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精神在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意识提升中的激励功能研究

2020-06-11余红珍李耀武

戏剧之家 2020年15期
关键词:激励机制

余红珍 李耀武

【摘 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基于我国当今时代的发展背景和社会进步而提出的新理念和新要求。本文以高校建筑类专业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就业意识为研究对象,从双创精神对学生就业意识提升的视角出发,旨在研究双创精神对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激励功能及其作用引导机制,探索其促进机制中的过渡性要素,以激发和培育经济困难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就业意识,最终形成良好就业。

【关键词】双创精神;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意识;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1007-0125(2020)15-0140-02

一、“双创精神”概述

“双创”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新常态下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本质需求[1],是基于我国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提出的关于创新创业的新举措,旨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通过强调提高创新能力、创业思维的方式,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当前大学生就业[2]。

“双创精神”主要体现为创新精神与创业精神,其中创业精神是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吃苦耐劳、抗挫折能力以及积极主动性等素质,是创业者的必备核心素质。创新作为一种思维形态,是随着当今时代发展对青年人提出的新要求和新理念,是以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认识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行为。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无论是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吃苦耐劳、抗挫折能力以及积极主动性等素质,还是创新精神都显得无比重要,是形成自身就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对于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来说,“双创精神”旨在强调在专业学习和就业择业过程中的创新意识以及不畏艰苦、勇于攀登,充分发挥自身积极主动性的意识和能力,也是一种勇于挑战、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的体现,有利于增强自身综合能力,提高对环境的适应及调整水平,全面认知自我,实现良好就业。

二、“双创精神”在建筑类学生中的重要意义及现状

建筑类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基于一定的目标需求,对区域、城市及建筑空间场所的塑造能力与现存问题的解决能力。无论是场地问题分析还是整体方案的构思或是建筑设计过程中材质的运用与搭配等等,都体现着一个创造性思维的运用过程。对于建筑类专业来说,创新精神与吃苦耐劳等品质显得无比重要,是专业学习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建筑类专业经济困难学生因其专业背景和家庭环境的特殊性,普遍存在着先天学习资源相对不足、学习环境单一以及综合能力较弱等特殊状况,并为社会和学校所重点关注。当前,来自国家以及社会各界的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体系已经日趋完善,这部分学生在经济方面的受助力度已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受助形式逐步多样化。然而,因其专业的特殊性,建筑类专业就业往往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特别是对学生创新能力、专业素养及吃苦耐劳品质尤为重视。但是受到成长环境、基础教育教学水平、生活经历、文化底蕴等各方面的因素的综合影响,这部分学生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缺乏美术基础、创作思路和艺术灵感等问题。而这部分学生在面对就业择业时,相比其他同学,更加明显地存在着创新精神缺乏、就业意识不足以及创新能力弱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业自信不足,专业能力相对偏弱,就业存在劣势;二是就业意识不足,对就业环境认识不充分,缺乏就业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自我认知意识不足,就业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三是实践能力弱,人生目标不明确,不善于主动展示和推销自我,社会适应能力较差。

面对经济困难学生就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学生主体出发,提高其创新意识并转化为创新能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此而促进就业是当前解决当前高校建筑类专业经济困难学生良好择业与就业的重要内容与较好途径。

三、建筑类专业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意识分析与提升

本次调查研究中,主要结合学生自我认知、就业环境认知、影响就业的因素、就业心理和就业准备等五个内容进行了学生就业意识的分析。以昆明理工大学建筑类专业经济困难学生为分析研究样本,对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意识分析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双创精神讲座培训、创新创业大赛、企业游学等形式进行全面的提升试验。

在前期针对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意识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得出经济困难学生在就业意识方面存在着意识淡薄、就业能力不足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我认知偏离,就业环境认识不足。通过前期调查问卷及学生访谈发现建筑类专业经济困难学生在自我认知以及就业环境认知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对自我认知普遍存在不全面、不具体甚至认知偏离等问题。此外,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被研究群体对设计院、房地产企业两类就业环境的认知存在认识不充分、信息不对称等状况。对经济困难学生来说,因两类企业存在一定“门槛”因素制约,难以了解到行业的全貌状况,大部分同学认为行业的发展趋势对自身就业有着较大的影响。

(二)自身就业择业的影响因素认知。自身就业影响因素是个人关于就业与择业价值认知的体现。建筑类专业经济困难学生对自身就业影响因素认知较准确,绝大多数同学认为是自身的综合能力、专业素养以及行业的发展形势三个方面的因素影响了自身就业的选择与评判,体现了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积极上进的内在品性。

