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生活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2020-07-10白玛卓玛

好日子(中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课堂教学

白玛卓玛

【摘 要】数学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今天我们就探讨一下如何将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入小学数学课堂,从而让小学生爱数学老师,爱学数学。

【关键词】生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将孩子们的生活与数学结合起来,能使数学教学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孩子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应用意识。这是我们数学教师必备的素养。那么如何在小学生数学课堂教学中准确而巧妙的引入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探讨。

一、巧妙利用生活实际,结合教学内容设置数学问题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问题,我们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将其引入课堂。一方面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另一方面由于课程内容设置贴近生活实际,小学生在学习时易于理解和接受。小学生只要对学习内容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学习过程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小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如乘法运算教学时,可以从学生爱喝的饮料中引出数学问题:可口可乐一箱24瓶,11箱一共有多少瓶?可口可乐一箱24瓶,2元一瓶,买两箱一共需要多少钱?再比如,新房装修所用地板的面积、计算操场跑道的长等等。这些都是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现实的题材,由此引出数学问题,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让学生感受到这些神奇,从而爱数学老师,爱数学,爱学数学就不是难事了。

二、善于通过学生生活情景,结合教学内容设置数学问题

把学生引入到现实情景中进行“再創造”活动,既有利于学生凭借生活经验主动探索,实现生活数学化,又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使原来枯燥乏味的应用题有了“应用味”,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和亲切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探索精神,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的理念。如教学“分数除法应用题”时,我首先说,谁能告诉老师,我们班第一学习小组和第二学习小组各有多少人?有学生直接回答说第一小组5人、第二小组6人。我接着说,根据这些信息,我们知道了第一小组人数是第二小组人数的5/6,第二小组人数是第一小组的6/5。最后问到根据以上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我们班第一小组5人,第二小组人数是第一小组的6/5,第二小组有多少人?

我们班有第二小组6人,第一小组人数是第二小组的5/6,第一小组有多少人?

我们班第一小组有5人,第一小组人数是第二小组的5/6,第二小组有多少人?

我们班第二小组有6人,第二小组人数是第一小组的6/5,第一小组有多少人?

……

三、课堂教学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实践,剖析数学问题

调动学生已有的实践生活学数学,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数学问题与学生的实践生活联系起来,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理解数学。如教学“加法交换律”时,我让两排学生站在讲台前,第一排9名,第二排10名,问一共有多少名?怎么列式?学生答:9+10=19(名),这时我再让第一排和第二排的学生交换位置,我还没开口,学生马上说10+9=19(名)。我又问,通过以上的活动,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说,两排的学生交换位置,总人数不变;还有的学生说,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不难看出,恰到好处地将数学问题与已有的实践生活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加法交换律。

四、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故事情景来探讨数学问题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在一些课的开始可创始生活故事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生活的氛围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奶奶分月饼”的生活情境:中秋节的晚上,奶奶拿出三个大小一样的月饼分给三个宝宝吃,奶奶先把第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块,分给宝宝甲一块,宝宝乙连忙说:“一块太少了,我要两块。”奶奶笑眯眯地把第二块月饼平均切成4块,分给宝宝乙2块。宝宝丙见奶奶满足了宝宝乙的要求,抢着说:“我要3块,我要3块。”于是,奶奶又把第三块月饼平均分成6块,分给宝宝丙3块。三个宝宝都认为奶奶满足了他们的要求,高高兴兴地吃了起来。故事讲到这里,我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哪个宝宝分到的月饼多?”学生们个个兴趣浓厚,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宝宝丙分得多,有的说宝宝乙分得多,还有的说三个宝宝分得一样多。到底哪个宝宝分得多?我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3张大小一样圆形的纸片代替月饼,在小组内操作分月饼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和验证后,得出结论:三个宝宝分得的月饼同样多。这时我说:“聪明的奶奶是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宝宝们的要求的,又分得这样公平呢?你们想知道吗?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就清楚了。”于是,学生带着追求知识的渴望在老师的引领下进入了新知的探究过程。

五、在课堂教学中模拟生活实践活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结合

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常常是整合着各类信息而综合显现的。我们可以将其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接近实际情境的实践活动中去解决数学问题。如教学“人民币”时可以模拟超市购物这一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买卖东西”。通过识别商品、看标价、付钱、找钱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识别假币,懂得要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道理,从而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生活技能。这种模拟生活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到数学的优越性,体会到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懂得数学的真正价值,提高他们真正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综上所述,只有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才能有效地激发小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能力,实现生活与数学知识的有效融合,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真正实现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价值目标。让我们一起来引导学生爱数学,爱学数学吧!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生活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生活感悟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