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护理体会

2020-06-23孟凡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0期
关键词:入院小儿病情

孟凡辉

(吉林省通化市第二人民医院,吉林 通化 134000)

0 引言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病,临床发病率较高,属于呼吸系统疾病,在春冬等季节交替和温度变化较大的时间段更易发病。一般表现为发热、咳嗽、哮喘、肺部鸣音等临床症状,必须及时治疗和给予有效护理干预,改善患儿心肺功能,以免威胁生命[1]。对于小儿肺炎的治疗,常常会因为患儿年龄小、从性差等情况的存在,影响到治疗效果。因而要及时运用科学化的护理干预方法,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在目前的临床研究当中发现,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小儿肺炎护理的效果非常明显。本次研究将着重对此进行分析,现对结果进行说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纳入的80 例小儿肺炎患儿是我院在2018 年6 月至2019 年6 月所收治患儿当中抽取的,都经过CT 检查、X 线检查、痰菌检查确诊为小儿肺炎。此次研究得到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而且所有入选患儿及其家属都签署知情同意书。用数字表法把所有患者均分成两组,命名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40 例。参照组患儿中男23 例,女17 例,年龄0.7-7 岁,平均5.8 岁;研究组患儿中男24 例,女16 例,年龄0.6-7.5 岁,平均6.0 岁。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开展对照性研究,也具备可比性价值。

1.2 方法

1.2.1 参照组患儿入院之后在接受对症临床治疗的同时,给予常规护理,护理方案主要包括: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和基本临床指标,把控患儿的病情变化情况;根据幼儿病情给予用药指导,要求遵循医嘱用药的同时,根据病情状况酌情加减药量;保证病房环境安静整洁,定期做好病房消毒和通风工作,为患儿身体康复提供环境方面的支持;进行基本健康教育,说明小儿肺炎的发病原因和治疗护理当中的注意事项,提高家长的配合度。

1.2.2 研究组患儿在接受对症治疗的同时,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具体方法如下:第一,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发展小组,结合患儿症状以及病情发展的实际情况,把时间作为线索,制定针对性强的护理表格,把患儿入院之后的检查、治疗、用药、饮食、出院等工作模块设置成为专门的日程护理表。各个模块均设置护理效果的评价内容,要求所有护理人员依照表格内容设置落实护理工作。与此同时,每周都对护理成效展开考核评估,研究考核结果,和制定的护理标准进行比照。一旦发现结果和标准偏离的情况,就立即调整护理计划,确保临床护理路径的全面落实。下面将对具体的护理实施方案进行说明:

(1)入院护理:由护理人员结合患儿的肺炎病情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格,辅助完成入院手续的办理,安排好病房以及床位,并对监护人进行健康教育,使其掌握入院须知及其他的注意事项,增加监护人的配合度,为接下来的治疗和护理工作打下基础[2]。结合患儿病情情况,在得到家长积极配合的情况之下,适当调整病房的温湿度以及光线情况,做好全面消毒和清洁工作,以免出现医源性感染。

(2)急性期护理:第一,病情护理。严密监测患儿的临床体征变化,检查患儿的脉搏、呼吸、体温等指标是否在治疗和护理之下逐步恢复正常;同时还需要协助家长完成对患儿的临床检查,比如尿常规检查、心肌酶谱检查等。第二,心理护理。利用讲故事、送小礼物等多元化的方法消除患儿恐惧紧张的心理。可以通过抚摸安慰等不同方式增加患儿安全感以及信赖感,提升患儿依从性。第三,环境护理。保障病房和床位整洁,对病房内的温度与湿度进行恰当调节,做到定时消毒和通风,为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辅助。第四,呼吸护理。在吸氧时,护理人员要根据患儿病情调控氧气流量,观察患儿是否有发绀症状。吸氧时间到2-3 分钟之后就要湿化呼吸道,促进痰液以及其他分泌物的有效排除,以免影响患儿正常呼吸,避免出现窒息问题。对负压进行调控,避免发生粘液返流。如果患儿痰液和分泌物较多,不能够有效咳出的话,要及时吸痰。

