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2020-07-06刘茵伊美霞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老年慢阻肺肺功能心理护理

刘茵 伊美霞

【摘 要】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慢阻肺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1月在阿克苏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5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心理护理。结果:护理后,两组的最大通气量、肺活量和一秒内用力呼吸量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的最大通气量、肺活量和一秒内用力呼吸量更高(P<0.05);护理后,两组的生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精神支柱和环境领域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生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精神支柱和环境领域评分更高(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老年慢阻肺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 心理护理;老年慢阻肺;肺功能

文章编号:WHR2020024072

慢阻肺的特点即为康复效果不佳,治疗时间较长,易复发等[1],因而,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的康复效果会产生比较重要和积极的影响。然而,传统意义上的常规护理方法對老年慢阻肺的效果已无法满足患者的现实需求。本研究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11月在阿克苏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5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了心理护理对老年慢阻肺的临床护理效果,现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1月在阿克苏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5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为60~81岁,平均年龄为(72.34±5.69)岁;病程为1~13年,平均病程为(5.73±1.42)年。对照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为60~81岁,平均年龄为(71.95±6.43)岁;病程为1~12年,平均病程为(5.64±138)年。两组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护理人员需主动介绍慢阻肺的有关知识,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密切关注病情,详细记录患者任何的不良反应,以方便以后的临床查证,指导患者低钠饮食,多摄入优质的蛋白,为其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

观察组:慢阻肺患者的病情迁延不愈,多次发作,心理方面也会受到严重的创伤,引发烦躁、易怒、绝望和焦虑等负面情绪,显著降低治疗依从性,医护人员应主动进行关心,减轻其紧张、烦躁和恐惧感。耐心指导老年慢阻肺患者进行放松训练的方法,以尽可能地放松患者的身心,如果患者产生不良的情绪,则可以采取放松训练,对情绪进行调理,如在吸气时,可以紧握拳头,而在吐气时,则需要放松身心,播放音乐也可以产生同样的临床效果;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慢阻肺的影响因素、特征、治疗方法和疾病发展等,且及时告知患者治疗中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在倾听老年慢阻肺患者对于疾病的倾诉时以及给患者讲解关于疾病相关的知识时,应保持与患者直视,以自然、亲切的目光使老年慢阻肺患者感觉到医护人员的关怀,增强其配合治疗和护理的积极性。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最大通气量、肺活量和一秒内用力呼吸量。使用WHOQOL-100量表评价生活质量,内容包括生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精神支柱和环境领域6个维度。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s)标准差表示,对比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最大通气量、肺活量和一秒内用力呼吸量比较

护理后,两组的最大通气量、肺活量和一秒内用力呼吸量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的最大通气量、肺活量和一秒内用力呼吸量更高(P<0.05)。见表1。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后,两组的生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精神支柱和环境领域评分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生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精神支柱和环境领域评分更高(P<0.05)。见表2。

3 讨论

慢阻肺作为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呼吸科疾病,主要症状为肺通气不足,患者的肺通气血流会发生明显的异常,大大增加了机体的耗氧量,对患者的颈动脉造成直接的影响,引起CO2滞留的现象,最终导致呼吸衰竭,威胁患者的生命[2]。慢阻肺会造成肺功能进行性的降低和不可逆性的降低,随着病程的延长会出现心功能衰竭,需及时进行治疗,否则患者会逐渐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的能力,降低生活质量[3]。同时,在治疗期间,有效的护理是对老年慢阻肺疗效的保障[4]。老年患者的病程长,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多会发生焦虑、害怕和紧张等心理改变,需要护理人员耐心地与其沟通,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和陌生感,并为其提供治疗慢阻肺的专业知识,逐步改善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心理状况[5]。本研究发现,护理后,观察组的最大通气量、肺活量和一秒内用力呼吸量更高(P<0.05);观察组生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精神支柱和环境领域评分更高(P<0.05),表明心理护理能改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对老年慢阻肺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玉宇,尤智英.健康信念模式应用于老年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9):2672-2676.

[2] 王晓玲,徐月清.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经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联合无创通气治疗的效果分析[J].临床研究,2016,24(10):89-90.

[3] 马岚,陈莉,祝芳芳.用盐酸氨溴索对老年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2):179-180.

[4] 孙婷,陆云,汪俊.艾宾浩斯记忆法在老年慢阻肺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06):795-797.

[5] 孙雪梅,孙志华,王凤芹.心理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05):622-624.

猜你喜欢

老年慢阻肺肺功能心理护理
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社区老年慢阻肺的健康指导
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慢阻肺患者治疗的效果分析
多索茶碱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
胸腺五肽结合抗生素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