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触摸疗法对肺癌化疗患者睡眠障碍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2020-06-23李世芬陈青梅叶华清黄观珍张月葵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0期
关键词:因性疗法肺癌

李世芬,陈青梅,叶华清,黄观珍,张月葵

(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广东 湛江 524002)

0 引言

目前恶性肿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则为肺癌,发病隐匿,预后不良,恶性程度高,临床根治难度大。现临床主要采用化疗,达到控制病灶转移、扩散、生长的目的,此也为晚期肺癌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种姑息疗法。但因病情、治疗副作用等多种因素影响,患者化疗过程中,存在癌因性疲乏、睡眠障碍等问题,为改善此点,确保化疗效果,现不少学者倡导需确保化疗过程中护理干预质量。已发现常规护理的效果不及触摸疗法,目前已有报告指出此点[1],但此方面报告较少。现纳入80 例肺癌化疗患者分组论述此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按护理方式分组80 例肺癌化疗患者。入选标准:①患者均满足《2015 年肺癌诊疗指南》[2]中肺癌疾病诊治标准;②均为首次发病,且病灶无转移、复发等;③患者均同意此次干预方案。排除标准:①合并慢性疾病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②精神、智力障碍无法配合此次研究中各项工作者;③中途转其他方式干预者。对照组:病程时间5-29个月,平均为(12.3±0.4)个月,年龄51-79 岁,平均(65.8±1.3)岁,女性13 例,男性17 例;研究组:病程时间4-29 个月,平均(12.8±0.3)个月,年龄50-79 岁,平均(65.9±1.2)岁,女性14 例,男性16 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宣教肺癌疾病治疗方式、治疗目的、药物使用方法、运动、饮食等,并在病室中摆放有关疾病的资料,以便患者阅读,指导其观察基本体征指标,若有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研究组接受触摸疗法:按摩其内关穴、足三里穴、云门穴、孔最穴等穴位进行按摩,操作者用拇指指腹进行按摩,各穴位按摩5 min。确保按摩力度适中,速度均匀,动作连贯性且协调。

1.3 指标判定。护理前、护理后用癌症疲乏调查表(CFS)判定其癌因性疲乏状况,包含3 个维度,即认知疲乏、情感疲乏、躯体疲乏,5 级评分,无疲劳感:1 分,一点疲劳:2 分,感觉疲劳:3 分,相当疲劳:4 分,严重疲劳:5 分。护理前、护理后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患者睡眠状况,包含习惯性睡眠效率、睡眠持续性、主观睡眠质量、睡眠质量总分,分值为0-21 分,评分越低越良好。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 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用χ2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FS 评分。护理前CFS 评分差异小(P>0.05),护理后,研究组CF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PSQI 评分。护理前组间PSQI 评分差异小(P>0.05),护理后,研究组PSQI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表1 比较CFS 评分

表1 比较CFS 评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认知疲乏 情感疲乏 躯体疲乏 认知疲乏 情感疲乏 躯体疲乏研究组 40 4.32±0.21 4.05±0.35 4.38±0.11 1.20±0.03 1.04±0.21 1.09±0.22对照组 40 4.31±0.20 4.06±0.32 4.39±0.12 1.98±0.05 2.02±0.24 2.11±0.32 t-0.1886 0.1155 0.3364 73.2682 16.8316 14.3866 P-0.8509 0.9085 0.7377 0.0001 0.0001 0.0001

表2 比较PSQI 评分

表2 比较PSQI 评分

组别 例数护理前 护理后习惯性睡眠效率 睡眠持续性 主观睡眠质量 睡眠质量指数总评分习惯性睡眠效率 睡眠持续性 主观睡眠质量 睡眠质量指数总评分研究组 40 15.32±1.21 14.25±1.32 16.25±1.02 17.26±1.03 1.26±0.21 1.65±0.32 1.65±0.21 1.87±0.23对照组 40 15.33±1.22 14.26±1.33 16.24±1.02 17.27±1.02 5.65±0.57 5.28±0.31 6.35±0.21 6.02±0.28 t - 0.0318 0.0292 0.0379 0.0377 39.5832 44.6259 86.6810 62.7301 P - 0.9747 0.9768 0.9698 0.9700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现临床治疗肺癌疾病的主要方式之一则为化疗,虽有一定效果,但因化疗药物导致的血清褪黑素浓度增加、免疫抑制、骨髓抑制,进而诱发化疗中癌因性疲乏、睡眠障碍。报告称[3],普遍来看,肺癌化疗患者的睡眠质量、癌因性疲乏均较差,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睡眠障碍和癌因性疲乏会降低化疗者行动能力、思维功能、感觉工鞥,甚至出现无法应对癌症、无助感。而良好的睡眠对疲劳有一定消除作用,让机体出现新活力,增强免疫力,促进生理功能康复。因此,改善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睡眠质量相当重要。

本研究中研究组接受触摸疗法,结果显示,其PSQI 评分、CF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表明触摸疗法比常规护理干预在改善其睡眠质量和癌因性疲乏方面作用更突出。笔者分析原因为,常规护理干预仍然局限在以往配合医生实施治疗,忽略了患者生理、心理舒适度,缺乏护理全面性、针对性等。而触摸疗法属于中医护理干预中的一种[4],通过按摩手法对穴位产生刺激,作用于人体经络,让气血运行旺盛,经络通畅,也利用经络的反射和传导,对脏腑功能产生作用。孔最穴是属于深聚肺经气的穴位,对肺脏气机有调整作用;云门属于手太阴肺经,对肺气通调水道有调节作用[5];足三里可鼓舞中气、健脾和胃,中焦健旺,培生化之源,生化气血,输布全身,发挥安神益脑养心的功效;内关穴可宁心安神、安神定志。通过按摩云门穴、孔最穴,调理肺气,进而改善睡眠、癌因性疲乏,而内关穴、足三里均有安神宁心的功效。

综上所述,肺癌化疗患者接受触摸疗法,可显著降低癌因性疲乏评分,改善睡眠状况。

猜你喜欢

因性疗法肺癌
林雁健脾益肾针刺法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癌因性疲乏临证经验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长链非编码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
心理支持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国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我们都有“心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