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氟烷麻醉对肝切除术患者术后炎症应激反应程度与肝功能的影响

2020-06-23王志茹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0期
关键词:氟烷肝功能肝脏

王志茹

(吉林省肝胆病医院 麻醉科,吉林 长春 130021)

0 引言

肝切除术是用于肝肿瘤、肝外伤、肝囊肿等疾病的常用术式,其能够切除肝脏局部病变,保留正常肝组织,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但是,肝脏具有丰富的血流,手术操作极易造成应激反应,且很多麻醉药物会影响肝脏氧供,影响肝功能,为了保证手术的安全性,需要选择安全性可靠的麻醉药物,在保证麻醉效果的同时,减轻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2]。为此,本文以我院收治的68 例肝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七氟烷麻醉的应用效果,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我院2017 年2 月至2019 年3 月收治的肝切除术患者中抽取68 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男20 例,女14 例;年龄为28-74 岁,平均(52.69±6.82)岁。观察组男21 例,女13 例;年龄为30-75 岁,平均(53.41±6.73)岁。所有患者及其家属皆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精神疾病、手术禁忌症、凝血机制异常、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及麻醉药物过敏患者。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有同质性(P>0.05)。

1.2 方法。两组患者接收的手术方式和麻醉诱导相同。

1.2.1 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静脉注射8-10 mg/kg·h-1丙泊酚(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318)、0.2 mg/kg·h-1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171)和0.2 mg/kg·h-1顺苯磺酸阿曲库铵(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202)。

1.2.2 观察组:采用七氟烷麻醉,混合氧气吸入1%七氟烷(日本大阪市丸石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其他维持麻醉药物与对照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 d 的炎症因子和肝功能指标有关数据,并加以比较分析。

1.3.1 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1.3.2 肝功能指标: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1.4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68 例肝切除术患者数据输入SPSS 21.0 处理,炎症因子及肝功能数据均以(±s)描述,采用t 检验。P<0.05 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表1 组间炎症因子及肝功能变化情况对比

表1 组间炎症因子及肝功能变化情况对比

注:与本组手术前相比,★P<0.05。

指标 观察组 对照组手术前 术后1d 手术前 术后1d IL-10(pgmL) 15.13±3.61 25.64±5.68★ 14.72±3.37 36.55±6.79★IL-6(pgmL) 10.12±2.84 16.02±3.05★ 10.25±2.56 21.45±3.76★TNF-α(pgmL) 9.57±2.31 13.05±2.78★ 9.28±2.35 18.45±3.69★ALB(g/L) 43.38±6.83 42.69±5.82★ 43.77±6.59 41.64±5.74★TBil(μmol/L) 13.39±2.68 30.25±4.13★ 13.26±2.15 45.34±5.62★AST(U/L) 32.15±6.79 428.14±68.35★ 32.68±6.28 564.67±72.18★ALT(U/L) 37.55±5.68 576.84±64.72★ 37.63±5.21 769.63±70.25★

2 结果

两组术前炎症因子和肝功能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两组ALB 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其他指标上,观察组数据均小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P <0.05),其中观察组术后1 d 肝功能指标与术前相比,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麻醉方式对患者肝功能影响较小;其中两组患者的肝功能中ALB 在手术前后均无明显变化,详情见表1。

3 讨论

肝脏是一种具有解毒、代谢等多种生理功能的器官,其局部组织病变会影响肝功能,可采用肝功能切除术进行治疗[3]。在肝功能切除术中,机体受到手术创伤时,会激活免疫系统功能,诱发促炎因子水平升高,导致炎症因子分泌,炎症因子过度分泌不仅会产生炎症应激反应,还会对肝功能造成损伤,影响手术疗效,因此,需要加强术中麻醉,抑制手术应激反应,以保护肝功能[4]。临床上,丙泊酚为常用的全麻药物,其效果良好,但随着剂量增加,机体易产生依赖性,且对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抑制作用也会增加,影响手术的安全性。七氟烷是一种吸入性麻醉药,具有呼吸抑制轻、安全性良好等优势,目前已应用于很多手术麻醉中,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本研究中,对观察组肝切除术术患者采用七氟烷麻醉,其混合氧气吸入后能够保证麻醉诱导的稳定性,并通过改变吸入七氟烷的浓度,调整麻醉深度[5],促进患者呼吸频率,减轻麻醉对呼吸功能的抑制,以避免缺氧现象,从而对肝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另外,七氟烷对炎症因子具有抑制作用,对手术后炎症因子过度分泌现象能够改善,减轻机体炎症应激反应的同时,避免炎症因子对肝脏造成损伤,从而加强对肝功能的保护功能。因此,研究数据显示,两组ALB 在手术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术后IL-10、IL-6、TNF-α 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TBil、AST、ALT 与术前相比均有所增加,其中观察组术后1d 的TBil、AST 和ALT 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即: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前后TBil、AST 和ALT 变化较小,说明七氟烷麻醉对肝切除术患者肝功能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七氟烷应用于肝切除术中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术后炎症因子水平,有利于减轻炎症应激反应,且对肝功能影响较小,在临床上具有实践价值。

猜你喜欢

氟烷肝功能肝脏
七种行为伤肝脏
肝脏里的胆管癌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3D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在治疗肝脏肿瘤中的应用
七氟烷抑制宣威肺癌XWLC-05细胞生物学行为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不同浓度七氟烷对人骨肉瘤saos2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