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城镇化研究文献综述

2020-07-10李建中

好日子(中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文献综述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

李建中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城镇化渐进发展,其学术研究成果日渐丰富。笔者从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农村城镇化、乡村振兴等方面梳理了农村城镇化相关研究文献的数量、级别和内容,认为农村城镇化直接研究文献数量相对较少,层次相对较低;应加强直接研究的广度深度;应深入研究“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轮战略背景下农村城镇化之路。

【关键词】传统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农村城镇化;乡村振兴;文献综述

一、引言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滞后于城市,为此,十六大提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开始注重城乡统筹发展。十八大进一步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战略,要求城镇化进程中“四化”同步推进。但是,在新型城镇化实践中,很多地方却是资源继续单向向城市聚集,而农村不仅远离城镇化,甚至出现衰退现象。在此背景下,十九大制定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本质上是“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延续,是城乡双向互惠统筹发展的保障。因此,在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战略背景下,探究农村城镇化,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就成了一个势在必行的课题。

我国农村城镇化研究成果丰硕。笔者以可查文献为依据,梳理总结农村城镇化研究的国内外现状,以期对该项工作起到一定推动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不局限于“农村城镇化“本身,因为农村城镇化不是孤立的事物,它是我国新型城镇化两翼之一,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直接目标,农村城镇化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类——直接研究和相关研究:直接研究就是对农村城镇化目标和路径等进行直接研究;相关研究,即与农村城镇化密切相关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研究;直接研究与相关研究没有截然的界限,它们存在包含、重叠或交叉关系。因此,本文从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农村城镇化、乡村振兴四个方面进行文献梳理。

二、文献数量和级别分析

本文以知网(CNK1)为数据来源,搜集相关文献,统计文献数量,分析其级别。因外文文献数据不全,故数量和级别分析仅就知网中文文献展开;文献发表时间截至2019年底。

(一)文献数量分析

分别以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农村城镇化、乡村振兴为主题检索中文文献,年度数量变化如下图:

从图1可以看到,八十年代,国家开始实施城镇化战略,城镇化研究兴起,近期虽然热度稍减,但是2019年仍然产出文献6700多篇,当然这里面涵盖“新型城镇化”“农村城镇化”研究。再单独统计分析新型城镇化和农村城镇化研究可以发现,新型城镇化研究十七大兴起,十八大掀起高潮,十九大之后迅速降温;农村城镇化直接研究,基本与城镇化研究同步,但是数量不足“城镇化研究”文献的零头,也大大少于同期新型城镇化研究文献。再看乡村振兴研究,十九大兴起,迅速掀起高潮,一跃远超城镇化研究。这说明学术研究紧随社會发展趋势,以国家战略为导向。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九大,我国城镇化政策不断优化。在政策指引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农村城镇化、乡村振兴等学术研究同步掀起了高潮,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农村城镇化均在2014年达到了顶点——城镇化主题中文文献19482篇,新型城镇化主题中文文献5936篇,“农村城镇化”1659篇,同是顶点,但是数字差距巨大。理论研究的热度其实是对实践力度的反映,说明我们在实践层面上还是重城轻乡。因此,十九大又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再对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强力纠偏,学术界随之掀起了乡村振兴研究热潮,并迅速超越了“城镇化”研究。经过梳理,我们发现“农村城镇化”声音虽微弱,但始终顽强地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一点应该深思,学术界更应该深入研究。

(二)文献级别分析

中文文献级别,依据资源类型和研究层次,大体可以分为国家课题文献(源于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自科基金)、硕博论文、一般期刊论文和报纸文章。国家课题文献,代表着研究的最高层次,其数量、比例标志着相关研究的关注度或热度。故本文的文献级别分析重点关注国家课题文献。

通过对表1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城镇化文献总数138698篇,国家课题文献总数12449篇,占比8.98%;新型城镇化文献总数25505篇,国家课题文献总数1899篇,占比7.45%;农村城镇化文献总数14809篇,国家课题文献总数809篇,占比5.46%;乡村振兴文献总数27572篇,国家课题文献总数1574篇,占比5.71%。由此观之,农村城镇化高层次理论研究相对较少,而且与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相比,高层次理论研究更少。

