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心衰护理中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06-23肖本香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0期
关键词:左室心衰心功能

肖本香

(山东省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山东 淄博 255067)

0 引言

慢性心力衰竭病情易反复发作,往往是各类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终结果,患者临床症状呈进行性加重,严重损害了患者正常生活[1]。此外,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较高死亡率,因此临床护理过程中不仅要控制疾病进一步恶化,还要尽量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本文选择了140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详细分析了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具体报告如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于2016 年10 月至2019 年8 月之间收治的140 例慢性心衰患者,将所有患者依据抛硬币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各组70 例。对照组中女36 例,男34 例;年龄53-78 岁,平均(66.19±3.33)岁;病程2-10 年,平均(6.19±2.13)年。研究组中女33 例,男37 例;年龄55-78 岁,平均(66.68±3.01)岁;病程3-10 年,平均(6.29±2.08)年。本次研究已经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许可,患者组间基本资料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慢性心衰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合理调整静脉滴液滴速及吸氧量,告知相关注意事项。研究组慢性心衰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①睡眠护理:慢性心衰患者往往伴随一定程度的睡眠障碍症状,因此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安全的治疗环境,并告知患者尽量取右侧卧位入睡,避免情绪激动。②饮食护理:密切关注患者每日盐摄入量,严格制定饮食规则,对于中度患者每日盐摄入量不应超过3 g,轻度患者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6 g;在早餐之前测量患者体重,若患者近3 天内体重增加2 kg,说明有轻度水钠潴留症状发生,因此应告知患者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选择高维生素类和高蛋白类食物[2]。③运动护理:依据患者病情及身体素质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对于心功能二级患者,指导其在走廊、阳台等地方活动,并逐渐增加运动量;对于心功能三级患者,应指导其在床边进行简单活动,保证患者可以随时休息;对于心功能四级患者,应指导其在床上进行肢体活动。④心理护理:慢性心衰患者因为病情反复发作,病程较长,不仅身体要承受巨大压力,对精神和心理也会产生较大影响。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应及时针对其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加强交流沟通,建立友好的护患关系,减轻患者心理负担。⑤用药指导:在患者用药之前,护理人员应就按时用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药物的作用及用法用量等进行重点讲解,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用药习惯,从而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

1.3 评价标准。观察并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心功能。其中生活质量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量[3]表进行评定,包括疾病症状、社会关系以及体力限制等3 个维度,分数越低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护理满意度应用自制量表调查;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径、左室射血分数以及6 min 步行距离。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中将所有数据均输入SPSS 23.0软件包中,组间生活质量评分、心功能指标水平等数据比较均予以t 检验,组间护理满意度比较予以卡方检验,P<0.05表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析。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析[n(%)]

2.2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水平分析。研究组患者6 min 步行距离、左室舒张末径以及左室射血分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水平分析

表2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水平分析

组别 左室舒张末径(mm)6min 步行距离(m)对照组(n=70) 55.46±5.39 58.67±3.26 471.61±22.06研究组(n=70) 50.13±3.20 61.49±3.47 516.84±28.46 t 7.1141 4.9554 10.5092 P 0.0000 0.0000 0.0000左室射血分数(%)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分析。研究组患者体力限制、疾病症状、社会关系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分析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分析

组别 疾病症状 社会关系 体力限制 总分对照组(n=70) 9.78±1.56 7.16±1.28 16.25±1.84 31.09±4.16研究组(n=70) 6.31±1.22 5.21±2.03 11.03±1.08 22.86±3.86 t 14.6596 6.7982 20.4700 12.1334 P 0.000 0.0000 0.0000 0.0000

3 讨论

慢性心衰在老年群体中非常常见,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老年人年龄较高,身体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显著降低,各项器官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衰竭,最终导致心脏负担过重[4]。目前临床治疗慢性心衰主要以综合疗法为主,但是患者的护理工作也非常重要。以往临床护理干预仅仅重视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护士了其方面的指导干预,因此护理效果也不理想[5]。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或消除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情绪,指导其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和生活习惯,规避不良因素,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6]。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在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实施专业的健康宣教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疾病死亡率,在患者出院后予以定期随访干预,指导患者家属进行科学护理,也能进一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7]。

本次研究以140 例慢性心衰患者为例,分别对研究组和对照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心功能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且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率也更高,均提示了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总而言之,在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一方面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其心功能,另一方面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效果较高值得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左室心衰心功能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置换前后左室功能变化评估价值研究
超声无创心肌做功技术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左室收缩功能中的临床应用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衰对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水平的影响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