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性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取栓术后并发症控制及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分析

2020-06-23梁琼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0期
关键词:针对性状况肢体

梁琼

(贵港市人民医院,广西 贵港 537100)

0 引言

急性脑梗死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类型。目前临床针对脑梗死的治疗方式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急性脑梗死以手术取栓为主要治疗方式[1]。而实施取栓术治疗时也具有一定创伤,手术过程具有一定风险,术后也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影响恢复,需通过有效的护理预防并发症;此外,急性脑梗死患者术后恢复慢,也需通过有效的护理改善预后。针对性护理是在现代护理观基础上,以患者实际状况及需求为中心制定护理方案的护理模式。为了解针对性护理在急性脑梗死中的运用效果,本研究在外科急性脑梗死实施取栓术治疗患者中,对40 例患者实施了针对性护理,现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患者筛选时间段:2017 年1 月至2019 年3 月,将外科80 例急性脑梗死实施取栓术治疗患者用计算机实施随机分组:基础组(n=40)、针对性组(n=40)。基础组:男23 例,女17 例,年龄44-77 岁,平均65.8 岁(s=8.8);发病至入院时间24 min 至3h,平均1.6 h(s=0.7);针对性组:男24 例,女16 例,年龄45-79 岁,平均65.9 岁(s=9.1);发病至入院时间32 min 至3h,平均1.6 h(s=0.7)。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结果为:P>0.05,可行对比研究。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本课题。纳入病例:实施CT、MRI 等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者;一般资料完整者;实施取栓术治疗者;年龄<80 岁者;初发者;患者家属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意识清晰、能实施正常沟通交流者。排除病例:实施其他方案治疗者;其他头颅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者;原发性肢体功能异常、自理能力丧失者;中途退出研究、死亡者;其他严重组织、器官、系统病变者。

1.2 方法

1.2.1 对基础组运用基础护理,在患者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病情状况,并严格按医嘱对患者用药,按医嘱辅助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并为患者建立舒适的治疗环境。

1.2.2 对针对性组运用针对性护理:①针对性心理疏导:在患者病情稳定后,积极通过眼神、肢体语言、语言等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及时祝贺患者手术成功,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并耐心引导患者正确看待及认识脑梗死,告知患者负面情绪对病情的影响,可介绍恢复良好案例,并引导家属陪伴、鼓励患者,逐渐提升患者信心,引导患者保持舒畅心态,配合术后护理。②针对性切口护理:术后加强对切口的监护,在鞘管拔除后,要及时采取弹力绷带进行切口压迫止血,并进行针对性沙袋加压,6 h 内严密监测渗血、出血状况,无出血时将沙袋取下,有出血时可延长沙袋加压时间。③针对性肢体护理:术后对患者术肢进行适当约束,并保证术肢处于伸展状态;术后早期绝对卧床,卧床期间需根据患者实际状况实施骶尾部、背部等骨凸出部位按摩,预防压疮;定期测定患者肢体温度状况,了解患者肢体麻木状况,并按医嘱给患者适量抗凝药物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24 h,若患者无异常症状,可解除绷带,并针对患者实际病情指导其实施肢体康复训练,避免过度劳累。④针对性生活护理:根据患者吞咽功能、病情状况给予针对性饮食指导,合理调整饮食量、进食频率、食物类型等,避免过饱、食用刺激性食物,保持营养均衡;指导患者合理作息,并根据病情实施自主进食、梳洗、如厕等训练。

1.3 观察指标。①分析术后并发症状况。②分析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康复效果。在干预前及干预1 个月后使用简易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 指数评价,总分均为100 分,分数越高恢复越好[2-3]。

2 结果

2.1 术后并发症分析。针对性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基础组组间对比更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术后并发症分析[n(%)]

2.2 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康复效果分析。针对性组干预后FMA、Barthel 指数与基础组组间对比更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康复效果分析

表2 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康复效果分析

注:较干预前对比:★P<0.05

组别 例数 FMA Barthel 指数干预前 干预1 个月后 干预前 干预1 个月后基础组 40 35.6±5.2 51.2±5.6★ 36.8±4.6 53.5±4.6★针对性组 40 35.7±5.6 60.5±5.7★ 36.7±4.2 64.8±5.7★t - 0.083 7.361 0.102 9.757 P - 0.934 0.000 0.919 0.000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主要因脑血管急性梗阻、闭塞引起,治疗不及时将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性损伤,并引起神经功能缺损,从而导致多系统功能下降甚至障碍,后遗症多,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及早恢复脑部血供状况是改善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关键。常规药物溶栓见效较慢,且存在较高的出血、血肿风险,而实施取栓术治疗可促进脑血管快速恢复血流,且出血风险低,因此,针对急性脑梗死多实施取栓术治疗[4-5]。但手术后仍存在并发症风险,影响预后,需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6-7]。

针对性护理可针对患实际状况实施人性化、全面化的护理,有效保证护理内容的有效性,满足患者需求。本研究在针对性组中针对患者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及功能障碍问题实施干预,结果显示针对性组并发症发生率5.0%与基础组20.0%组间对比更低,分析原因是在针对性护理中可从切口出血、早期肢体活动受限方面实施干预,可针对性预防并发症发生。针对性组干预后FMA、Barthel 指数与基础组组间对比更高,原因是经心理护理可保证患者配合护理,保证护理效果,且护理中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肢体运动及生活康复指导,可保证康复训练效果,改善预后[8]。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取栓术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肢体功能康复效果。

猜你喜欢

针对性状况肢体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安全感,你有吗?
面试六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