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思维导图在初中名著阅读中运用探讨

2020-06-12朱瑜琦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0年13期
关键词:名著阅读思维导图初中语文

朱瑜琦

【摘要】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名著阅读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教师在进行对学生们的名著阅读教学时,还应该注重他们阅读能力的提升。为此,思维导图作为初中名著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方式,应该得到教师和学生们的重视和利用。以下文章便就初中名著阅读中思维导图的运用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语文;名著阅读

一、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学生们要想取得良好的语文成绩,还必须要掌握好名著阅读这一部分。就初中生来看,他们有着很大的学习压力,大部分学生都很少有时间去阅读名著书籍,即便有时间去阅读,也很难细致地看完一整本书。这样一来,便导致学生们缺乏对名著书籍的阅读。基于这一情况下,初中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进行對思维导图的有效应用。

1.名著阅读中使用思维导图的方法。

通常情况下,情节概括、人物形象、阅读启示等题目都是名著阅读中最为普遍的考查方式。为了让学生们能够灵活应对名著阅读中的题目,语文教师应该进行对自身教学方法的创新,而思维导图便是一个良好的教学方式。但教师在进行对思维导图的应用时,应该坚持合理有效的教学原则,然后再去进行对名著阅读思维导图的构建。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时,教师应该倡导学生们使用大一点的纸张,同时引导学生们采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制作,因为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们明确层级。对于思维导图的分支点,学生们应该使用正确的关键词。整个思维导图的完成,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单独完成,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比如说,教师在让学生们针对《格列佛游记》这部名著进行思维导图的制作时,便可以要求他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在对学生们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时,可以发现很多小组都会借助复习资料,然后花费40多分钟的时间进行对名著思维导图的制作。基于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对自己小组思维导图的展示,同时针对其中的内容进行讲解。下课之后,针对各个小组的思维导图,教师可以进行评分。对于表现优秀的小组可以进行奖励。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便可以让学生们感觉到制作思维导图的趣味性。而且,在之后的语文学习,学生们也会自觉主动地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

在进行对《格列佛游记》的思维导图的制作中,学生的制作中心可以围绕重点情节来展开,总共分为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骃国四个支点。针对小人国这一事件,可以划分为来到小人国、选拔官员、两党之争、制止侵略、抢救宫殿、险遭侵害和安全回国七个分支点。相同的,其他事件也可以采用一样的思维导图制作方式分为各个分支点。除了这些事件之外,还可以制作出另外三个支点,分别是人物形象、艺术特色和阅读启示。基于这样一个大致的支架,学生们可以再进行对其他知识点的详细补充。如此一来,便可以完成《格列佛游记》的思维导图,相应的学生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完成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名著阅读的思维导图的制作。

2.名著阅读中使用思维导图的作用。

在阅读名著阅读时,学生需要调动多方面的知识储备,但是就初中生来看,他们没有足够的阅读量,甚至有很多学生并没有形成阅读名著的习惯,而且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学生们很难有时间去阅读名著。此时,教师需要利用思维导图这一系统的记忆方法来帮助学生们阅读名著。当前情况下,就初中生实际情况来看,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计算机在家家户户的普及,学生大多都喜欢玩游戏、看电脑,很少有人愿意去阅读纸质的书。在这种情况下,很少有学生具备丰富的名著阅读知识。对此,有很多语文老师会采用丰富多样的方法,希望以此来帮助学生们的名著阅读,像是读书笔记、看影视话剧,等等,但这些所起到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很多学生会为了完成任务而在网上搜索PPT,并按照PPT上的内容读一遍,然后应付的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这样一来,所形成的学习效果是非常不理想的。即便其中有学生会进行对名著的认真阅读,但因为名著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较为复杂,所以一到考试的时候,学生也会犯糊涂,很难对其中的知识点有系统的记忆。此时,教师需要合理有效的应用思维导图,以此来让学生针对名著内容进行加工,从而进行对其的系统理智化记忆。

