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段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20-07-04袁芳

小学时代·上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阅读教学应用

袁芳

【摘  要】  思维导图在每个年龄阶段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思维导图是我们整个教学思路的规划,是让所学知识的整个框架在脑海里浮现,让我们更有根据和目的地去学习。阅读教学是小学高年段教学的重点,阅读中思维导图的绘制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让学生经过自己的大脑将整个文章的脉络理清楚、弄明白,让阅读的效率更高。

【关键词】  思维导图;小学高年段;阅读教学;应用

小学高年段的阅读是对文学知识和素养的积累和培养,重要性不言而喻。阅读也要讲究方法,有策略地去完成阅读是很重要的,更清晰地去完成阅读也是很重要的,思维导图就是为我们的阅读内容进行整合,有目的地去阅读,更明确地掌握文章内容,让文章的内容活灵活现。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段阅读的意义

1.思维导图让小学高年段阅读内容更加清晰

小学高年段这个阶段,学生的语文知识得到了很好的积累,涉及的汉字基本上都能很快认出。这个时候就是对文化素养积累的重要阶段。阅读教学也是一门重要的课程,阅读是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有条理地对自己需要的知识进行积累,为以后的学习准备。思维导图就是让学生能够更加有条理地进行阅读,对需要阅读的内容拥有更清晰的了解,使阅读的进度和进程更加顺利和迅速。

2.思维导图让小学高年段的阅读内容更加深刻

小学高年段学生虽然对汉字认识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很快地深入了解还是会有些困难,这个时候就需要引导学生记住关键词,让学生在阅读时更加集中注意力,让阅读更加顺畅,更好地进行下去,让阅读根据自己的思维在读后对文章内容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让文章的故事和画面深深地印在脑海里。

3.思维导图让小学高年段的思维更紧密

小学高年段是学生发展思维逻辑性的重要阶段,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在绘制的过程中将知識点更加清晰地罗列出来,让阅读的内容更加紧密地结合。思维紧密性是需要锻炼的,要将阅读到的知识很好地串联,就需要我们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每一个阅读到的知识和知识间的逻辑关系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时候彻底捋清楚、想明白。思维的紧密性在绘制思维导图的时候就会很好地展现出来。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段阅读教学中运用的具体措施

1.老师在阅读中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

在学生的阅读中,很可能一股脑儿地直接进行阅读,读完之后,可能只记住了一些印象比较深刻的片段,这样的片段化阅读是不能达到阅读的真正目的的。这个时候有目的性地去阅读,去掌握更多的文章内容,思维导图的作用就显而易见。小学高年段的学生对思维导图的应用还没有熟练,甚至可能没有接触过。这时候,老师就要对他们进行引导,将思维导图的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在阅读中实践,使他们的阅读效率得到提高。

例如:在《草房子》的阅读中,老师可以在学生读之前,给大家简单介绍思维导图的应用,就是对整篇文章进行分条整理,让文章条理化。然后让学生进行分块阅读,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故事的梗概:主人公桑桑童年时经历的事情、他对大人们之间情感的感受,这些事对桑桑的情感启蒙,对桑桑童年时期产生的影响。经过这样介绍之后,同学们对文章有了大概的了解,然后进行阅读。对每个部分进行划分,这样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对文章每个部分都能细细品读,做出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在同学们阅读之后,文章的内容会很清晰,再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会轻松很多。

2.学生对构成的思维导图进行说明、探讨

每个学生的思想和思维都会有很大不同,这样构建出来的思维导图也会不同,进行思维导图的说明、探讨,会让每个人对文章的内容了解得更加深刻和细致化。这样思维导图对于阅读的作用会大大增加,也会让学生更加喜欢上阅读和构建思维导图。

例如:在《草房子》这本书阅读之后,同学们就可以在自己脑海中对整本书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桑桑在童年时期经历、感受了很多情感波折,这些关于桑桑童年时期的不同故事就会在同学们构建思维导图的时候浮现。思维导图也是让这些故事更加条框化,对每个条框内的知识内容写出自己的理解、看法,进行标注,这样每个人的思维导图就会有自己对文本的不同感受,再让同学们进行探讨。探讨的过程中,不同的人、不同的思维导图之间无论重合的内容还是不重合的内容都会拓展同学们的思维。老师让每位同学在台上对自己怎样构建的思维导图进行说明,这样就会让每位同学在讲述思维导图时,对那一部分内容怎么理解的、怎么看待的进行叙述,这样又按照自己的思路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这一过程也是让其他同学了解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增加、拓展自己的认识。在同学们都讲述完自己的思维导图后,让同学们轮流发言,说说思维导图的优点和不足。这样,思维导图对于阅读效率的提高会产生很大的作用。

3.以小组为单位锻炼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

思维导图是一个较大的工程,在阅读的过程中,一边进行思考、一边想出这句话的关键点在哪里,这对高年段的小学生来说还是较为困难,老师可以组建一个思维导图的绘制小组,让他们进行思维导图的分工。这样既能够很好地绘制出清晰的思维导图,也可以更加深刻地记忆每一个阅读板块的关键词句。

例如:在《草房子》的阅读中,主人公桑桑的童年时期分为不同的故事,这些故事共同构成这本书。那么在阅读时就可以让思维导图组的组长,对小组成员进行内容的分工,根据内容的长短分配给小组成员,一个同学可以分到一个或者一部分故事内容。这个同学就专心负责这一个故事的阅读,深刻把握这一个故事或者内容所讲述的意义和需要注意的知识点、关键点。然后给一到两天的时间进行阅读。因为每个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并且故事长短不一,所以给的时间要恰当。在阅读结束的时候,小组长就可以组织这一小组的成员集中讨论,让每位小组成员讲述自己负责的故事的关键点和大体内容,然后通过集体的智慧进行内容组合,再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在构建思维导图时,可以寻找小组同学的长处,比如说擅长写字的同学就可以进行绘制,创造力强的同学就可以提供想法。每位小组成员都需要提供一到两个想法。这样的思维导图使每个同学都发挥了自己的长处。并且在节省时间的同时,也完整地把握了整个故事内容,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活跃。

4.对优秀的思维导图进行展示

思维导图是一个人思维逻辑性和创造力的体现,每个人都有擅长的部分,所以将优秀的思维导图进行展示,也是一种激励。思维导图也会对阅读进行好的引导,《草房子》的思维导图的展示,是对仔细认真阅读这一内容的学生的鼓励。阅读的内容有很多,同学们借此也会了解到进行良好阅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绘制出的思维导图是会受到老师重视的。将优秀的阅读思维导图进行展示,也是刺激同学们进行良好阅读的重要措施,这样会激发同学们阅读兴趣和思维创造。

思维导图是一棵树的树干,我们所填的关于文章的内容是树叶。一棵树的树干是支撑,树叶是补充,两者结合才会让这棵树又大又壮。构建思维导图是阅读后不能缺少的,思维导图让阅读的内容更加清晰地在自己的理解下重述一遍,所以思维导图是在阅读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构建的。思维导图会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更宽泛。

【参考文献】

[1]王金霞.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20(09):81.

[2]汤丽壮.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J].小学教学参考,2020(09):23-2.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阅读教学应用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