(三)就业心理准备不足。就业心理与准备是在择业就业前期,对行业形势、自我认知等要素进行综合考虑之后所做的关于就业的相关准备工作,是促成良好就业的基础和前提。与大部分同学相比,经济困难学生因自信心、交际能力的相对欠缺,导致其在就业心理方面存在着迷茫、恐慌等问题。大部分同学对就业有一定程度上的考虑,但对于就业心态的准备尚有不足。

针对经济困难学生创新能力欠缺、自我认知以及就业环境认知不足等现状问题,基于“双创”精神内涵背景,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从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授课、就业引导培训、专业技能提升、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开展了面向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意识提升的探索试验。通过系列活动开展前后对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意识调查发现,创新精神、专业技能以及综合能力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意识是有较大提升的。在就业态度方面,试验前仅有35.34%的同学具有积极、期待的态度,而64.66%的同学表示苦恼、紧张或不知所措;试验开展后55.23%的同学具有积极、期待的态度;在关于自身创新精神认知方面,试验前仅有21.31%的同学觉得自己创新精神较好,试验后有63.65%的同学觉得自身创新精神较好;试验前仅有53.28%的同学会主动去了解自身的就业环境,试验后会主动去了解就业环境的同学人数占比达67.46%。通过活动开展前后的关于试验群体就业意识的调查分析得知,在系列创新性能力锻炼试验的开展下,大部分同学在就业积极性、创新能力、吃苦耐劳能力方面有着较大程度上的提高,对自我认知、就业心理、就业信心等方面均有较大的进步,可见创新精神对于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意识提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双创精神”对建筑类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意识提升的激励功能

从就业意识的构成要素来看,其影响因素主要分为行业发展形势等外界因素和学生自身内在素质等内在因素。立足于学生主体,通过增强其创新意识和能力,加强专业技能和本领,打造过硬的自身综合能力素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养成良好的就业观念以及成熟的就业意识形成较好的促进作用。

随着《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双创”政策的出台,“创新”与“就业”的结合度越来越紧密,从“双创”视角出发探索就业意识提升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样化[3],可见双创精神对于当代大学生就业与择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通过本研究发现,双创精神与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意识提升之间存在着较强的促进机制。在开展了众多以“双创”精神为主体的活动之后,从试验群体前后的就业意识调查来看,学生普遍对就业观念有了新的看法,同时有升学打算的同学所占比例也有较大的提升。与此同时,绝大多数同学对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得到了较大的增强(见图1)。

通过研究发现,在双创精神与就业意识之间还存在着对两者关系形成影响和促进的过渡性要素内容,即两者之间存着由“基础要素-过渡要素-结果要素”组合而成的纵向促进机制,各要素之间存在着较强的耦合关系[4]。基础要素主要由创业精神要素组成,过渡要素由自身素质提升、专业技能提升、自信心提升构成。三个要素之间的作用关系较强,主要机制为:(一)通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积极主动性和吃苦耐劳品质的塑造,促进经济困难学生自身素质的锻炼和提升、专业技能的提升以及自信心的提升;(二)在学生自信心、专业技能和自身素质提升的基础上,有利于学生形成较好的自我认知能力、对就业环境的认知能力、基层的锻炼意识以及升学的意识,最终促成经济困难学生的良好就业,实现高校育人工作的本质目标。

五、结语与展望

总之,“双创精神”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意识提升是具有较为突出的促进作用的,通过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的专业创新技能、自信心、就业心理准备等内容来促进学生就业意识的提升。在日常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高校应全面深化“双创”教育改革,结合时代发展诉求,创新工作机制,丰富育人渠道,在注重专业知识教育以及物质帮扶的同时,加强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资助,全面深入地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创新能力与创业精神培养,实现学生创新能力提升。此外,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对双创精神对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意识促进机制中的基礎要素和过渡性要素给予必要性的重视,对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进行培养,加强创新意识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引导。通过创新性的课程以及多样化的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吃苦耐劳的品质,较大程度地促进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

参考文献:

[1]李新仓,陈杨杨.“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观提升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03):75-76.

[2]杨剑.基于“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观提升的分析[J].人文之友,2019(07):100.

[3]赵鹏,许娜.“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策略研究[J].高等教育,2018(10):163-164.

[4]戴春.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优化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6,32(1):152-156.

猜你喜欢

激励机制
健全少先队激励机制 助推队员们幸福成长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完善党校党建工作激励机制研究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
激励机制在推拿手法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