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拟温润方治疗风寒袭肺型急性咳嗽病的临床观察

2020-06-18张智琳林宏孔祥照罗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0期
关键词:风寒急性差异

张智琳 林宏 孔祥照 罗刚

急性咳嗽病是门急诊常见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等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皆属于此范围,而风寒袭肺是常见证型之一。有研究以“温”、“润”为治疗原则发现有一定临床疗效[1]。本研究旨在观察自拟温润方治疗风寒袭肺型急性咳嗽病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2019年11月本院急诊、普内科和肺病科门诊收治的68例风寒袭肺型急性咳嗽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风寒袭肺证型,有4例患者因各种原因退出,实际完成6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42.18±11.76)岁,平均病程(7.05±3.23)d。治疗组患者平均年龄(41.94±11.62)岁,平均病程(7.42±3.42)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考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2009版)诊断标准[2]。

1.2.1临床表现 急性起病,病程在3周内,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全身症状较轻;查体双肺无明显啰音。

1.2.2辅助检查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X线胸片无异常或仅有肺纹理增粗。

1.2.3证型诊断 参照《咳嗽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制定:①咳嗽,痰白稀,或干咳无痰;②鼻塞或流清涕;③恶寒、无汗或并发低热;④肢体酸痛;⑤舌苔白,或脉浮或浮紧。具备①项和②、③、④、⑤中2项。

1.3排除标准 ①对所使用的药物存在过敏史者;②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③合并其他疾病,如感染、肿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④正在服用其他会引起咳嗽副作用的药物者;⑤对治疗药物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和过敏者;⑥治疗过程中病情恶化需要住院者,或并发其他疾病者;⑦患者要求退出本研究。

1.4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甘草口服溶液(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2905)治疗,10 ml/次,3次/d。治疗组患者给予温润方治疗,处方组成:炙麻黄10 g,苦杏仁10 g(去皮尖),细辛5 g,五味子5 g,生姜10 g,枇杷叶10 g,甘草5 g。加水300 ml,以大火煎煮10 min后,小火煎煮30 min,2剂/d。两组疗程均为6 d。

1.5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6 d后的中医症状评分以及临床疗效,中医症状包括主症(咳嗽、咯痰、恶风)和部分次症(咽痒、鼻塞、流涕、鼻干、口干咽燥)。参照《咳嗽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以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价计分法对症状进行评分。见表1。并应用尼莫地平法对各项症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即X=[(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X≥95%为治愈,70%≤X<95%为显效,30%≤X<70%为有效,X<30%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表1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价标准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主症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咳嗽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 d后,两组患者咳嗽、咯痰、恶风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3、6 d后咳嗽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3、6 d后咯痰、恶风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次症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咽痒、鼻塞、流涕、鼻干、口干咽燥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 d后,两组患者咽痒、鼻塞、流涕、鼻干、口干咽燥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治疗3 d后咽痒、鼻干、口干咽燥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6 d后咽痒、鼻干、口干咽燥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3、6 d后鼻塞、流涕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3 d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0.9%高于对照组的7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d后,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9%与对照组的90.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主症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主症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b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次症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次症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bP<0.05

表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在长期的门急诊工作中发现,风寒袭肺型急性咳嗽病患者的症状存在一定的变异,即患者虽以咽痒咳嗽为突出表现,有些患者甚至因此而整夜未眠,深夜来诊,但同时又兼有咽干、口干、咳甚时咽痛等,而咯痰、流涕、恶风发热等症状则不明显,本研究患者大多存在这种情况。究其原因,可能与现代人长期处于空调环境、喜食辛辣刺激食物,以及空气悬浮颗粒等诸因素有关,造成了患者外感风寒,内有燥热的表现。进入2019年,尤其是下半年,广州地区的降雨明显减少,空气干燥,导致此类患者急剧增多[3-5]。

从研究结果可见,患者咳嗽、咽痒的情况最严重,本方对此的治疗效果最明显,同时对咽干、鼻干等次症的疗效也较复方甘草口服溶液明显。由于患者咯痰、恶风、鼻塞、流涕等症相对较轻,疗程结束后虽然都明显缓解,但中、西药之间无明显差异[6-8]。另一方面,温润方能快速舒缓患者症状,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3、6 d后咳嗽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3、6 d后咯痰、恶风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0.9%高于对照组的7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d后,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9%与对照组的90.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可能与样本量,以及急性咳嗽病的自限性等因素有关。

《素问·咳论》曰:“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明代张介宾亦指出:“六气皆令人咳,风寒为主。”“风胜则痒”,故患者咽痒难忍,咳嗽频繁、剧烈,症状入夜后加重,是有寒邪作祟。“燥胜则干”,故见鼻干、口燥咽干。这其实已不是单纯的风寒袭肺,而是以风寒为主、兼有燥邪的证型。

温润方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的三拗汤为基础,加用细辛、五味子、生姜散寒敛肺止咳,后者乃仲景治疗寒咳的经典对药。炙麻黄、杏仁和枇杷叶润肺降气止咳,防止辛散太过。纵观全方,辛开苦降,散中有收,既符合了“治肺不远温”的治疗原则,又顺应了肺脏“喜润恶燥”的生理特性,对这种变异的风寒袭肺型急性咳嗽病尤为适合。

综上所述,温润方在缓解咳嗽以及部分次症方面明显优于复方甘草口服溶液,起效更快,对风寒袭肺型急性咳嗽病有一定疗效。但温润方对亚急性及慢性咳嗽的疗效,以及对防止咳嗽复发的效果如何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风寒急性差异
冬读古诗御风寒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内蒙古冬季风寒温度分布特征
相似与差异
急性心包炎1例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关于中西方绘画差异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找句子差异
大蒜水治风寒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