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谈写字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0-06-09李碧梅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写字教学有效策略核心素养

李碧梅

摘 要:写字是小学生应具备的一项基本功。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现结合实践谈谈如何通过有效的写字教学,让学生启智明理,修身养性,乐学求美。教会学生写好字,并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关键词:写字教学 核心素养 有效策略

新《课标》对写字的要求是:学会使用硬笔、毛笔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美观,有一定速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法历来与人的品德素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清代书法家傅山有句名言:“作字先做人,人奇字亦古。”字反映的是一个人完整的内心世界,柳公权的字笔力雄健,就如同他的人格一样,风骨凛然。因此写字教学,对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独特的意义。

一、以字启智—提升领悟能力

写字教学中,老师的“教”只占一分,九分在于学生的感悟。古人从“屋痕漏、船荡桨”感悟书写的方法。教学中教师应精讲多练,引导学生多感悟,教给学生简易有效的写字方法,设计科学合理的写字练习。学生掌握了方法,并能迁移运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领悟力。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写字要三到:眼到、心到、手到。

所谓眼到,就是学会观察。先辨字形,再找主笔,最后定位。例如教学“一”“二”“三”的时候,先让学生观察“一”,是由一个笔画横组成的,是独体字,主笔是横,位置定在田字格的横中线上。再比较观察“二”和“三”,字形都是独体字,主笔也是长横,但是横的位置不同,长短形态也不同。关注笔画的变化和位置,就能把字写得准确、美观。学生写字前学会观察,字在脑中形成影像,写字时就更有把握,下笔更准确。

所谓心到,就是学会研究。汉字的变化是无穷的,但构字规律是有迹可循的,凡书皆有法。要把字写好,就必须在写字前比较字形、分析结构、发现变化、总结规律。如教带“月”部件的字“明”“青”“肚”,学生通过比较这几个字后,分析偏旁都是月字。然而位置不同,则写法各异。总结出月在左时,横要短、形要瘦;月在右时,撇要舒展,形成穿插;月在下时,个变矮,撇变竖。心中有法度,下笔有依据。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引导学生用心研究部件之间的配合,以此类推,学一个偏旁,就掌握与之有关的汉字的书写方法。在比较分析、发现总结的过程中认识汉字的特点,巩固了识字,强化了写字。在主动探究中提升了学习能力。

所谓手到,就是学会书写。写字是眼、脑、手动作协调一致产生的再度创作,书写能力的逐步提高是大脑发育逐步完善的体现。让学生把观察到和领悟到的汉字形态通过笔端准确地表现出来,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低学段,我们要求学生在田字格用标记的方法为汉字定位。如教学“上”字时,让学生观察该字的笔画位置。发现垂露竖在中线上,起笔处在上半格的中间,收笔处在下半格的中间,就分别在这两个位置定点标记,写出竖这个笔画。剩下的两横也用这个方法定点标记后再完成。这样就能把字准确端正地写在田字格里。因为有第一遍的定点标记,学生对汉字的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再写这个字时,即使没有标记,也更容易写准确。当学生掌握了标记定位的方法,养成了写字前定位的习惯,就可以从每一个笔画的定位,减为主笔画的定位,从繁到简。到中高学段,学生也能在方格中、单行间规范工整地书写汉字了。

在田字格中为汉字标注定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眼、脑、手的协调动作,培养学生下笔精准的能力,有效地提高书写水平。在习字的过程中,通过眼到、心到、手到的有机配合,促使学生主动探索,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提升学习领悟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

在田字格中为汉字标注定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眼、脑、手的协调动作,培养学生精准下笔的能力,有效地提高书写水平。在习字的过程中,通过眼到、心到、手到的有机配合,促使学生主动探索,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提升学習领悟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

二、以字明理—学会做人的道理

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的书写艺术。书法又称为书道,包含了自然之道与人伦常理。它代表着中国人独特的精神实质。书法的起伏藏露、方圆内外、上下起始,种种形态无不体现着自然之道;汉字结构中的严整平稳、疏密匀称、连贯和顺、向背伸缩,避让救应,种种姿势无不体现着人伦常理。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走进汉字隐藏着的、体现生命意义的层面,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如学写生字“山”和“川”,让学生了解象形字的演变与自然景观的联系,感受山的高大坚固,水的蜿蜒流转,领悟到写“山”字时,竖要显高低且有力,像连绵起伏的山峰。写“川”字时,竖要有向背而且舒展,像奔腾不息的河流,领略自然山水之美。教写“人”字时,引导学生明白人要站平稳,撇要放开,捺要收住,做到收放自如,方能成事。教写“朋”字时,懂得两人连贯和顺,不分高低大小,才是朋友的相处之道。通过写字,明白为人处世之道。

汉字的一笔一形都包含着丰富的内涵,需要我们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去观察、想象、思考、探索和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智,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在学习写字的过程中学会做人的道理。

三、乐学求美—激发兴趣

书法是一门学问,一种艺术,极具美感。书法家吴善茂先生说:“书法是写字,但写字不都是书法。”我们在写字教学时,既要求学生把字写正确,更要引导学生体会汉字的优美。通过优化课堂教学、完善评价机制、创设写字环境,激发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培养热爱祖国和文字的精神以及审美情趣。

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美育,而写字教学就是美育的一部分,让学生在学习写字的同时感受美、欣赏美、追求美,最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综上所述,写字是伴随人的一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写好汉字,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教师要重视写字教学,并积极挖掘写字教学的潜在功能。通过有效的举措,使学生在习得一手好字的同时,启智明理、乐学求美。有效提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占林《浅谈提高写字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语文天地:小教版》2015年第12期。

[2] 严晓君《提高写字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广西教育》2013年第21期。

[3] 张艳丽《提高小学写字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学周刊》2018年第19期。

猜你喜欢

写字教学有效策略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在写字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1+1”微群阅读
以俗解雅 由表及里 因“迹”施教
“一”意识下的写字教学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