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2020-06-27李云凤

教育界·上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语文阅读新课程改革

李云凤

【摘要】语文阅读是衡量初中生语文素质的重要尺标,也是中考的重点考核内容。长期以来,语文阅读教学备受关注和重视,语文教師也在采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阅读技能,从而实现有效教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着力强化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基于以上原因,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对阅读教学理论进行的研究,以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为分析对象,提出了三种提高现代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以期给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现代文教学;语文阅读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依然存在高耗低效、少慢差费的现象。师生普遍有这样的感受:多上一节语文课,与少上一节根本无关紧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总目标提出:“中学生要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要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在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优势,促进学生阅读情感的升华,以便尽早达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培养学生感受阅读乐趣”“使学生领会作者感情”等要求。

一、阅读教学概述及阅读教学理论

1.阅读教学的内涵与作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阅读教学做出了较为明确的解释,即阅读教学是一种让学生理解文章语句含义、遣词造句情况、架构情况,以及能够解答文章习题的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模式。通过阅读教学,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含义,并能够明确文章的布局,进而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和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阅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但它还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具体来讲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开阔学生的视野,这里的视野,不单是语言文字,还包括文化思想、精神文明等;二是丰富学生的内心,使学生通过阅读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三是让学生的思考更加深刻,思考的深刻很大程度上是指向思维,即让学生通过阅读可以从表象走向本质;四是让学生更加完美,即教师要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塑造完美的人格。

2.阅读教学的理论依据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真正“学会阅读”“爱上阅读”。从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情况来看,笔者认为,学生“学会阅读”并获得阅读知识的过程,就是“存储→变换→输出”这一系列过程,而且是与“信息传播理论”相结合的。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遵循这一理论,对学生进行逐层教学,从而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阅读方法、阅读技巧。互动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因此阅读教学理论强调阅读活动应当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既有学生间的互动,又有师生间的互动。

二、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

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学方法的创新,然而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现代文时依然运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一节现代文阅读课中,教师讲课的时间占据了一大半,而留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非常少。教师进行单方面的讲解,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阅读感受的独特性,使教学成为“满堂灌”。这种传统教学方式的单一性、固定化,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感,对现代文阅读学习没有多大的热情。

2.教学重点设置不合理

现代文阅读教学和其他方面的语文教学一样,应当分清主次关系。然而,部分教师对阅读教学的重点较为模糊,总是将阅读技能放在首位,而往往忽视了文本的内在品味。还有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这样的课堂看起来很充实、饱满,实际上却没有目标和方向,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设置时忽视了学生的学情,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不够,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收获甚微。

3.阅读方法指导缺乏

很多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采用的授课方式几乎是相同的,基本上是从内容、段意、主旨、思想等层面依次入手,先要求学生阅读文本,然后让学生完成教师提前设置的几个简单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缺乏对学生实用性阅读方法的指导,导致学生往往不知道应该怎么阅读、如何抓住文本的重点,只能机械地阅读。部分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过于注重对文章的分析,把文章拆解得支离破碎,导致学生只能从中学到一些零星的知识碎片。这样的现代文阅读教学重分析而轻感悟,忽略了文本解读的整体性,无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策略

1.提升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兴趣

当前,有不少语文教师将知识的传授当作现代文阅读教学的唯一目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活动自然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在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多给予学生阅读实践的机会,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和思想。

例如,在教学现代文《故乡》时,虽然文章是白话文,但是很多学生不能理解闰土的经历,无法真正理解文章的主旨。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关于童年的故事来引发学生的回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所观看的视频,自由想象童年的一些趣味乐事,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童年趣事。这样不仅能够打开学生的话匣子,还能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进而促进学生对文本内涵和主旨的理解。

2.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文阅读教学

新时代下,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应当侧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而教师则应作为学生的辅助者、指导者,在关键时刻给予学生帮助,让学生在阅读中独立感悟、思辨,同时鼓励和组织学生在小组内部展开合作学习,进而使学生依托集体的力量实现更顺畅的阅读。在现代文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地多次阅读文本,然后从现代文的题材,以及文章的语句、文意、表达方式等方面提出问题,并由学生来回答,以此增加现代文阅读课堂的互动,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最终使其领悟文章主旨。

例如,在教学《故乡》这篇课文时,有位学生突然提出疑问:“闰土这么穷,为什么还要抽烟呢?”这个问题,笔者未曾考虑过,但是觉得非常有意义。于是,笔者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生经过交流、探讨,最终得出四点原因:一是闰土没什么文化,认识不到抽烟的危害;二是他以抽烟这种方式来麻痹自己,化解心中的苦闷;三是他抽烟的这点开支,即使省下来也无济于事,何况他抽的是自己家种的烟叶子;四是这可能是作者有意安排的,更符合那个时代贫困阶层的形象。学生得出的结论,引发了笔者的深刻思考:以“烟”为切入点,让学生对文章进行全面分析,这远比教师硬性灌输的效果要好得多。

3.发挥思维想象,升华阅读情感

阅读现代文不仅要读懂文章中的语句、明白文章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体会作者想借助文章来表达什么思想和情感。因此,在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内容出发,引导学生将文字升华为思想情感。同時,在培养学生现代文阅读技巧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空白之处,并鼓励学生调动思维主动填补空白。

以《老王》一文为例,学生通过自我阅读发现文章的空白之处就是老王的心理活动。于是,笔者鼓励和引导学生续写老王听了作者杨绛的话、看到杨绛的行为后的心理活动,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使其获得更多的阅读体悟。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及时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学会抓住文章的关键信息,领会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情感,进而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王烨.阅读到“点”  培养语文审美体验[J].名师在线,2019(27):71-72.

赵萍.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精准解答策略探究[J].文学教育(上),2017(09):74-75.

郭天明.整体思维之下的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04):60-63.

李哥.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名著“导”与“读”策略初探[J].名师在线,2019(27):38-40.

张帆.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探讨[J].北方文学,2018(15):204.

猜你喜欢

语文阅读新课程改革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探究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功利性问题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阅读反思: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