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本课程对教育扶贫的助力作用

2020-06-30赵彦林

关键词:教育扶贫中学历史校本课程

赵彦林

摘   要:在县域脱贫攻坚的紧迫形势下,将开发大名地方历史文化校本课程作为教育扶贫的落脚点和研究视角,是切实贯彻党和国家一系列关于扶贫脱贫方针政策及重视和利用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体现。地方历史文化校本课程在扶智、扶志和扶贫方面有极其重要价值。

关键词:中学历史;校本课程;教育扶贫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0)14-0006-02

开发符合当地需要的校本课程是教育扶贫的重要方式之一。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要求“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地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因此开发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在扶智、扶志、扶贫方面有重要价值。

一、扶智是地方历史文化校本课程的基本功能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炎黄子孙,更应该熟悉并掌握这些祖先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应该与时代发展相适应,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有利于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大名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几千年人类文明史的进程中,作为黄河以北的区域中心城市长达2000多年,其中两次为都、七次为陪都长达130年,奠定大名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成就了大名2014年以“北方重镇”“畿辅八府”之首而列入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之殊荣。在几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文化底蕴深厚,价值观念源远流长,形成衙署文化、运河文化、石刻文化、红色文化、民族宗教文化、建筑文化等多种文化脉系,集中体现了大名独有的历史文化底蕴。

笔者认为确定大名历史文化作为校本课程开发方向,结合学生成长特点和区域发展的教育需求,将体现地域特色的优秀历史文化作为课程内容纳入学校教育,应关注三个维度:一是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政策和方向的宏观任务;二是结合全县扶贫工作的整体需要和教育扶贫形势,确定校本课程的具体价值;三是选择课程内容需要适合中小学生认知特点。在此前提下,实现课程内容的创新性转化,突出时代性、探究性、重实践、重体验的原则,保障历史文化精神的有效传承和积极的情感态度。

二、扶志是地方历史文化校本课程的自然升华

教育扶贫是整体扶贫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被赋予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任。——笔者认为应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研究开发大名历史文化校本课程为抓手,凝聚县内外有利于落实本土历史文化教育的各类资源,唤醒区域历史文化记忆,寻求本土历史文化校本表达,搭建不同区域之间历史文化课程的比较与交流,促进历史文化课程的整体构建,形成县域本土历史文化教育示范基地。

利用大名深厚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系列历史文化校本课程,通过学校教育的方式予以实施。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家乡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认识家乡,热爱家乡,增强文化自信,以家乡历史文化为荣,进而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和家乡情怀的人,成为发展家乡、奉献家乡的优秀人才,积极参与大名建设,将自己的自豪感和使命感落到实处,为家乡建设、家乡脱贫、家乡繁荣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三、扶贫是地方历史文化校本课程的重要使命

教育部《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的意见》指出:“把教育扶贫作为扶贫攻坚的优先任务,以提高人民群众基本文化素质和劳动者技术技能为重点,推进教育强民、技能富民、就业安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教育对促进片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中华民族的“基因”“文化血脉”“精神命脉”和“独特的精神标识”的高度,就是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特殊價值。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能否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为此,在校本课程内容的研究方面,以育人目标为主线,整体规划课程,追求学校愿景、理念的实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新课程改革方案,利用开发校内外校本课程资源,巩固教育扶贫的基础性地位,增强教育扶贫的内生动力,彻底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具体表现为:(1)研究概括大名历史文化精神——通过规划和承担大名历史文化课程,研究概括大名文化精神;(2)研究编写大名简史——面向中学生,以普及本的形式研编《大名简史》,侧重大名历史沿革、大运河文化及其影响等研究内容;(3)研究架构课程内容主干——课程内容架构包括红色文化、建筑文化、不可移动文物、书院历史文化、历史人物、饮食文化等,每一板块内容,均分解出主题、内容、意义。

开发大名历史文化校本课程助力教育扶贫是在深刻领会党和国家关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见和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学校创新发展任务而提出的。以大名历史文化为基础开发出系列校本课程,旨在深度挖掘和大力弘扬大名历史文化精神以助力教育扶贫,从根子上解决“翻身”脱贫难题,实现全面小康的发展目标。在教学实践中,要分步骤、分阶段,有目标、有方法地进行科学落实校本课程,确立新课程下全面提升教师素质的发展观,进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育其成为热爱家乡、奉献社会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教育扶贫中学历史校本课程
教育扶贫,助力精准扶贫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浅谈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慕课的应用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新时期特困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机遇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