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

2020-06-23胡善宁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0期
关键词:用药量阿托血脂

胡善宁

(吉林省通化市第二人民医院,吉林 通化 134001)

0 引言

冠心病是一种临床多发,且非常常见的心血管病,在中老年人群当中发病率极高,而且男性要高女女性。在近几年的临床统计和研究当中,发现了一个明显趋势,那就是冠心病发病显现出年轻化态势,年轻群体当中出现冠心病的概率明显增加,给人们的健康和日常工作生活带来的极为不利的影响[1]。冠心病的出现会导致血流动力学发生极大的转变,从而引发血脂水平异常、供血障碍等问题,威胁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药物治疗是目前冠心病治疗方法的首选,而有关的治疗药物种类繁多,其中应用最为广泛和普遍的就是他汀类药物。在他汀类药物使用过程当中需要结合患者的病情状况以及血脂水平调整用药量,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进行药量的加减[2]。从整体角度看,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高,不过在用药时仍旧要对生化指标进行监测,特别是在加大剂量用药时,更是要监测指标保证用药安全。本次研究着重对不同计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42 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时间段为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月。按照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对其进行平均分组,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1 例。所有入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而且本次研究得到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对照组患者中男11 例,女10 例,年龄38-76 岁,平均年龄64.5 岁,病程10 个月至13 年,平均病程6.6 年;实验组患者中男性13 例,女性8 例,年龄38-77 岁,平均年龄65.2 岁,病程11 个月至12 年,平均病程6.4 年。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开展对比性分析。纳入标准: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并且具有不同程度的胸痛、发热、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自主签署同意书;综合临床检查确诊为冠心病。排除标准:排除合并有多个身体系统疾病、急性病毒感染、甲状腺功能弱、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患者;排除年龄超过80 岁的患者;排除低密度脂蛋白指标不符合要求的患者[3]。

1.2 方法。两组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疗之后,首先都接受常规冠心病治疗,主要是服用抗血栓药、钙通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等。在基础治疗的同时,还对患者使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其中对照组的用药量为每日20 mg,实验组的用药量为每日40 mg,均为口服用药,持续用药三个月,对比治疗效果。观察指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脂水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TC、LDL-C、HDL-C),同时统计治疗过程当中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情况,了解不同计量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差异。

1.3 统计学分析。在开展本次研究的过程当中,积极引入统计学软件包SPSS 20.0 对研究涉及到的所有数据信息进行统计研究。计量资料要用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进行表示,分别实施t 检验和χ2检验。P<0.05 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血脂水平都较治疗之前有所改善,实验组患者的血脂水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是两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下表1 和表2。

表1 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指标情况对比

表1 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指标情况对比

组别 时间 TC LDL-C HDL-C对照组 治疗前 6.18±0.55 3.51±0.62 1.05±0.50治疗后三个月 5.20±0.44 3.00±0.53 1.43±0.45实验组 治疗前 6.19±0.58 3.52±0.65 1.06±0.52治疗后三个月 4.11±0.29 2.33±0.27 1.65±0.46

表2 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对比(n,%)

3 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心血管病,该病的临床发病率很高,而且呈现出年轻化的发展趋势,现如今成为了临床研究的重点,积极寻求冠心病治疗当中的重要突破口。冠心病是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造成的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最终导致患者出现心肌细胞缺血缺氧甚至是坏死的情况,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和生命安全带来较大的威胁。冠心病容易合并其他多种并发症,所以有着极高的致死率,更需要得到临床治疗方面的高度关注。中老年人群由于各项身体器官功能都有所衰退,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代谢水平明显降低,因而出现冠心病的概率要高于其他年龄群体。当然目前一个非常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冠心病的发病人群在年龄层次方面逐步趋于年轻化,所以除了要关注中老年群体之外,对于年轻群体的关注度也需要进一步提高。诸多临床研究显示,血脂水平和冠心病发病存在着密切联系,发挥出极大作用的指标主要有TC、LDL-C、HDL-C。所以在临床治疗过程当中需要严密监控患者的这几项血脂指标,发现血脂异常的实际情况,并通过合理用药的方式进行指标调控[4]。

虽然冠心病的治疗药物种类繁多,但是在这些药物种类当中,他汀类药物在调节血脂和控制患者血脂升高方面发挥的作用是最强的一类。早在2013 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就在降脂治疗指南当中,把不同类别和计量他听药物的治疗作用进行了分类,并依照弱效、中效、强效这样的情况推荐他汀类药物的具体使用用量。阿托伐他汀钙片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更广,主要存在中效和高效这两种用药剂量,在使用过程当中能够明显缩小动脉硬化斑块,抵抗血小板过度聚集,控制血栓形成。而且他汀类药物在使用过程当中显现出安全价值较高的明显优势,但是在对不同患者个体进行治疗时必须坚持对症处理原则,提高对不良反应情况的关注度。

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不良反应情况,了解阿托伐他汀的应用安全效果,此次研究选取42 例冠心病患者,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的用药量为每日20 mg,实验组的用药量为每日40 mg,在持续用药三个月之后观察,并且记录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了解患者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和治疗之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指标都得到了改善;在对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治疗后情况进行对比后发现,实验组TC 及HDL-C 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8.57%,两组差异不具备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从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用药剂量增加,对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没有显著影响,加大阿托伐他汀的治疗用药剂量是可以在临床治疗工作当中应用的。至于患者在用药当中显现出的不同种类不良反应,与患者的年龄、体质、肝肾功能等情况有关。在今后的临床用药当中,需要严格控制药物使用量和应用方法,充分考虑患者的耐受程度,以免出现由用药量过高导致的不良反应风险。临床医护人员需要提高专业素质,掌握用药规律和用药时不良反应的特征。

综上所述,在对冠心病进行治疗过程中,增加阿托伐他汀钙片的用药剂量能够改善患者生理指标,有效调控血脂水平,但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不良反应风险,可以在临床给药当中给予借鉴和指导。

猜你喜欢

用药量阿托血脂
调节血脂要靠有氧运动
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效果评价
阿托伐他汀结合缬沙坦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CRP、TNF-α、IL-6水平影响分析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健康人群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的水平关系
棉花催熟技术要点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临床疗效评价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药量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