综上,农村城镇化直接研究文献数量较少,年份较早,文献级别近95%为一般文献,层次相对较低,因此,有必要在研究深度、广度上进一步拓展。

三、研究文献内容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1.城镇化内涵研究

英国学者刘易斯(1954)提出的二元经济理论第一次指出发展中国家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在此基础上,费景汉和拉尼斯(1961)提出了二元经济模型,从理论上阐释了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动力机制和进程,表明城镇化就是农村城市化过程,就是二元经济转型过程。范登宝(2009)总结城镇化的基本规律,把城镇化过程分为三个渐进阶段——农业向工业转移的城镇化、工业向三产发展的市郊化、第三产业成熟期的逆城市化。

2.城镇化发展规划研究

1898年,霍华德首提田园城市理论,倡导用田园和街道把城市分隔为功能不同的区域,将城市周围农村改造成新城镇,而且新城镇必须坚持周围永远保留一定比例田园绿地的原则。20世纪20年代,恩温提出了卫星城理论,倡导大城市外围建设卫星城进行中疏外射。1989年,加拿大学者麦吉提出了灰色区域理论,强调在城镇与农村能够相互作用的地区积极建设城乡一体、和谐发展的城镇化区域。

3.农村城镇化模式研究

整合国外学者观点,农村城镇化模式主要有四种:一是政府引导型模式,即受政府调控但仍以市场经济为主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此以欧洲发达国家为典型代表;二是市场主导型模式,即不受政府调控,放任自由发展式城镇化模式,此以美国为典型代表;三是过度城镇化模式,这是一种畸形城镇化发展模式,呈现殖民地经济特征,代表国家主要是非洲、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第四种是日韩模式,即在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的城镇化模式,以日韩为代表。

(三)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经历了传统城镇化(为方便论述,本文将新型城镇化提出之前的城镇化称之为传统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三个阶段。国内学者借鉴国外理论,对国内城镇化问题进行研究,其着眼点基本依据国家政策演进而改变,对于农村城镇化研究既有直接研究,但是更多的是融合在传统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研究中。

1.传统城镇化

我国的“城镇化”研究始于费孝通先生,费孝通先生认为,农村的发展方向是小城镇——“离土不离乡”“离乡不背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路径。陈扬乐(2000)研究苏南模式和珠三角模式,认为农村城镇化动力有内力和外力,前者以内力推动为主,后者以外力作用为主。康就升(2004)研究发现城镇化就是资源集约化:区域集约、人口集约、产业集约、经营集约、资源集约、风格集约等等。厉以宁教授(2008)提出改革城乡二元体制,认为城镇化发展就是要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缩小城镇居民与农民的收入、生活等条件的差距。屈志勇、宋元梁、屈泊静(2013)认为农村就近城镇化动力源自“五化驱动”,即土地资本化、农业产业化、村庄社区化、城镇社会化和农民市民化。

传统城镇化后期,出现了反思浪潮。张占仓(2010)通过研究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现状,指出城镇化不能以牺牲农民利益、农村发展为代价,须处理好工业、农业、城镇化之间的发展关系,要以人为本发展城镇化,要合理的规划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要走集约高效的城镇化道路,要走可持续的城镇化道路,要促进城市、城镇和农村的协同发展,要促进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徐光平(2011)发现城鎮化过程中,在迁村并居、土地收益分配、农民市民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动力机制、模式及政策调整等方面出现了诸多矛盾与问题。

2.新型城镇化

王素斋(2013)通过调查研究,认为新型城镇化须从六个方面着手——完善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发展机制;科学规划统筹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四化良性互动;城镇化方针政策和科学发展体系;健全城镇化机制,清除发展阻碍;美丽乡村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张占斌(2014)研究新型城镇化内涵,归纳了四个要点:产城融合和产业协调;绿色可持续发展;小城镇建设和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焦红、贾丽丽(2016)则提出了一种新型城镇化慢城模式:在传统的里和坊的基础上,融入生态慢之理念——生态慢行、生态慢游、生态慢运动、生态慢生活,生态宜居,人与自然和谐共享,文化灵动,绿色可持续发展。王春光(2019)认为城乡两栖者从经济、生活和文化上兼具城乡要素,具备城乡融合之特质,支持发展城乡两栖者有助于破解乡村振兴人口人才短缺和城乡融合难寻契合点之难题, “城乡两栖”是值得探索的第三条城镇化之路。

