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在视唱练耳训练中应用声乐技能的思考

2020-06-11招韵雯

戏剧之家 2020年15期
关键词:歌唱者歌唱声乐

招韵雯

一、关于视唱练耳和声乐中的“唱”

在诸多音乐技能学科中,声乐应该是与视唱练耳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其具体体现在“唱”这一音乐行为上。

(一)关于“唱”本身

歌唱,是一个我们极其熟悉,几乎每个人都会有的音乐行为。但 “唱”这个近乎本能的音乐行为远非张口就来那么简单,其实际过程如下。

第一,通过听觉系统摄取音乐信息;第二,大脑分析这些音之间的关系,并从记忆数据库中调出符合这些音乐的相关信息,找出指定音乐;第三,调动发声系统,唱出对应的音乐内容;第四,以听觉系统辨别自己发出的音乐信息与外部摄取的原始信息是否对应;第五,三个系统的器官不断调整协调度,直到结束歌唱。

由此可知,歌唱实际上是一个需要歌唱者在歌唱行为过程中不断有序控制着思维系统、听觉系统和发声系统,才能完成的音乐行为。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缺失或者不够稳定,就可能“唱”得不那么理想了。

正因为“唱”本身涉及的人体与音乐、思维相关的系统较多,“唱”始终是视唱练耳训练中极受重视的一环。

(二)关于視唱练耳训练中的“唱”

视唱练耳可分为“视唱”和“练耳”两个相对独立的训练部分。

1.视唱。“视唱”即为“视谱演唱”,“唱”是非常关键的一环,甚至直接起到了决定视唱完成质量的重要作用。

2.练耳。“练耳”一般常用的是“模唱”与“听记”两种方式,两种方式的区别在于对记忆结果的反馈。“模唱”是以唱的方式将听到的音乐信息反馈出来,而“听记”则是将听到的音乐信息以特定的音乐符号记录下来。在练耳中,我们可以直观判断出来,至少在“模唱”中,唱的重要性不低于“视唱”并直接决定了它完成的质量。

由此可见,在视唱练耳训练中,“唱”这一音乐行为占了比较大的分量。

(三)关于声乐中的“唱”

声乐中的歌唱和一般的歌唱,其区别在于:一般的歌唱重视的仅是“唱”这个音乐行为本身;声乐作为一门专门的音乐学科,研究的内容是如何使用更科学的方式,辅助人们最大限度地运用自己的声音更好地进行歌唱。

在声乐歌唱学习中,唱谱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有经验的声乐教师通常会要求学生在学习新乐曲时先练习唱谱。而在听声乐学习者练习唱谱时,我们往往可以感受到他们掌握的歌唱技法上的优势给他们带来的便利。甚至可以说,如果拥有一样的读谱与听觉能力,声乐学习者可能比一般学习者更容易完成视唱和练耳的各环节训练。或许由于长期关注单声部旋律线,较多声乐学习者的线性听觉与声音表达能力较强,多声听觉却略逊于其他专业音乐学习者。这一特点在不少单声且长期处于主旋律声部的乐器演奏者身上也是显而易见的。

二、视唱练耳训练与声乐中的“唱”的区别与交互作用

(一)两种“唱”的区别及原因

声乐与视唱练耳中的“唱”的区别在于:视唱练耳更重视的是“唱”这一简单的音乐行为,以及对基本内容表达的准确度;而声乐则更为重视通过声乐技法把歌曲的内涵准确而优美地表达出来。这种差异是由教学对象与教学目的的不同导致的。

(二)两种“唱”的交互作用

两种“唱”之间的关系真的有那么独立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首先,声乐表演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视唱练耳能力才能确保完成表演。其次,视唱练耳学习者应该具有一定的歌唱能力,否则将无法很好地完成与“唱”相关的各训练环节,容易使视唱练耳训练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甚至可能因演唱不准确而产生本不应有的负面效果。

