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喉癌喉切除术后发声和吞咽功能训练及康复护理的体会

2020-07-06胡雪娜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舌体喉癌舌尖

胡雪娜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山东青岛 266109)

喉癌这一头颈部恶性肿瘤在临床中存在较高的发病率,职业因素、病毒感染、空气污染、饮酒及吸烟等和喉癌发病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1]。 手术切除是临床治疗喉癌的主要手段,然而手术结束后容易将发声器官丢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术后需要指导患者进行功能训练,并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2]。 遂该文主要探究加强对喉癌喉切除术后患者的发声和吞咽功能训练及康复护理的临床价值。 以2017 年2 月—2019 年9 月为研究段,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40 例喉癌喉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70 例。 两组男女人数之比分别为40∶30、41:29; 平均年龄分别为 (57.58±8.62)岁、(60.33±8.05)岁。影响组间比较的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予以比较。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包括对患者的病情状况密切观察,遵照医嘱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治疗等。加强对观察组的发声和吞咽功能训练及康复护理,内容如下。

1.2.1 语音练习 手术结束后第四周,对患者实施语言练习,一天训练3 次,早、中、晚各1 次,每次各种发音循环练习时间为30 min。 (1)对单字发音进行练习,如自、次、四为舌尖前部发音,得、特为舌尖中部发音,吃、纸、石为舌尖后部发音,喝、歌为舌根发音,无、破为唇音。 (2)除了练习单字发音以外,还可以对短语和对话进行练习, 训练过程中合理选择杂志和报纸,保持由慢到快的语速,可以对着镜子练习,以便对口形和舌体的位置进行纠正,患者家属使用录音机将发音录下,相比正常的发音,对异常的发音进行纠正。

1.2.2 吞咽功能训练 协助患者进行脸、下颌及喉部运动。 嘱患者作皱眉或微笑动作,张开口后再闭上,然后鼓腮,使气体充满双颊部,再轻轻吐气,如此反复练习上述动作,一天训练3 次。或者协助患者在洗干净手以后作吸吮手指的动作,以便对颊部进行收缩,并进行口轮匝肌肉运动。 通过对患者下颌进行主动或被动的活动,嘱患者作咀嚼动作,一天训练3 次。 在训练患者的喉部吞咽动作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将食指和拇指在患者的喉部适当位置轻轻放置,并嘱患者对上述吞咽动作进行反复练习。

1.2.3 舌体运动 手术结束后第三周,对患者实施舌体运动训练,一天训练3 次,早、中、晚各1 次,每次循环练习4 个动作,每次练习时间为30 min。 (1)伸舌运动:患者将舌从口腔内伸出,通过左右运动将舌摆向口角,使用舌尖舔舐下唇和上唇,将舌尖从齿列中伸出,运用上下齿对舌体进行轻咬;(2)缩舌运动:患者使用吸管吸米汤、牛奶和饮料等,将舌向口腔后部回缩,在口腔内卷起舌体,在口腔内上下左右运动舌,以便对舌体的灵活性进行训练;(3)顶舌运动:患者舌尖对上下前牙内侧进行交替顶,使舌尖的力度和感觉增加;(4)弹舌运动:患者使用舌尖将硬腭顶住,并进行弹舌,将“噔儿噔儿”的声音发出来;(5)双唇加压练习:嘱患者深吸气,紧闭双唇,屏气至一定的压力以后突然爆发,双唇尽量对气流进行阻止,防止其冲出。

1.2.4 心理护理干预 (1) 加强与患者的积极沟通交流: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服务期间,按照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勇于面对自身疾病。 在此期间,针对情绪过度激动的病人, 护理人员需要十分耐心的疏导患者,促进患者更加的理解和信任自己,保证患者保持良好的状态。 (2)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在护理工作开展期间会遇到形形色色的患者, 因此为达到护理目的,需要视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给予患者个性化护理干预。 针对老年患者,需要将治疗和护理的重要作用向患者进行耐心解释, 并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使患者顾虑有效消除,促进良好治疗氛围有效形成。

1.3 观察指标

对比护理满意度、 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1)0~100 分为护理满意度评分标准,护理满意度分为不满意、满意、非常满意3 个等级,各等级评分分别为小于60 分、60~85 分、高于85 分。 非常满意和满意之和与总例数的比值×100%为满意度;(2)运用简明健康调查表(SF-36)[3]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其主要有精神健康、精力、一般状况、躯体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功能及生理功能几个方面组成,该标准的总分为100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比较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理满意度比较

2.2 比较生活质量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各指标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s),分]

表2 比较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s),分]

检查指标观察组(n=70)对照组(n=70)t 值 P 值精神健康精力一般状况躯体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功能生理功能92.22±5.35 90.84±6.12 89.36±5.69 93.26±7.22 91.54±6.47 90.29±8.26 92.28±6.41 90.22±7.68 79.12±5.11 80.25±4.26 78.39±3.34 79.41±4.52 78.26±3.64 80.74±3.29 81.89±2.54 80.57±2.55 11.230 11.698 15.221 10.384 13.061 11.964 11.142 14.987<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2.3 比较并发症

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3 讨论

为促进口腔各项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喉癌喉切除术后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功能训练,通过术后指导患者进行舌体功能训练,能够使舌体的空间结构得到恢复,促进患者的吞咽功能、咀嚼功能和语言清晰度得到有效提高, 从而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术后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才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促进患者疾病恢复,使患者的生存时间有效延长[4-5]。同时,通过进行功能训练,能够使颈部肌肉和口腔的灵活性得到改善, 可以反射性刺激中枢神经系统,能够快速建立侧支循环神经网络,有效地扩大皮质感觉区,防止颈部肌肉、舌头和咽喉出现萎缩情况,使患者的吞咽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并且能够使误咽和呛咳情况的发生减少。 通过恢复患者的吞咽功能,还能够保证患者摄入充足的营养,使机体相关营养指标得到明显提升, 促进患者的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显著增强,从而有利于患者疾病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6]。 除此之外,对于存在不良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促进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得到显著缓解,有利于其对各项治疗和护理工作积极配合[7]。 护理人员需要积极关心、爱护患者,给予患者一定的宣教指导,促进患者自信心增强。 良好、健康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促进患者适应能力有效提高。 受不同文化层次、性格、病情及年龄的影响,导致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所差距。 针对老年患者来说,他们受疾病状态的影响,担心会加重亲人的麻烦和负担,因此容易出现焦虑和忧愁等不良情绪。 此时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对患者经历、家庭、性格、情绪及思想等方面内容充分了解,给予患者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和安慰,从而促进患者积极情绪得到充分调动,并使其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缓解,有利于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从而使疾病得到迅速恢复[8]。

该文通过探究加强对喉癌喉切除术后患者的发声和吞咽功能训练及康复护理的临床价值, 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38%),各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71%)较对照组(12.86%)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加强对喉癌喉切除术后患者的发声和吞咽功能训练及康复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还能够促进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更好的恢复进食、发音及咀嚼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舌体喉癌舌尖
基于一种局部图像增强和改进分水岭的舌体分割算法
望舌可预测中风
新疆地区不同民族老年舌体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特征及生存分析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喉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端粒酶逆转录酶与转录激活蛋白-1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喉癌组织中Survivin、MMP—2的表达、临床意义及相关性研究
ABCG2及其在喉癌中的研究进展
安氏Ⅲ类骨性Ⅲ类与安氏Ⅰ类错畸形舌体形态位置及舌骨位置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