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关于如何提高大学本科体育类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几点思考

2020-06-21王诗栋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69期
关键词:大学本科基本要求就业能力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大学生要想顺利就业,应注重就业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大学本科体育类毕业生,就业路径本身相对狭隘,社会需求量相对偏少,使得体育人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在大学本科院校中,培养体育类毕业生就业能力随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围绕大学本科体育类毕业生就业能力展开分析,以就业能力基本要求为切入点,探讨了如何有效提升大学本科体育类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大学本科;体育类毕业生;就业能力;基本要求

近些年来,我国各项事业蒸蒸日上,高校教育事业亦是如此,在此背景下,国家提出并实施扩招政策,使得高校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随之带来的变化是高校在校就读人数不断增多,大学生毕业人数也逐步增加,在社会市场岗位增加速度无法跟上大学生毕业人数增长速度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渐严峻,尤其是大学本科体育类毕业生,更是面临社会需求量少、就业渠道狭隘等挑战。针对这种情况,如何保障大学本科体育类毕业生顺利就业,实现社会稳定发展,是当前大学本科院校相关人员重点研究的课题。鉴于此,基于大学本科体育类毕业生顺利就业角度考虑,本文深入分析“如何提高大学本科体育类毕业生就业能力”具有显著意义。

1.当今社会对大学本科体育类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基本要求概述

在当今社会中,大学本科体育类毕业生就业能力具体包括一般就业能力和特殊就业能力。其中,一般就业能力指的是不同行业中的共性能力,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不受行业的限制,如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写作能力等,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中,不同行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还包括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能力。而特殊能力指的是大学本科体育类毕业生独有的特殊就业能力,具有一定的就业限制,具体包括体育教育教学能力、训练能力、体育科研能力等,是区别于其他专业的就业能力[1]。

2.大学本科体育类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分析

2.1准确定位体育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优化课程结构

在大学本科体育类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中,应始终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大前提,并据此优化课程结构。在实践中,大学本科院校应有针对性地做好以下工作:

(1)体育教育内容应与时俱进,要求大学本科学校依据新时代社会需求,并充分考虑市场和用人单位的真实需求,将本科院校体育专业学习内容与实际需求实现完美对接,才能保障体育人才的知识和技能结构满足市场需求,从而才能保障体育类毕业生就业优势,继而有利于体育类毕业生的成功就业[2]。

(2)在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时,应基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能力拓展知识面等角度,按照科学合理的比例来分配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继而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并在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强化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创新能力[3]。只有这样,体育类毕业生才能快速适应社会中复杂的环境,这对体育类毕业生的成功就业大有裨益。另外,在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时,由于社会发展是动态的,社会需求也将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为保障体育类毕业生所学知识和技能能够与时俱进,要求大学本科院校根据社会和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地优化设置体育专业课程,据此不断强化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4]。

(3)加强培养体育类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大学办本科学校在强化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应在体育课程教学实践中,充分结合体育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协调能力、道德品质等,鼓励学生通过自学方式来拓展个人实践能力,从而全面提升体育类毕业生的综合能力,进而有利于体育类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2.2改革体育课程教学方法,优化和完善评价机制

大学本科学校在体育专业课程教学评价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不利于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如体育课堂学习内容主要以考核内容为主,这使得大学生在体育考核结束之后,体育知识和技能基本被遗忘,不利于大学生深化理解和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因此,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应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体育知识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摒弃传统体育理论知识灌输方法,尽可能地通过有效互动来培养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在活动中保持较高的参与意识,继而能够在提升其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有利于体育类毕业生掌握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最终为毕业后的就业实践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5]。

同时,评价机制也要优化和完善。现阶段,体育考核主要包括笔试和实践测试两部分,考核側重于结果,而没有加强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考核,使得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侧重于考核知识的学习,而不利于学生综合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而影响体育类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因此,大学本科体育专业考核时,应采取笔试和实践测试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小论文、实践报告等形式作为考核方式,加强综合应用实践能力的评价,通过这种方式来促进学生全面提升体育综合素养和能力,为提升体育类毕业生就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2.3加强就业合作教学,加强培养综合实践运用能力

在大学本科体育专业教学实践中,培养体育类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目的在于实现体育类毕业生的成功就业。因此,大学本科可以考虑采用就业合作教学模式,以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等为导向,促进大学本科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合作教学。这种合作就业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不同需求,针对性培养应用型人才,并借助用人单位提供的岗位实践机会,提早了解和掌握用人单位的工作要求和内容,继而便于体育类毕业生就业能力和优势的形成,这对体育类毕业生的成功就业大有裨益。在实践中大学本科学校应与用人单位进行全面协商,一方面大学本科学校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实践课程,并对专业知识内容进行优化,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在合作条件下,可以让学生提前进入单位岗位工作中进行顶岗实习,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能够提前掌握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和工作要求,继而能够促进体育类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在专业课程内容安排上,以用人单位需求,建立实践实训基地,不断强化理论和实践结合教学效果,使得学生实践能力得以有效培养,为成功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市场环境中,大学本科体育类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为保障体育类毕业生顺利就业,大学本科学校应准确定位体育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优化课程结构,同时根据社会市场需求和用人单位的用工实际需求,大力改革体育课程教学方法,优化和完善评价机制,才能有效提升体育类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进而为体育类毕业生成功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凡.体育课程教学对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研究——以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为例[J].运动精品,2020,39(11):18-20.

[2]卢申腊,熊飞,王万.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研究——以石河子大学体育学院为例[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0(11):89-90.

[3]王梦媛,杨玉.基于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视角下的体育单招学生实践能力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16):45-46.

[4]刘远海,王丹,田成勇,李亚萌.基于就业导向下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2):148-150.

作者简介:

王诗栋,江苏省盐城市,男,硕士研究生,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教育,新闻,体育。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大学本科基本要求就业能力
记一次写生
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Society
创新教育督导方式 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克服品牌设计障碍的基本要求及对策
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思考
李玲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