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06-18徐燕华蓝素坚江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0期
关键词:呼吸衰竭气道通气

徐燕华 蓝素坚 江威

新生儿呼吸衰竭是呼吸系统的急危重症,多由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性肺炎等原因引发。新生儿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尚无统一的认识,其诊断可通过临床和实验室多方面的指标进行判断,临床包括:三凹征、呻吟、中心性发绀、难治性的呼吸暂停、呼吸频率>60次/min。实验室指标包括:PaCO2>60 mm Hg、在FiO2为100%时PaO2<60 mm Hg或氧饱和度<80%;pH<7.25。根据临床作出诊断和病情判断很重要,新生儿的呼吸系统代偿能力有限,故早期认识呼吸衰竭很重要。机械通气有利于改善患儿缺氧状态,但可能出现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如气道损伤、气管插管并发症、慢性肺损伤及气漏综合征等。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得到推广和应用后,可避免部分气管插管操作,减少新生儿气管损伤,管道固定更为便捷,目前是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常用的通气方式[1]。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临床上开始应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umidified high flow nasal cannula,HHFNC),该方法是一种新型的无创呼吸支持模式。近年来有报道显示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亦有良好疗效。故而本次研究对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与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对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进行临床观察。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6月15日~2019年10月15日本院收治的87例呼吸衰竭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男20例,女21例;足月儿28例,早产儿13例;平均胎龄(37.21±1.45)周;呼吸窘迫程度:轻度31例,中度5例,重度5例;平均体重(3.12±0.32)kg。观察组男20例,女26例;足月儿31例,早产儿15例;平均胎龄(37.30±1.48)周;呼吸窘迫程度:轻度35例,中度5例,重度6例;平均体重(3.10±0.30)kg。两组性别、胎龄、体重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患儿诊断符合《实用新生儿学》[2]中新生儿呼吸衰竭诊断标准。排除严重先天性畸形患儿。

1.2方法 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确保呼吸顺畅,并及时纠正患儿体内电解质紊乱的情况,最带限度保持良好的酸碱平衡。对照组采取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采取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①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流量:5~8 L/min,呼气末正压通气:4~6 cm H2O(1 cm H2O=0.098 kPa),初始氧浓度:30%~40%;随后按照血气指标变化调整参数,针对早产儿、低体重患儿,维持经皮氧饱和度:88%~94%。②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采用鼻导管型号CE0120,鼻导管外经:0.2 cm,随后根据患儿病情调节吸入氧的浓度计流量,湿化气道温度:37℃。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气指标:包括PaO2、PaCO2以及FiO2。②比较两组患儿的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③统计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气胸、鼻损伤、腹胀、上消化道出血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血气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PaO2、PaCO2及Fi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PaCO2及FiO2水平分别为(64.78±3.88)mm Hg、(38.40±2.97)mm Hg、(34.67±1.03)%,对照组分别为(65.43±3.98)mm Hg、(39.23±3.02)mm Hg、(34.87±1.08)%。两组PaO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aCO2、FiO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O2、PaCO2及FiO2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氧疗时间(4.56±0.60)d、住院时间(6.56±1.12)d均短于对照组的(7.42±0.87)、(8.31±1.6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87%低于对照组的29.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血气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血气指标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表2 两组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s,d)

表2 两组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s,d)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新生儿发生呼吸衰竭后机体处于缺氧状态,与此同时二氧化碳潴留于体内,对全身脏器代谢功能级机体造成严重损伤。相关研究显示[3],若患儿PaO2<30 mm Hg时,缺氧会对患儿发生呼吸中枢产生直接的影响,而该反应比反射性刺激作用更为明显,使得呼吸受到抑制。明显表现为肺通气量、呼吸频率降低,若是不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呼吸频率会渐渐的减弱,直至完全停止。因此快速有效的对呼吸衰竭患儿做出判断并采取治疗措施,对患儿预后极为重要。因此,针对该类患儿应不断纠正患儿缺氧缺血等症状,进一步降低二氧化碳潴留,降低并发症,从而达到降低病死率的目的。

相关研究显示[4,5],即使是湿气气体,鼻导管供氧流量不宜>4 L/min。高速流体未经加热的情况下,难以在湿化器中被完全湿。本次研究观察组患儿采取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技术,确保一定的呼气末保持肺泡正压,增加功能残气量,最大限度避免肺泡出现萎缩,达到改善患儿通气功能的目的。同时,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有利于提升氧合指数,钝化低氧所致的呼吸驱动并减轻呼吸困难症状,提升高流量所致的气道黏膜损伤。此外,与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比较,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鼻塞固定更为方便,患儿舒适度高,不需要镇静,易于护理,明显减少患儿发生头部变形或是鼻腔局部组织损伤等情况发生[6]。

综上所述,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效果显著,改善患儿血气指标,有效控制并发症,促使患儿早日康复,因此在临床值得开展。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气道通气
精细化护理管理对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并发症的影响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浅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84例儿童气道异物诊治分析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不通气的鼻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