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加强小学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

2020-07-06王晓华

青年生活 2020年21期
关键词:符号意识

王晓华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数学符号感提出以下要求:“能从具体情况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解决用符号所表示的问题。”

关键词:数学符号;符号的意义;符号感;符号意识

数学符号是数学的语言,是人们进行表示、计算、推理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学习数学的目标之一是使学生懂得符号的意义,会用符号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本身的问题,发展学生的符号感。数学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数学符号感提出以下要求:“能从具体情况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解决用符号所表示的问题。”本人结合自己多年来在数学教学中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的尝试,在此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希望对广大教育同仁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一、联系生活,渗透符号意识

在现实生活中,商店的招牌,医院的红“十”字标记,公路上的各种交通标志……,这样的符号处处可见。语言学家皮埃尔·吉罗说:“我们是生活在符号之间”。在这个“符号化”的世界中,学生获得的生活经验已让他们初步感受到符号存在的现实意义。比如,当他们看到店门前精致的“KTV”时,立刻就想到演艺或餐饮场所的卡拉OK包厢;T恤衫、TV(电视)、MP3……。可以说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了符号意识,感受到生活中符号所体现出的简约、严谨、科学的特质,这种符号意识的形成,对数学符号感的形成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符号意识的形成,是培养学生符号感的基础。在數学教学中,教师要能有意识地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感受到符号引入的必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示具体情景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逐步走进符号化的数学世界,这是发展学生符号感的决定因素。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把数的学习放入到生活场景中去,让学生从具体事物或事件出发,丰富学生有关“数字”符号的背景知识,让学生经历从感性到理性、具体到抽象并最终形成形式化的抽象数字符号。

二、操作实践,感受符号化

每一个符号的形成,都是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的抽象概括,是反映事物共同属性的思维形式。数学符号的高度抽象性,往往会使学生因其抽象、难懂而产生畏难心理,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数学符号的学习不能变成单纯的抽象符号的学习,要尽可能的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做数学,通过观察、实践、分析、归纳,获得体验,感受符号化。

在教学角的认识时,就可采用如下操作流程:

1、摸(自主实践感知):分组进行搭积木游戏,摸一摸所用材料。

2、说(引入角的概念):说游戏过程,特别是摸材料的感觉和发现。

3、做(初步抽象图形):各自想办法把感受到的角呈现出来。

4、符号化:(1)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2)角的图形与实物对比,理解掌握角的特征。

这样的操作实践,让学生体验到了符号化,亲历了符号化的过程,提升了学习效率。

三、创设情境,增强符号感

数学符号的功能是用符号的形式代表符号所表达的丰富内容。虽然数学符号是抽象的,但它充满生机,有其数学思想,不是枯燥的。因此,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使学习活动尽可能的处于情境之中,是增强学生数学符号感的有效途径之一。如在教学“认识乘法”这一内容时,由于学生才第一次接触到这一新的运算符号和形式,所以教师必须要精心创设数学情景,让学生在思考探索的过程中,抽象出乘法数量关系和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再逐步引入乘法符号,让学生学会用符号来表示数量关系。教学中可以这样做:

1、创设情境(出示课件)

场景(A)森林运动会:兔2只一组,有3组;鸡3只一组,有4组;猴5只一组,有5组。师:你能知道兔、鸡、猴各有多少只吗?(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发现,几个相同加数相加,可以说成几个几)

场景(B)学雷锋活动:一(1)班学生参加学雷锋活动,4位同学一个小组,共有9组。师:你能知道有多少位同学吗?(让学生发现如果用加法列式就太麻烦了,而如果用“几个几”来说就很简便)

2、组织交流:有多个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你能不能想出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表示呢?

3、引入符号:在前面教学的基础上,教师揭示出这一类型算式的数量关系就是“几个几”。进而引入“×”号,让学生明确“几个几”可以写成“几乘几”,再组织学生进一步认识乘法各部分名称。

4、深化认知:继续用课件出示情境,要求学生列出两种算式,进一步感知乘法算式的简洁、精确、规范,体验到数学符号特有的美。

这样,学生在已有加法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在具体情境中的探索研究,认识了乘法,产生了积极喜悦的情绪,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解决问题,发展符号感

数学符号有自己的思想内容,它按一定的规则组织起来,成为思维活动的载体,并能简洁地反映事物的内在本质。它准确、清晰,具有简约思维、提高效率、便于交流的功能。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找到了解决办法后,才能充分体验到符号化的魅力,获得持久的学习动力。

如在教学加法交换律时,就可以让学生在一步步的问题解决中,获得a+b=b+a的符号表达式:

1、提出问题,感知规律。

师:六(1)班有男生27人,女生24人,这个班一共有多少人?

生1:27+24=51(人);生2:24+27=51(人)

师:观察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板书:27+24=24+27)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得出:加数位置换了,和不变。

2、深化问题,体验规律。

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都具有同样的特性呢?请举例说明。

3、建构规律,发展符号感。

展示学生创造的表达式,组织评析。

这样的问题解决与探索,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建立了正确的符号感,同时学生也发现了用字母表示数能使数学问题变得简洁,体现了数学符号的简洁美。

随着数学学习内容的深入,符号感的培养必将被不断地赋予新的内容。教学中,只要我们给学生提供机会经历“具体情境→抽象化→符号表示→深化应用”这一系列逐步形式化,符号化的过程,学生的符号感就能真正得到培养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数学课程标准》.

[2] 《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点滴体会》庆启云.

[3]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李素华.

[4] 《小学数学符号意识培养 》王敏德.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9年河南省农村学校应用性教育科研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符号意识培养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19-HJYY-098)

猜你喜欢

符号意识
渗透数学符号意识 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用符号化思想点亮小学数学课堂
新时期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
小学阶段数学符号意识研究综述
小学生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符号意识的有效策略
“号”脉数学课堂,培养符号意识
“符号意识”的认识与培养
理解数学课程的核心内涵
数学教学中“符号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