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应性支持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保护性通气中的应用

2020-06-23舒玉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0期
关键词:上机保护性适应性

舒玉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 400010)

0 引言

在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机械通气是最为常用的手段,机械通气的方式也多种多样,适应性支持通气是一种新型的机械通气模式,这种方式能够在保证通气量的基础上,对患者的通气支持水平进行自动调整,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改善患者与机械通气之间的协调,取得更好的通气效果[1]。为了研究适应性支持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保护性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我们特地选取了2019 年2 月-2019 年8 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86 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研究与分析的过程和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 年2 月至2019 年8 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86 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把它们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实施保护性通气,其中观察组患者43 例,男25 例,女18 例,年龄25-76岁,平均(46.3±4.8)岁,对他们实施适应性支持通气,对照组患者43 例,男24 例,女19 例,年龄23-75 岁,平均(46.5±4.4)岁,对他们实施间歇正压通气。经检查,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标准,需要对患者进行机械辅助通气,为了获得更加准确的研究结果,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我们排除了在进行机械通气之后血氧饱和度仍低于90%的患者,通过液体复苏2 h 后有创动脉平均动脉压仍低于65 mmHg 的患者,以及入院后24 h 内死亡的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在入院之后均接受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对患者进行充分的镇痛镇静,并严格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使用金伽利略型呼吸机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对于观察组的患者实施适应性支持通气,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实施间歇正压通气,并在通气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合理调整通气参数,24 h 后观察两组患者的通气效果[2]。

1.3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全部采用SPSS 18.0 软件包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利用平均值±标准差(±s)的方式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两组之间的计量数据资料用t来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进行检验,以P<0.05 来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对患者进行通气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气道峰压以及平台压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两组患者之间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aO2、氧合指数以及肺静态顺应性都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之间的血液动力学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的对比可以参照表1、表2 与表3。

表1 两组患者呼吸力学指标的对比

表1 两组患者呼吸力学指标的对比

检测指标 观察组(n=43) 对照组(n=43)上机时 24h 上机时 24h自主呼吸频率(次/min) 31.1±3.8 24.2±2.3 31.2±3.7 26.5±3.3潮气量(mL) 464.4±24.5 485.3±36.1 462.5±31.0 496.8±29.3平台压 16.4±1.8 14.2±1.6 16.3±1.6 15.6±1.7气道峰压 25.5±3.2 21.2±2.5 25.6±3.3 24.3±3.0肺顺应性(mL/cmH2O) 25.1±3.7 18.9±3.9 24.8±3.8 23.7±3.8

3 讨论

在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呼吸未正压肺保护性通气,适应性支持通气是一种新型的保护性通气方式,它既能给保证患者的通气量,又能够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进行容量控制和压力调节,是一种比较智能化的通气模式,能够减少患者肺气压伤的发生概率,改善患者肺内气体的分布,提高患者的氧合指数[3]。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适应性支持通气,患者的心率获得了较为明显的降低,对有创动脉血压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也比较小,患者未出现气压伤情况,这说明适应性支持通气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能够起到比较好的保护性通气效果。

表2 两组患者氧动力学指标对比

表2 两组患者氧动力学指标对比

检测指标 观察组(n=43) 对照组(n=43)上机时 24 h 上机时 24 h动脉血氧分压(cmH2O) 53.4±6.5 96.5±8.9 54.1±7.2 93.5±7.9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cmH2O) 42.3±3.3 37.2±2.3 42.4±4.1 41.5±3.2血氧饱和度(%) 85.1±5.8 94.5±6.7 85.2±6.3 92.1±8.9氧合指数 165.2±14.8 242.6±15.7 162.9±12.1 236.7±16.2

表3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对比

表3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对比

检测指标 观察组(n=43) 对照组(n=43)上机时 24 h 上机时 24 h心率(次/min) 131.5±9.4 93.8±12.5 132.8±9.6 106.7±11.9 CVP(cmH2O) 10.7±2.3 12.4±3.3 10.8±2.6 11.7±3.2有创平均动脉压(mmHg) 71.3±6.3 78.2±5.9 72.1±6.0 76.2±6.1

通过本次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对患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适应性支持通气与间歇正压通气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氧合指数,但是适应性支持通气在降低患者气道峰压以及平台压方面能够获得更为明显的效果,这说明采用适应性支持通气在对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肺保护性通气方面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上机保护性适应性
周金应
全面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措施
腐植酸:盯住东北三省5650 万亩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发力
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卷评析及备考建议
天然气管道掺混输送氢气适应性研究进展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养心暖阁春意煦 时花新句上墙来 养心殿内檐书画保护性修复
舵叶选型及适应性参数优化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上机数控“可疑”的高毛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