由此可见,视唱练耳与声乐专业两个学科在技能训练过程中是有着一定交互作用的。

三、在视唱练耳训练中应用声乐技能的意义与作用

(一)关于“唱”与视唱练耳能力的关系

“唱”这一音乐行为有几个重要的环节是与视唱练耳的训练过程与目的息息相关的:第一,听觉系统提取外部音乐信息;第二,思维系统调取音乐记忆;第三,听觉系统甄别外部音乐信息与自身发出的音乐信息是否对应。这看似简单的三个举动分别对应了视唱练耳训练中三个非常关键的环节:一是音乐信息感知与提取能力;二是音乐记忆力;三是内心听觉。

如果再往深处探究每个联系点对应的前置条件,我们会发现:能提取外部音乐信息的前置条件是具备音乐听辨能力;能调取音乐记忆信息的前置条件是能够听记音乐;能准确唱出来的指定音乐的前置条件是具有内心听觉与模唱能力。

分析到这一步,相信大家已经能理解“唱”在视唱练耳训练中的意义远不止一个单纯的音乐行为那么简单。这也明确向我们揭示了另一个重要的道理:我们必须充分重视视唱练耳训练中“唱”的标准性。既然“唱”这个看似简单的音乐行为贯穿了视唱练耳训练的的各个环节,那根据相互作用力的原则,当“唱”标准了,它带给视唱练耳各训练环节的是正向的作用力,反之,会产生反向作用力了。

卡尔·西肖尔曾通过音乐能力测试得出过结论并指出7岁前学习固定音高乐器的儿童是大概率能练成固定听觉的。但在现实中,一定条件下,这种尚未完全稳定的固定听觉是有可能会失去的。在教学中,笔者曾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一名学习了一年钢琴与半年视唱练耳、已经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固定听觉的学龄前儿童,因在开始学习声乐时仅追求声音而忽视音准节奏,约3个月后,孩子的固定音高感没有了,节奏感和调感也开始动摇。在发现情况并规范学习后,他的音感和节奏感才逐渐再稳定下来。如果这是12岁以上的少年或成人,那需要纠错的难度会更大。这个例子至少说明了两点:一是声乐对人的音乐听觉的建立和稳定有着较大的影响;二是我们应该在视唱练耳训练中正确应用声乐技能,将声乐对音乐听觉训练的作用力发挥到正向上来。

(二)关于声乐技能对视唱练耳训练中“唱”的促进作用

从训练意义上来说,声乐技能可以提高受训者的歌唱能力,避免受训者在“唱”的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误差,利于受训者更自如、准确地完成歌唱内容。

同样是歌唱,之所以声乐学习者和非声乐学习者会有能力上的差别,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声乐技法的掌握与使用上。声乐学习者是在科学方法下进行歌唱的,而非声乐学习者缺少了这些声乐技术,对比声乐学习者更不擅长使用人声,不容易控制自己身体的各部分。

良好的歌唱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歌唱者人声输出信息的准确度,如音高音准、节拍节奏、气口强弱等。这些输出的信息也会在输出的瞬间透过歌唱者的听觉系统输回给歌唱者,并反作用于他们的音乐听觉。因此,准确的输出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歌唱者长期处于非正确的歌唱状态,唱出非标准的音乐信息,这无异于让自己长期处于非标准的音乐听觉环境中,久而久之,听觉也会由于习惯而将非标准认为标准,听觉能力也就随之改变了。

因此,在视唱练耳训练中应用声乐技巧提高学习者的演唱能力,保证训练的准确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结语

视唱练耳学科是源于音乐且回归音乐的,视唱练耳中每一项训练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学习者能更好地表现音乐、表达音乐情感。声乐技巧则是让歌唱者能更好表现音乐的科学的方法,也是可用于进一步巩固视唱练耳训练中“唱”的效果的有效方式。

若是能在视唱练耳训练中应用好声乐技巧,相信能更好地提高视唱练耳训练的效果,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技巧并融入到音乐中,让视唱练耳训练能更好地实现音乐基础训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蔡觉民.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09).

[2]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视唱练耳教研室.视唱练耳分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7).

[3][苏]捷普洛夫.音乐能力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08).

[4]熊克炎.视唱练耳教程(上)[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11).

猜你喜欢

歌唱者歌唱声乐
论歌唱者的文学修养与声乐修养
重读《昆虫记》4 竹笼中的“歌唱者”——蝈蝈儿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试论声乐演唱中良好心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