新型城镇化实施了多年后,也出现了反思。潘成华(2016)认为新型城镇化实践中,对于城镇化概念的理解偏于形而上学,城镇发展规划偏于主观而失科学;在农村城镇化方面,户籍制度和二元结构仍然是主要制约因素,土地流转制度仍然不完善,资金仍然短缺,农村环境污染仍然严重。王颂吉、魏后凯(2019)研究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发展困境的问题,认为其根源在于城市偏向之政策,认为城镇化由偏向城市到城乡融合是必然逻辑,乡村振兴是城乡融合的农村城镇化必然结果。

3.乡村振兴

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反思,中央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新的战略创举,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决胜战略。

乡村振兴研究,首先明确与新型城镇化关系。张勇(2018)认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相辅相成,双轮驱动,不可偏废,一要统筹城乡发展空间,二要推进城乡一体规划,三要健全城乡融合协调发展政策体系机制。陈炎兵(2018)认为,新型城镇化战略是乡村振兴的强大助推器,是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的融合剂;乡村振兴是新型城镇化的根本目标之一,是新型城镇化成功的重要标志,是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必然结果。卓玛草(2019)提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融合发展是城乡融合统筹式发展、城乡共生可持续式发展、城乡一体包容式发展和高质高效式发展。

乡村振兴研究的重点是内涵与路径研究。蒋伟涛(2017)认为,从十六届五中全会到十九大,中央农村发展战略有五大变革——生产发展变为产业兴旺,村容整洁变为生态宜居,文明和谐变为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变为治理有效,生活宽裕变为生活富裕,这一渐变就是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凝聚的过程。彭玮(2018)则认为,乡村振兴战略内涵要点有“六新”:新地位——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新要求——乡风文明、生态宜居、产业兴旺、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新目标——农业农村现代化;新举措——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实现有机衔接;新动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协调发展;新保障——培养一支爱农村、爱农民、懂农业的农村工作队伍。刘晓宇(2018)认为,特色田园乡村策略是依靠地方特色、地域优势、资源优势建设特色田园乡村,解决农村问题,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萧放(2019)认为乡村振兴须从乡村内部出发,高度重视发掘乡村内生力量,真正发挥农民的自身力量。宁夏(2019)认为,发展开放式、综合性、多功能的大农业,挖掘农村农业各种功能的特有经济价值,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方向和基础。

4.农村城镇化直接研究

我国城镇化伊始,费孝通先生即提出了“工带商”和“商带工”两种农村城镇化模式。隋干城、曹艳英、孙继凤(2001)提出以市区为依托,重点建设县(市)城区和中心镇,优化小城镇的空间结构,走集中型城镇化道路。陈晖涛(2014)提出三种农村城镇化模式:中小城市带动式、产业集群带动式和资源开发带动式。武宗志(2014)依据城镇化依托,将农村城镇化分为三种模式:一是依托县城或其他城镇的城镇化模式,二是发展现有村庄的城镇化模式,三是人口异地迁移的城镇化模式。刘士鑫(2014)依据产业类型不同,将城镇化路径分为农业型就近城镇化、工业型就近城镇化和第三产业型就近城镇化三种。于艳欣(2017)指出农村城镇化着力点主要有发展现代精品农业、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强化社区治理能力、完善城镇空间布局、构建现代基础设施网络、统筹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等等。杜宽亮(2019)提出了农村城镇化策略,即发挥区位条件优势,建立跨区域土地增减钩机制,突出传统风貌,加大农村产业扶持力度,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强化就地城镇化;拓展多样化融资渠道。贾金荣(2019)认为农村城镇化的关键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即以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轮战略驱动为契机,努力实现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畅通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渠道,建立城乡文化和信息交互机制,构建城乡“生态共治共享”体系等等。

