑和理智的做事态度,但从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考虑,她的勇敢和坚强是我们所难以想象的,这可以说是斯嘉丽成功的主要原因。

我们常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个人所拥有的经济能力将影响其在社会上的地位,对于那些被男权意识长期压迫的妇女来说,自由和经济独立是他们所不敢想的。为了适应南北战争时期国家经济的发展趋势斯嘉丽不得不独挑大梁。马克思曾说人的共性与个性是共存的,个性之中包含共性的基础。如果脱离了事物本身,个性与共性将全部消失,从斯嘉丽的身上能够清楚地看到这一点。斯嘉丽的个性表现在其独特的个人精神,共性则是斯嘉丽拥有女性独有的魅力。虽说《飘》中斯嘉丽并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女性,但作者诠释了一个完美的女性主义角色,她不轻易屈服的人生态度值得每一个后人学习和反思。

四、玛格丽特与南北战争

众所周知,作者玛格丽特的出生地就是美国南部的亚特兰大,这为故事中设立南北战争的背景提供了依据。南北战争中内战失败的转折点就是以亚特兰大为首的美国南部,玛格丽特在创作时对南北战争的具体情况及背景进行了深入研究,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美国南部城市的热爱并将这种热爱转移到女主人公斯嘉丽的身上,也正因如此斯嘉丽才会不顾一切地挽回塔拉庄园。

另外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描写美国南部各个州的字眼,如俄克拉荷马州那像流淌着努力的鲜血的红土地、密西西比州的大片棉花田等。这并不是单纯地对州内环境的描写,更夹杂着作者对南北战争带给人们影响的态度。南北战争的开始令广大美国人民掉进了深渊,不仅要承受战乱的腥风血雨还要艰难地维持自己的生活。在小说中玛格丽特并没有侧重于描写当时的人们是如何的痛苦,而是将人们痛苦的原因引向南北战争。

战乱中的斯嘉丽想要保住自己的庄园,不惜嫁给根本没有感情的弗兰克。作者通过斯嘉丽来映射当时人们重建家园的决心和所经历的磨难,真正想要描写的是当时社会女人支撑家庭的艰难,也正是因为斯嘉丽的强大令弗兰克难以承受。为了确保家族企业的发展,斯嘉丽用尽一切方法赚取更多的金钱,但与此同时她面临着多党派的暗杀,弗兰克为了拯救斯嘉丽加入了反动党派,但不幸牺牲,弗兰克对斯嘉丽的痴情也得以体现。作者通过战乱后一系列故事的发生展现出美国南部城市起死回生的艰难,也体现了作者对老一辈南方人的尊敬和同情。

文章结尾的“明天一切会重新开始”暗含着作者和斯嘉丽永不服输的精神气概,作者也想通过这句话告诉世人,南北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害是无法抹去的,我们能做的就是重新站起来继续拼搏。另一方面,文章结尾也表达了作者对战争之前的平静生活的惋惜、赞扬美国南部城市居民的伟大及对战争的憎恨。

五、玛格丽特与斯嘉丽

故事中的斯嘉丽年少时是千金小姐,任性无知,认为所有的男人都应该臣服于自己的外貌。因此在对艾希礼表白失败后立即嫁给没有爱情基础的第一任丈夫,从此斯嘉丽的命运被改写。南北战争的爆发使斯嘉丽在新婚之夜就失去了丈夫,虽然没有过多的悲伤却承受了太多世人的眼光。此后父亲去世家境败落,为了满足自己对金钱的需求再次嫁给自己不爱的第二任丈夫,结局自然是悲剧。虽然最终经历各种磨难等到了自己的白马王子,却因为过度的放任和消耗再次终结了自己的婚姻。

玛格丽特与斯嘉丽的家庭环境相似,母亲都是爱尔兰血统并都喜欢与父亲做对。与斯嘉丽不同的是,玛格丽特失去的是母亲,在母亲去世之后玛格丽特的性格有所变化,同样不顾父亲的反对嫁给了她的第一任丈夫,可想而知结局与斯嘉丽是一样的。但在此之后玛格丽特遇到了完美的爱情,并在第二任丈夫的陪伴和鼓励下完成了《飘》的创作。

斯嘉丽一直固执地认为自己真正爱的是艾希礼,但在最后斯嘉丽终于明白自己心中的爱人一直是自己的丈夫,但为时太晚,自己的女儿已经离她而去,丈夫也承受了无尽的失望选择离开,一时间失去了所有。即使拥有再多的财富对于斯嘉丽来说也没有意义。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经历了这样的打击斯嘉丽并没有认输,而是重新回到了自己奋斗过的地方并说:“明天一切会重新开始。”这样的坚强不屈既是斯嘉丽的内心独白也是作者内心的真实写照。

玛格丽特想告诉世人,男人与女人是平等的,甚至女人的头脑更加强大,她将自己的爱情故事转移到女主人公斯嘉丽的身上并丰富剧情转变结局,令广大读者对斯嘉丽产生同情之心。文章最后的“明天一切会重新开始”也表达了作者希望斯嘉丽不被爱情打倒,继续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真爱的思想感情,当然,更重要的是提醒世人爱情不是附属品,需要被珍惜、爱护。最终玛格丽特通过精彩的爱情故事改编轰动全世界,奠定了自己在文学界的重要地位。

六、结语

虽然玛格丽特已经离开了我们很多年,但是以《飘》为代表的外国文学作品并不会衰老。斯嘉丽身上独有的女性主义和坚强勇敢令每一位读者心动和敬佩。虽然文章中的斯嘉丽为了家族企业不择手段,牺牲自己的婚姻令很多读者不能接受,认为斯嘉丽是一个看重金钱的自私女子,但是自始至终作者所阐述的主要内容都是在南北战争的背景下女性生存、独立的艰难和所承受的痛苦。在斯嘉丽的内心她也渴望获得完美的爱情做一个不问世事的贤妻良母,但现实太过残酷,唯有强大才是她唯一的出路。由此,《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带给世界各地妇女的鼓励和信心是无法估量的,即使是在百年后的今天,《飘》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依然无法撼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