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制造型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2020-06-08陈灿

中国商论 2020年11期
关键词:差异性问卷调查民营企业

陈灿

摘 要:创新是企业成长的根本动力。本文基于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汲取了5个对制造型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并对这些影响因素在企业规模、经营管理模式、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及产业集中度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融资环境是目前阻碍浙江制造型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最大的影响因素,中型企业与大型企业间在产品创新和人才资源的表现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与小型企业则存在显著差异,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在工艺创新和人才资源上存在显著差异,融资环境和创新政策这两个因子在不同产业集中度的民营企业均表现出显著差异。

关键词:技术创新能力  影响因素  差异性  问卷调查  民营企业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5年,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推动浙江经济总体步入了新的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创新是企业成长的根本动力,企业经济增长也正逐步由外延式“量”的增长向内源式“质”的方式转变。但浙江民营企业目前面临着诸如企业创新协同能力弱、研发人才不足等创新困难,这些已成为制约浙江民营企业提升创新发展能力的阻碍因素。

基于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浙江制造型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并对其影响因素在企业规模、经营管理模式、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及产业集中度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异质性进行探讨,为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对策建议。

1 数据的来源

杭州装备制造、宁波汽车零部件和永嘉泵阀三个产业集群均隶属于制造业,而制造业的创新能力能够较好的体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此外,这三个产业集群在发展历史、成长路径、产业结构均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因而选取这三个产业集群的民营企业作为抽样对象。共发放问卷780份,最后获得有效问卷462份。实地走访调研12家企业。

2 制造型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选择

在充分考虑不同企业内外部创新资源的前提下,结合《奥斯陆手册》(OECD,2018)的创新指标,在调查问卷中设计两大部分:企业基本情况和企业创新能力情况。其中企业创新能力部分共设计了28个选项来考察制造型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问卷这部分采用李克特五分量表法,对所获得的462份样本数据运用SPSS软件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影响因子,然后运用最大方差正交旋转,剔除只有单选项因素或因子载荷低于0.5的选项,最后得到5个共同因子、22个选项(见表1)。由表1可知,其方差总解释率达到75.54%。样本充足率的KMO测度值为0.889,样本分布的Bartlett检验χ2近似为2301.539,顯著性水平Sig.为0.00001,表明样本数据适合进行因素分析。

考察因素分析结果,标准化的因子载荷最小值为0.683,表现了较高的内敛效度。从提取因子的共同性来看,22个指标均在0.60以上,体现了问卷设计具有较高的构建效度。样本总体的Cronbachsα系数达到了0.923,表明问卷设计的内部一致性具有较高的可信度。综合以上检验结果,可以认为本研究较高的构建效度和测量信度为研究结论的可信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由表1可以看出,产品创新I1、工艺创新I2、融资环境I3、人才资源I4和创新政策I5是影响制造型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5个因子构面。根据每个因素所包含的具体指标的原始分值,进行重新赋值并进行均值分析和配对样本t检验(见表2)。

从样本企业5个因子比较可以看出,“融资环境”方面做的最差,而企业在“产品创新”方面最积极。同时表2中5个因子的S值都不大,最大的也只有0.908,这说明样本企业对每个影响因素的判断大体一致。表2中I1和I4检验的均值之差为0.021外,其他因子t检验的均值之间都存在显著性的差异。由此我们可以对上述五个影响因素进行排序:产品创新I1、人才资源I4>工艺创新I2>创新政策I5>融资环境I3。

3 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差异性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上述五个因素对制造型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针对不同规模、不同经营管理模式、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不同产业集中度四个维度对这五个因子均值差异进行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3.1 针对不同规模企业的差异性分析

根据调查问卷中“从业人数”选项的回答,对企业进行大、中、小型规模分类,并针对不同规模企业的I1~I5均值差异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其结果如表3所示。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I2、I3、I5三个影响因素上,不同规模企业不存在显著差异;在I1和I4两个影响因素上中型企业与大型企业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与小型企业则存在显著差异,且小型企业有更好地表现。可能的原因是,大中型企业往往倾向于用原创性产品创新来构建市场核心竞争力,而小型企业大多采取跟随策略,多数采用相对成本较低的模仿创新。鉴于原创性产品创新往往需要大量的R&D投入,而现实的融资环境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不容乐观,现实的资金投入常常表现为不足,高端人才的现实获取也同样存在相当的难度,就使得大中型企业处于一种创新资源投入不足的尴尬境地。

3.2 不同经营管理模式企业的差异性分析

在本次调研中,依据经营管理模式将样本企业分为公司制(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和非公司制。从表4中t检验结果中可以发现,公司制企业与非公司制企业在“创新政策”影响因素的t检验数值分别为3.684和3.841,这表明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产品创新”影响因素的表现上稍有差异,但其他三个影响因素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非公司制企业均比公司制企业有更好地表现,尤其是“融资环境”因子表现最明显(0.672)。这表明非公司制企业在工艺、人才、融资三方面没有公司制企业表现的那样迫切。可能的原因是,样本企业中超过70%的大中型企业采取公司制经营模式,而非公司制企业中小型企业占比高达85%以上,因而这些企业通常采用技术模仿或简单改良等渐进式创新模式,这一模式对人才和资金的需求要求不高,相对容易满足。