综上所述,对于农村城镇化,从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到“城镇化”,到“新型城镇化”,到“乡村振兴”,国内外专家学者基本达成了共识,城镇化理论逐渐丰富清晰。但是农村城镇化直接研究,尚显不足,尚待深入;尤其是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轮战略背景下的农村城镇化研究,有待进一步的拓展,这对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有深远的意义。

四、结语

总而言之,从现有文献来看,农村城镇化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积极深入。从数量和层次上说,文献丰富,层次多样,影响深远。从研究过程与内容上讲,学者为了比较客观地了解和掌握城镇化建设的现状,认真组织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对调查所获资料的统计与分析,找出了城镇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进而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策略,为后续城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但是,相关研究仍然存在不足,研究理论的操作性有待验证,一般城镇化理论与农村城镇化建设现状的契合度有待进一步探索,“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轮战略推动下的农村城镇化研究,有待进一步的深化拓展。

参考文献:

[1]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施炜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26-39.

[2]费景汉、古斯塔夫·拉尼斯.劳力剩余经济的发展[M].王月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9-28.

[3]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金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19-138.

[4]陈扬乐.中国农村城市化动力机制探讨[J].城市问题,2000(03):2-5.

[5]隋干城,曹艳英,孙继凤.烟台市农村城镇化的现状与发展[J].经济地理,2001(03):337-340+345

[6]康就升.集约型城镇化道路:中国农村城镇化的内涵选择[J].生产力研究,2004(01):48-50

[7]厉以宁.论城乡二元体制改革[J].北京大学学报,2008(2):11-15.

[8]张占仓.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J].经济地理,2010(09):1462-1467.

[9]徐光平. “十二五”时期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J].东岳论丛,2011(08):156-160.

[10]屈志勇,宋元梁,屈泊静.农村转型发展中的就地城镇化问题探索[J].西部财会,2013(03):75-79.

[11]王素斋.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的内涵、目标与路径[J].理论月刊,2013(04):165-168.

[12]张占斌.经济中高速增长阶段的新型城镇化建设[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01):39-45.

[13]陈晖涛.福建省农村城镇化模式选择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32-37.

[14]武宗志.基于中国国情的农村城镇化发展策略[J].河北学刊,2014(01):113-116.

[15]刘士鑫. 我国农村城镇化路径与模式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4:31-39.

[16]焦红,贾丽丽.新型城镇化视角下小城镇规划的慢城模式探索[J].学术交流,2016(12):123-128.

[17]潘成华.我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J].经济研究参考,2016(71):25-26.

[18]蒋伟涛.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内涵变革[OL].http://www.jiemian.com/article/1777973.html,2017-11-28.

[19]于艳欣.牡丹江地区农村城镇化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7:33-39.

[20]彭玮.乡村振兴战略的“六新”内涵[N].湖北日报,2018-01-11(01).

[21]刘晓宇.乡村振兴背景下苏州特色田园乡村规划策略研究[D].苏州:苏州科技大学,2018.

[22]张勇.如何处理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之间关系?[OL].http://www.chinanews.com,2018-09-29

[23]杜宽亮.滨海新区农村城镇化实施梳理与规划对策研究[A].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议论文集 [C]. 重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113-123.

[24]萧放.民俗传统与乡村振兴[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 40 (05) : 28-36.

[25]宁夏.大农业: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转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12):5-12.

[26]王春光.第三条城镇化之路: 《城乡两栖》[J].四川大学学报,2019(06):79-86.

[27]卓玛草.新时代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理论依据与实现路径[J].经济学家,2019(01):104-112.

[28]王颂吉,魏后凱.城乡融合发展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背景与内在逻辑[J].农村经济, 2019(01):1-7.

[29]贾金荣.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轮驱动背景下连云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探究[J].山西农经2019(22):60-62.

[30]Harris J and Todaro M. Migration,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a two sector analysi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0(4):126-142.

猜你喜欢

文献综述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
Scratch教学研究综述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