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研究

2020-07-06赵峰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康复实验组

赵峰

(单县中心医院,山东菏泽 2743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腰间盘分布于腰椎骨间,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外伤均亦致使纤维环出现破裂的状况,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及身体健康[1]。 腰椎的活动度比较大,它要承受来自人们日常劳动生活中上肢及躯干的重力,很容易致使出现劳损及外伤,其腰椎间盘易遭受损伤。 而腰椎间盘突出症则是在椎间盘退行性病变之上引发的, 但是外伤是其病症出现的主要因素,大部分均伴有并发症的出现。 但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初期临床表现不是很突显,缺乏特征性,致使医生难以治疗与诊断,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较大[2]。 鉴于此,该研究中,笔者选取该院2017 年7 月—2019 年8月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 例,作为该次调查分析的样本,旨在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具体详情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首先确定选择对象,将其选择范围确定在于该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然后确定样本选择时间,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之上采用康复治疗方式,每组样本数均为60 例;实验组患者中女性患者为25 例,男性患者为35 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均在30~78 岁,经计算其平均年龄为(53.51±6.37)岁;在样本就诊时间内发现,患者的病程从3 个月~1 年不等,平均患病时间约为(6.6±1.8)个月。 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患者人数相同,均为30 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均在31~77 岁, 经计算其平均年龄为 (54.01±6.34)岁;在样本就诊时间内发现,患者的病程从2 个月~1 年不等,平均患病时间约为(6.5±1.7)个月。 这些患者对该次研究均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这些患者均符合临床疾病诊断要求;这些患者的年龄均在30~78 岁之间;排除患者有心、脑、肾等重大器官性疾病障碍的患者; 排除患有精神类疾病及意识模糊的患者;排除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排除不能配合医务人员完成治疗工作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符合研究的正态分布,可用于该次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在该次调查中使用药物进行治疗,选取卜七叶皂试钠进行静脉注射治疗,1 次/d,20 mg/次,若患者的神经根水肿比较严重的话, 可增加使用甘露醇(20%),主要以患者的病情为出发点,酌情决定患者的用药时间。 实验组则在对照组之上使用康复疗法进行治疗,主要以牵引为主,之后使用蜡疗、超短波高频电疗、按摩、电疗及体疗等实行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治疗。 (1)牵引治疗:选用真城市医疗器械厂生产的多功能脊柱牵引康复床来进行治疗,设备的牵引力是患者体质量9.8 kg×80%, 将其牵引调整范围调至0~1000 N之间,将牵引的时间设置为0~59 分之间,主要以患者所能承受的耐力为准,之后进行加热、按摩,以及连续牵引20 min,此牵引可间歇,斜板设置为5 min,以上操作都完成以后,引导患者静卧休息。 10 d 为1 个疗程,1 次/d,持续5 d 后休息2 d[3]。 (2)理疗干预:如果患者为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对患者进行牵引之后,尽可能地多进行电疗,此种方式能够改善患者的腰腿疼痛程度; 如果患者为慢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表现为腰腿疼、腰肌痉挛、肢体麻木,应多使用蜡疗进行治疗,能给明显改善患者的腰腿疼、肌紧张与神经根粘连的情况,效果比较好。 (3)体疗干预:待患者的临床表现明显改进时,应引导患者在床上进行体操训练,2 次/d,具体有交替抬腿法、抱膝抵胸法、起坐摸膝法、左右动髓法及抱头抬胸法等。 保证患者的直腿抬高程度在40°之上,将其伸展充分[4]。 (4)超短波高频电疗方式:使用北京医疗仪器厂生产的超短波电疗机进行,将机器的输出功率设置在200 w 以上,将其波长设置为7.37 m,将其震荡率设置在40.68 兆周,在患者的腰部疼痛区域放置板状电容电极,将其剂量设置为无热量到微热量,6~15 min/次, 按照临床要求操作,1 次/d,之后再进行适宜的按摩,使用腰腿部常规手法方式进行按摩,1 次/d[5]。

表2 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对比[(±s),分]

组别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 总生活质量实验组(n=60)对照组(n=60)t 值P 值93.08±6.21 82.61±6.42 9.079 7 0.000 0 92.97±5.16 83.12±7.15 8.653 0 0.000 0 90.68±6.23 83.26±7.12 6.075 0 0.000 0 93.89±7.19 79.46±6.13 11.829 9 0.000 0 91.78±6.29 83.31±6.26 7.393 1 0.000 0 93.12±6.53 82.35±6.81 8.842 0 0.000 0

1.3 指标观察

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主要有痊愈、显效、有效及无效。 经不同方式治疗之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等均恢复如常者为痊愈;不同治疗方式之后, 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等基本消失者为显效;不同方式治疗之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等没有明显改进,患者的体温恢如常者为有效;不同方式治疗72 h 之后,患者的病情没有任何好转征兆,且有加重迹象者为无效。 总有效率为100%与无效率之差。

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使用该院自制的生活质量量表进行测评,主要包含5 个维度,有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及认知功能。 每个维度满分为100 分,得分越高,则说明其生活质量越佳。

1.4 统计方法

以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以[n(%)]和(±s)表示,差异检验分别为χ2检验和t检验,当计算结果显示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χ2=5.352 9,P=0.020 6),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n(%)]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实验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及生活质量平均评分均较优,对照组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逐步改变以及人们生活压力的逐步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病人数逐年呈上升态势,腰椎主要是依靠人体本身结构与肌肉系统的相关联性,方可使其稳定性得以维持。 该病的疼痛主要是因为神经根被突出的腰椎键盘压迫,造成神经根损伤,进而出现炎性病变的结果[6]。 因为疼痛能够干扰肌肉的运动, 对患者的感觉功能造成干扰,致使其生存质量明显降低。 临床多以手术进行治疗,主要是以维持稳定、彻底减压为目的,但其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预后不佳。 相关研究显示,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可以进行事宜的康复治疗干预方式,使其病情的发展被延缓, 能够明显减轻社会与家庭的压力,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7]。 所以,引导患者进行自我训练, 并从中对患者的训练方式进行引导,具有重要作用。 此种康复治疗方式,不但使患者免受了手术治疗之苦,而且还使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大大提升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地改善了医患关系,患者的满意度较高[8]。该次研究中也发现,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优,而对照组较差,且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及平均生活质量评分均远远高于对照组, 结果再次证实了此康复治疗方式的可行性。 综上分析可以得出,将康复治疗干预使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治疗效果比较显著,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应被积极使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康复实验组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