3.3 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的差异性分析

为进一步检验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制造型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能力各影响因素上是否存在差异,需要对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从表5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在工艺创新和人才资源上存在显著差异,且两者在成长期和壮大期表现最佳。企业经过初创期和生存期后,往往就相应地积累了进一步成长壮大所需各种资源。此时,企业步入成长期,这一期间大量招收高端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在积极做好产品创新的同时,工艺创新同样成为制造型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新方向。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对产品创新、融资环境和创新政策的认知不存在显著差异。但表5尚不能清晰显示企业发展阶段演化对制造型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变化,因此对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表现进行排序(见表6)。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表现在不同企业生命周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总体来看,浙江制造型民营企业在产品创新和人才资源方面做得最好,而表现最差的是融资环境,工艺创新和创新政策居于其间状态。这充分表明产品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动力,其已成为企业的共识,而人才资源是实现产品创新的基础,人才资源的先天不足和尚未形成的有效配给机制是造成目前人才资源缺乏最重要的原因。浙江制造型企业目前多数仍为劳动密集型,足够的资金和人员投放是其技术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性保障。虽然大多民营企业对地方政府创新政策的依赖性不断减弱,但融资渠道不畅、资金不足仍是制约制造型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重要因素,政府在公共技术服务、人才政策、创新激励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地提升空间。与此同时,表6中的“工艺创新”因素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均排序靠后,这说明制造型民营企业在这一方面的认识或能力普遍较弱。借鉴欧美发达国家行业领先企业的成功经验,尤其是德国制造业所表现出的现实高绩效,表明工艺流程创新是民营企业拓展创新空间的新方向。

3.4 不同产业集中度的差异性分析

杭州装备制造、宁波汽车零部件和永嘉泵阀三个产业处于不同的产业演进阶段。按照植草益(1998)市场集中度的指标体系进行测算,永嘉泵阀的组织化程度最低,处于分散竞争状态;杭州装备制造的组织化程度最高,正处于产业升级蜕变的过程;宁波汽车零部件介于两者之间。针对处于不同产业集中度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表7),表7中F值在融资环境和创新政策这2个因子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分别为8.892和3.386,且介于产业集中度中间的企业明显高于组织化程度高的企业。可能的原因是,宁波汽车零部件的样本企業大多处于重组阶段,这一时期企业往往需要筹措大量资金用于快速扩大企业规模,因而企业往往需要借助各种融资渠道以及期望政府出台支持力度较大的创新政策,帮助其巩固或确立行业优势地位。

4 主要结论与建议

运用问卷调查数据和企业实地访谈对浙江制造型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并对这些研究结论提出有益的建议。

(1)融资环境是目前阻碍浙江制造型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最大的影响因素,而产品创新方面企业表现得最积极。

绝大多数民营企业普遍认识到产品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动力,而技术创新所需资金和人才的投入往往表现不足,融资渠道不畅,有效人才配给机制有待形成,这些都成为企业创新的阻力,制约企业集约式发展。因而,各级政府应该将优化融资环境作为重中之重,在公共技术服务、人才政策、创新激励等方面不断地优化完善。

(2)中型企业与大型企业间在产品创新和人才资源的表现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与小型企业则存在显著差异,且小型企业有更好地表现。在工艺创新、融资环境和人才资源这三个影响因素上,公司制企业与非公司制企业存在显著性差异,且非公司制企业均比公司制企业有更好地表现。这表明大中型企业的内源式创新存在创新要素投入不足的尴尬境地,基于浙江产业集群的特色,应该推动集群创新模式,加强外援性创新供给,共同推动集群产业创新能力的发展。

(3)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在工艺创新和人才资源上存在显著差异,且两者在成长期和壮大期表现最佳。基于动态演进的角度,初创期和生存期的企业往往选择产品创新作为突破口,随着企业步入成长期,工艺创新就将成为制造型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新方向。然而,研究表明样本企业在工艺创新这一方面的认识或能力普遍较弱。因而,制造型民营企业应该调整创新方向,在重视产品创新的同时,应不断增强工艺流程创新的投入,为民营企业夯实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石。

(4)融资环境和创新政策这两个因子在不同产业集中度的民营企业表现出显著差异,且介于产业集中度中间的企业明显高于组织化程度高的企业。基于组织演化的视角,处于不同产业阶段的民营企业所面临的竞争方式、资源匹配、产业环境都不同,伴随着产业组织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发生变化,其影响因素也会发生很大变化,必然推动制造型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模式不断升级。

参考文献

吴红霞,蔡文柳,赵爽,等.基于DEA模型的区域创新能力绩效评价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19).

杨武,田雪姣.技术创新、市场化进程与企业兴衰[J].科学学研究,2018(09).

何柯润.我国产业集群升级路径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18).

赵云鹏.长三角高技术产业集群网络对创新的影响分析[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08).

世界浙商网.http://www.wzs.org.cn/zt/ggzcf/

植草益.产业组织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差异性问卷调查民营企业
2018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2016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因材施教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初中英语差异教学可行性探究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高校“院任选课” 情况调查及问题解析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