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U 感染性休克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的临床价值

2020-06-23郎海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0期
关键词:住院费用感染性休克

郎海燕

(长春市中心医院 ICU 科,吉林 长春 130051)

0 引言

ICU 患者群体相对比较特殊,常发生感染性休克,倘若未在短时间内处理,会威胁患者生命[1]。患者一经感染,有效循环容量不足,对肾脏功能产生影响,导致其衰竭,严重者还会发生死亡[2]。临床上,除了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治疗外,还应加强护理工作,依托综合性护理,保障患者健康及安全。本报告选取病例详细论述综合性护理在ICU 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特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实验时间为2018 年5 月至2019 年5 月,样本对象即73 例ICU 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数字盲选法,将样本对象划分A 组36 例和B 组37 例。A 组男20 例,女16 例,年龄32-61 岁,平均(46.5±3.71)岁,重症肺炎10例、严重烧伤8 例、溃疡穿孔11 例、其他7 例;B 组男19例,女18 例,年龄29-65 岁,平均(47.82±3.21)岁,重症肺炎、严重烧伤、溃疡穿孔、其他各8 例、11 例、9 例、9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基本病历信息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较。

1.2 方法。A 组进行常规护理,在护理工作中,按时按序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为其提供体温、血压、脉搏测量及用药护理。B 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如下:①成立综合护理小组:查阅患者病历资料、ICU 感染性休克护理方法、专家咨询、小组研讨等方式,把综合护理方案确定下来,安排主管护师从护患沟通、ICU 设备使用、护理技巧等方面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②病情观察:术后2-10 h 为感染性休克高发时段,应时刻监测患者情况,将生命体征监测频率控制在30 min 一次。倘若患者体温升高、神志不清、动脉收缩压在120 KPa 以下,证实可能发生感染性休克,及时告知主治医师。③感染性休克处理:护理期间,既要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还要安排其卧床休息,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如果体温过高,采用物理降温方式处理。将双静脉通道建立起来,随时补液,患者处于清醒状态,适当控制补液速度及补液量。④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扩容、纠正酸中毒时,通过血管活性药物,使患者血流动力学保持稳定,输注药物时,监测是否发生液体外渗情况,以免出现局部组织坏死问题。倘若液体外渗,用25%硫酸镁做湿敷处理。待血压稳定,可降低升压药浓度、滴速。⑤合理使用抗生素:使用该药物之前,明确其种类、剂量、不良反应,保证安全性,按要求进行皮试,监测使用过程,如果发生过敏,立刻停用该药物,告知主治医师,对抗生素进行更换处理。⑥召开研讨会:每隔一段时间,召开小组研讨会,反馈护理效果,并对相关护理内容、措施加以完善。

1.3 观察指标。①血清CRP:正常值在5 mg/L 以下;②住院费用、ICU 入住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中录入实验数据作处理。计量资料经(±s)表示,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χ2检验。如果P 值在0.05 以下,提示数据间存在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CRP 值比较。干预前,两组血清CRP 值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B 组血清CRP 值显著比A组低。两组之间对比差异可统计(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CRP 值比较

表1 两组血清CRP 值比较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B 组 37 15.29±2.58 5.04±0.98 A 组 36 15.32±3.05 7.87±1.14 t-0.045 11.384 P-0.482 0.000

2.2 两组住院费用、ICU 入住时间比较。B 组住院费用为(4011.23±706.34)元,A 组住院费用为(6124.54±678.33)元,两组之间对比差别明显(P=13.032,t=0.000);B 组ICU入住时间(3.15±1.04)d,A 组ICU 入住时间(6.74±1.38)d,两组之间比较差别显著(P=12.575,t=0.000)。

3 讨论

现如今,有关ICU 感染性休克临床报道相对比较多,有关发病机制、治疗方式等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发生该类情况后,患者死亡率仍相对比较高。未来一段时间,应致力于研究如何通过控制ICU 感染性休克降低患者死亡率[3]。入住ICU 的患者,除了患有基础疾病外,还并发脏器损害,病情往往十分危急。研究证实[4],在医院内部,ICU 属于感染多发区域,其中,感染性休克又比较严重,通常发生在手术之后,倘若不能够在短时间内采取科学、有效的救治方式和护理干预,患者会有生命危险。实验提示[5],在ICU 合并感染性休克中,应用综合性护理,极具临床价值。

在临床医学中,综合性护理刚兴起不久,无论护理理念,还是护理方法都比较新颖、全面,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针对患者术后存在的并发症、不良反应等,从病情观察、感染性休克处理、血管活性药物及抗生素使用等多个方面开展护理工作。护理初期,通过成立综合护理小组,预先将护理方案制定出来,使护理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兼具,以科学、有序的护理工作流程,降低休克性感染发生概率,并在第一时间对这一情况进行有效控制。定期以小组研讨会形式,报告护理进程、效果等,规避医患纠纷的同时,护理内容、方法、模式等也更加完善。结果显示,应用综合性护理后,B 组患者血清CRP 值明显比A 组小;与A 组相比,B 组患者住院费用明显降低,入住ICU 的时间也有效缩短,两组数据比较差别可统计(P<0.05),提示在ICU 感染性休克患者中实施综合性护理,有助于患者血清CRP 回归正常范围,缩短ICU 入住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综上所述,依据ICU 感染性休克患者临床症状、发病情况等,优选综合性护理模式,临床效果显著,无论对病情恢复,还是节约住院时间、费用都非常有帮助,足以说明综合性护理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及推广,为后续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猜你喜欢

住院费用感染性休克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机械振动辅助排痰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思考心电图之177》
北京市医保局:部分住院费用 4月1日起“无纸化”报销
国家卫计委:2017年实现住院费用异地结算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安徽省某三甲医院白内障患者住院费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