与一般的阅读相比较,名著阅读有更高的难度,需要学生们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时间,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说,名著阅读的难度较高,所以在复习名著阅读的过程中,还需要采用更为简单高效的方法。通过思维导图的辅助作用,有利于学生们对名著知识的系统化记忆。另外,在名著阅读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有利于解决学生们走马观花式的阅读问题。而且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们将名著阅读中的知识点有条理地罗列出来,并进行对其中内容的梳理概括和提炼,这样一来,便也有利于学生概括能力和提炼有效信息能力的提升。但是对于初中生而言,光有这些能力还是不够的,因为在他们对名著内容进行概括之后,还需要将内容可视化、形象化地呈现出来。而这一要求就必须要促使学生协调和布局能力以及思维应用能力的提升。就思维导图来看,它其实也是一种思维模式,最大的作用就在于有利于学生们展开系统性的思考,所以,对正处于发展关键时期的初中生来看,思维导图可以有效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还可以促使他们其他学科的顺利学习。

比如说,在学习《格列佛游记》时,教师构建思维导图之后,学生们就会很清楚地认识到,四次出海、学习语言、皇宫救火、拒绝战争这四个故事情节,而且从这四个故事情节中,学生们能够认识到格列佛这一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不仅如此,在进行对其中艺术特色和主题思想的提炼后,学生们便能够形成对名著的树状的知识结构。这样一来,在回忆这篇名著阅读时,学生们就可以自觉地联想到其他的内容。

二、在名著阅读中提升初中语文阅读的途径

1.绘制思维导图,提升名著阅读能力。

在分析名著阅读的过程中,还需要分析其他不同的内容,并综合判定其中的故事情节。另外,在学习名著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们要想进行对其准确的分析,还必须要在分析过程中综合各种影响因素。根据实际的名著阅读情况,可以了解到当前情况下,学生们在进行名著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隔离知识点,这样一来,便不能够有效的利用名著阅读展开分析,进而促使自身阅读能力的提升。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制作思维导图的方式,这有利于学生们针对名著阅读做出综合分析。

比如说,在教授《西游记》时,可以以猪八戒为例绘制一个思维导图。在绘制思维导图时,首先写出“猪八戒”三个字,然后让学生回忆《西游记》中和猪八戒有关的事件,而学生通过回忆列举出大战流沙河、义激美猴王、高老庄大圣除魔等,然后,笔者再让学生从这些事件中分析猪八戒的性格,学生便会发现原來猪八戒不只有好吃懒做、偷奸耍滑的一面,他还有义勇忠实、憨厚单纯的一面,而后,笔者让学生将猪八戒的性格特点和其在取经路上的表现相结合,帮助学生深化人物形象,并通过人物联系故事细节,推动学生对全书的把握,另外,在分析各个因素之间关系的同时,教师应该利用箭头进行标注,这样一来,便有利于学生们更加轻松的读图。

2.借助名著阅读的思维导图,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在学习名著阅读的过程中,还需要了解其中相关的知识点,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好书中的人物设置和大体的分布情况,不仅如此,在实际学习名著的过程中,学生们还需要关注故事结构中存在的关系。依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可以得知,在分析名著时,学生们还需要掌握历史或者是当地具有代表性的事物。为此,在向学生们讲授名著阅读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们画思维导图的基本能力,以此来让他们利用思维导图大概的掌握故事的实际情况。而且,通过不断读图,学生们也有利于促使自身经验的形成,从而增强阅读名著时的科学意识。

例如,在讲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名著时,便会将其中的经典语句或段落摘抄下来,如“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人”“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属于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这样度过”等,还会将精彩章节中所映射出的人物光辉形象、哲学思想等摘抄下来,然后为学生清晰地将这些与人物或情节相对应,让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促进学生对这些哲思的学习和理解。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名著阅读并不简单,学生们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来进行对自身阅读能力的提升,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讲有效的阅读方法,还需要教授给学生们合理的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以此来促使学生们对名著阅读的有效掌握。

参考文献:

[1]郑馥茗.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名著阅读中的应用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9,(6):152.

[2]刘艳丽.思维导图在初中名著阅读中的运用[J].中外交流,2019,(4):218-219.

[3]刘玉芬.思维导图在初中名著阅读中应用内容、路径与方法的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8,(5):55-57.

猜你喜欢

名著阅读思维导图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关于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探讨
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思考
培养农村学生阅读名著能力浅探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