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对其满意度影响分析

2020-06-23杨达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0期
关键词:服药血压个性化

杨达燕

(贵港市港北区人民医院,广西 贵港 537100)

0 引言

目前,临床上针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仍无特效手段,患者仅能通过长期服用降压药调控血压水平,但部分患者因个人原因导致血压水平难以达到预期的抑制效果[1]。因此,临床认为在高血压患者服药治疗基础上仍需要进行专业的临床护理,以实现稳定血压水平的过程。此次研究中分别在50 例高血压患者中实施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效果后发现个性化护理更理想,故做如下详细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我院2017 年3 月至2018 年3 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选出50 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经血压检查与心电图等相关临床检查明确病情;②患者知情且自愿加入研究。排除标准:①因合并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无法正常沟通者;②合并传染疾病者。以不同的护理方式作为分组方式,选用常规护理的25 例患者设为参照组,组中男15例,女10 例,年龄59-71 岁,平均(65.58±1.82)岁;病程范围在1-7 年,平均(4.22±1.47)年。余下选用个性化护理的25 例患者设为研究组,组中男13 例,女12 例,年龄范围59-71 岁,平均(65.61±1.79)岁;病程范围在1-7 年,平均(4.34±1.12)年。两组对比以上资料,无显著差异存在(P>0.05)。

1.2 护理方法。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由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发病机制、血压监测与治疗方法等。而研究组接受个性化护理,具体方法 ①认知干预:结合患者病情开展健康宣教工作,帮助患者认识到高血压的危害性与坚持服药治疗的重要性,促使其主动与积极配合护理;②生活指导:高血压的发病与患者日常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注重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叮嘱患者日常生活以清淡、低盐饮食为主,尤其是戒烟戒酒,严格控制体重,避免肥胖提升血压水平。同时,叮嘱患者每日测量血压水平,做好详细记录,便于护理人员结合患者血压水平情况调整治疗药物与护理方案;③用药指导:要求患者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治疗,并且勿随意换药、停药,若治疗过程中出现任何异常症状应在第一时间咨询护理人员;③心理护理:由于高血压属于终身性疾病,长期服药易使患者出现抗拒情绪,护理人员需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工作,鼓励患者倾诉内心想法并自行调整身心状态。

1.3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护理前后血压(SBP 与DBP)水平变化情况。同时,发放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护理满意度,依据评分分为三项等级:高度满意(评分在90 分及以上)、满意(评分在80-89 分)与不满意(评分在79 分及以下)。高度满意与满意例数相加之和为总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指标采用(±s)表示,行t 检验,计数指标采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 说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2 组血压变化情况。如表1,两组护理前SBP 与DBP 水平较接近,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以上两项指标水平均已降低,且研究组降幅更优,差异显著(P<0.05)。

表1 两组血压变化情况比较

表1 两组血压变化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SBP DBP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参照组 25 163.81±14.25 133.29±3.27 102.96±7.62 84.32±3.09研究组 25 163.90±14.31 123.41±3.06 102.89±7.14 77.05±3.28 t - 0.022 11.030 0.033 8.066 P - 0.059 0.012 0.054 0.020

2.2 对比2 组满意情况。如表2,在护理满意度比较上研究组较参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

表2 两组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群体并以血压持续升高为典型特征的慢性疾病,由于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上一致将控制血压作为患者的治疗原则[2],以实现降低患者的心脑血管病发生率的目标,从而保障患者的生存。然而,据相关研究报道,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因缺乏对服药治疗的重视,或是因为自我感觉良好,错误的认为自身病情无需长期服药治疗,导致血压控制效果不理想甚至诱发并发症[4],因此近些年临床开始应用临床护理辅助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个性化护理是一种围绕患者病情展开的护理活动,其应用优势在于可根据患者的身心需求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与帮助,从而有效弥补传统护理缺乏个性化与针对性服务的缺陷[5]。同时,个性化护理强调提高患者的自我管控能力,即通过健康宣教帮助患者加深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促使患者高度重视服药治疗,以达到调控血压水平的目的[6]。在此基础上,考虑到患者血压水平的持续上升与生活、情绪密切相关[7],护理人员以高血压的发病特点作为依据,要求患者在生活中做出相应的改变,例如饮食清淡、戒烟戒酒、坚持运动与控制体重等,同时积极疏导患者的内心情绪,避免负面情绪降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对患者的治疗造成影响[8]。结合本研究结果,两组护理前SBP 与DBP 水平较接近,无显著差异(P >0.05);两组护理后以上两项指标水平均已降低,且研究组降幅更优,差异显著(P<0.05)。在护理满意度比较上研究组较参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这一研究结果表明,个性化护理可让患者享受个性化服务的同时对其血压水平进行有效抑制,由此可见将个性化护理作为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方案,能够加深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并借助个性化护理的优势实现改善其血压水平的目标,故值得加大应用力度。

猜你喜欢

服药血压个性化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一种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层个性化推荐算法
服药不能猛仰头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最怕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