(3)平稳期护理。第一,饮食护理。加强对患儿的饮食以及生活护理,帮助患儿调整不良饮食结构,指导其多饮水。要求在饮食当中以流质食物或者是半流质食物为主,坚持少食多餐原则,减少胃肠道负担,保证营养的充分摄入,以免给患者病情带来刺激。第二,日常陪护。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消耗,要引导患儿保持安静休养和卧床休息的状态,而护理人员以及家长要尽可能的增加陪伴时间,增加安全感。第三,用药观察护理。用药之后需要监测好用药后的反应,查看是否有不良反应[3]。第四,日常护理。用正确拍背方法,促进排痰,预防并发症;清洁患儿口腔,确保呼吸道顺畅;在患儿的整个住院过程中还需要做好雾化吸入护理,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4)恢复期护理。第一,饮食护理。在患儿病情有效恢复且情况允许的状况下,开始过渡到普通饮食,并保证按时按量,增加营养,增强患儿体质。第二,运动护理。指导家长陪同患儿选取恰当运动方法,增加体育运动锻炼,但是要控制好运动强度,通常可以把慢跑、体操作为主要运动方法,有效增强体质和身体抵抗力。第三,健康教育护理。为家长讲述小儿肺炎的病因、预防、自我检测、治疗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家长的配合度,增加疾病认知,减少小儿肺炎的发生率。

1.4 观察指标。统计并且对比两组体温、双肺呼吸音、血常规的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指标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 对本次研究当中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P<0.05 表明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体温、双肺呼吸音、血常规的恢复时间、住院时间都短于参照组,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指标差异对比

3 讨论

小儿肺炎是幼儿时期的一种常见病,该病的发生主要和病毒以及细菌感染有关,其中以咳嗽、呼吸困难、发热、肺部啰音为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小儿肺炎在儿科疾病当中是患儿病死原因之首,四季都有可能发病。在小儿肺炎的实际治疗当中,因为患儿年龄小、依从性低等情况的存在,常常导致护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进而影响到治疗效果。提高对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将护理和治疗进行整合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4]。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结合临床路径标准梳理和规范护理流程,能够让患者从住院到出院均得到规范完善化的护理服务,因而可以提升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病情。在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过程中,会由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组建专门护理小组,共同就小儿肺炎的治疗与护理制定科学合理的照顾计划。这样的护理方法既可以减少住院时长,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又能够获得良好的预期效果,提高诊疗工作的标准性与科学性。

在本次研究当中,通过专业小组的综合研究和探讨,专门针对小儿肺炎患儿提出了一整套的护理方案,在不同时期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能够有效体现临床护理路径的优势。入院护理是入院之后立即对患儿进行的护理干预,要求做到护理及时有效做好相关指导,讲明注意事项可以为接下来的护理工作打下基础;急性期护理要求全面关注患儿病情变化,并做好呼吸护理,保证呼吸顺畅,同时关注患儿的心理状态,以便帮助患儿顺利度过急性期,提高急性期的护理和治疗效果;平稳期护理主要涉及到的是日常饮食、陪护和日常用药方面的护理内容,因为此时患儿的病情已经恢复到了平稳状态,得到了有效控制,并逐步走向好转;恢复期护理则重点是促进患儿身体的有效恢复,所以要求在饮食和运动方面增加关注度提高患儿的身体素质,避免疾病复发[5]。本次研究显示,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与相关临床研究结果一致,验证了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当中应用价值显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正常指标的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效果,可以在小儿肺炎护理实践当中推广。

猜你喜欢

入院小儿病情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院教育指南(2021年版)》解读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全膝置换术后再入院可以预防吗?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小儿涵之三事
小儿难养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
容易混淆的两种小儿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