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三服务”的焊接专业动态化人才培养研究

2020-06-08任艳艳张怡青邓小君李晓东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0期
关键词:动态化人才培养

任艳艳 张怡青 邓小君 李晓东

[摘 要]当前,学校组织下的校园教育模式与体系注重于“宽口径”教育,缺少“针对性”培养,已经不适宜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与社会需求有所脱节。本文以“基于“三服务”的焊接专业动态化人才培养研究”为题,从国内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入手,全方位、深层次地剖析当前焊接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国内外相关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为基础,探究基于“三服务”的焊接专业动态化人才培养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关键词] 三服务;焊接专业;动态化;人才培养

一、引言

从我国的情况看,当前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随着国内《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出台、推进和实施,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焊接是制造业和工程机械行业的重要技术之一,焊接的技术水平一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高职焊接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高职高专院校焊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适用于现代制造业及工程建设所需求的、能够基本独立解决焊接操作问题、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但从目前的人才培养情况来看,焊接专业人才培养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不佳

高职高专院校焊接专业的学生培养基本上是以校园组织而开展的教育教学模式,学校的课程及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培养不因企业、行业的不同采用针对性、个性化制定,而采用统一的模板进行,培养模式多年不变,造成服务目标不明确,专业的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导致学生技能与企业无法实现零对接,学生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影响了區域经济发展。

(二)焊接实训教学经费不足

高职焊接专业对学生的培养重在技能。而焊接技能属于默会知识,焊工的技能培养具有层次性、不可言传性、非逻辑性等特点,其技能训练过程往往艰苦而乏味。因此,学习者应该具备较多的知识积累、较强的感悟感知能力和较高的学习兴趣等,并通过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反复模仿、不断体验练习,才能准确掌握和有效运用。时间加实践是保证焊接专业学生达到应有技能的有效途径,大量的焊接实践造就了学生的高技能,而大量焊接实践需要更多的经费和课时支撑,而现有的教学模式真正用于实训教学的经费有限,学生的技能很难达到企业的要求。

(三)焊接机器人课程有待加强

智能制造的大力推进,促使机器人及其智能设备获得飞速发展,其在焊接自动化生产领域应用广泛,焊接智能化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实现焊接产品制造的自动化、柔性化与智能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特别是在汽车、航空等行业。而我国焊接机器人的应用处于起步阶段,许多企业成立了焊接机器人车间,购置了大量焊接机器人,但对焊接机器人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当前,在校园式教学模式中,由于资金、师资等原因,焊接技能的培养大多还是注重于传统手工操作的培养,而不是根据企业的实际生产需要安排,造成焊接机器人课程的开设比较单一、薄弱,学生毕业后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焊接人才紧缺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制造业加快了转型升级,焊接技术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拥有大量高素质且具有创新能力、工程能力、实践能力的焊接人才,是焊接行业实现技术转型升级的必备要素。根据我国2020年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求以及我国焊接行业的发展趋势预测,在今后5~10年内,焊接结构用钢比例将达到65%,焊接自动化率达到70%,据国家技术发展委员会调查,目前我国焊接市场人才缺失高达60万人左右。而从全国看,开设焊接专业的学校并不多,又由于焊接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许多人不愿意学习这项技能,造成学校焊接专业招生困难,这将严重影响国家制造业的发展。

三、国内外人才培养研究的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近些年,在国外欧美国家从工业化社会向服务型社会转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理论化、系统化、标准化的职业教育特色和模式,包括德国“双元制”模式、英国“三明治”模式、澳大利亚“新学徒制”模式、瑞士“三元制”和美国“合作教育”模式等。这些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德国“双元制”,被誉为当今世界学徒制的典范。

(二)国内研究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为主要理念的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模式已经形成。姜大源主编的《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理论、策略与方法》,以课题研究总报告的形式对新世纪职教专业设置如何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满足行业人才需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李艳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研究综述》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复合型高级技术应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应准确把握地方经济发展态势和社会发展方向,开展专业设置。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刘丽华以广州铁路职院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为例,以轨道交通行业为基础,通过专业与行业的“四个对接”,对专业与行业对接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作了研究与实践。

综上所述,有关以专业服务对象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的研究比较丰富,已形成了一定的成果积累。但目前已有成果大多聚焦于人才的度单一化模式培养,未能因企业、行业的不同而采用针对性、个性化培养。针对焊接专业动态化人才培养的研究极少。

四、基于“三服务”的焊接专业动态化人才培养的研究内容

(一)研究框架

针对焊接专业的特色和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充分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提出基于“三服务”的焊接专业动态化人才培养研究,“三服务”指服务区域、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如图1。

(二)具体研究内容

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以现代学徒制为基础,推行“双主体、双导师”合作育人,将企业焊接项目植入学校课程,将部分学校实践课程以学徒实习的形式安排在企业,真正解决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不佳和焊接实训教学经费不足的问题,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基于“三服务”的焊接专业班级组合模式动态化研究。焊接专业学生的就业特点是企业一次性接受学生数量不多,针对这一特点,研究班级组合模式的动态化,即Y1+Y2+Y3+……Yn=1的班级组合模式,其中Y1、Y2、Y3.……代表以企业需求动态组成的培养单元,1代表一个大班级。根据企业需求的学生数量将学生分成培养单元,根据企业对技能要求的不同,对每个培养单元采用针对性的培养,该模式可实现同一班级学生培养对多个服务对象需求的精准对接。

2.基于“三服务”的焊接专业“A+KB”课程模式动态化研究。开展“A+KB”课程模式的动态化,即A+K1B1+K2B2+K3B3……模式,其中,A代表基础公共课程,B代表针对性专业课程,K代表加权系数。针对企业、行业的岗位动态需求,结合课程在培养中的作用大小,对课程进行加权设置。即学生在完成了基础课程的学习之后,到了专业课及实际操作技能提高的关键时期,与企业结合后到毕业时既有较长时间的训练,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又有时间学好专业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一边提高技能,一边学习理论知识,既能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够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3.基于“三服务”的焊接专业“1+X”证书制度动态化研究。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中,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把1和X有机衔接起来,并随着区域经济发展、行业和企业需求,不断动态调整证书的种类和等级。

(三)特色和创新

以问题为导向,研究班级组合模式动态化、“A+KB”课程模式动态化和“1+X”证书制度动态化等三个方面,使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形成全新的人才培养格局。

五、预期成效

(一)对企业的好处

企业可以通过“学生企业实习—学生学习培养—学生企业就业”这样一个链条,使学生的就业与企业用工实现零对接,确保企业用工,降低企业对新员工的培养成本,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益;与学校合作可以提高企业现有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现有人员的综合素质,带动企业技术进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双赢。

(二)对学校的好处

该项目可以弥补焊接专业师资力量的不足、实训设备与场地的不足;缓解焊接教师队伍建设、焊接实训室建设与实际需求的矛盾;教师不断深入企业参加实践,有利于教师知识水平、素质的提高,为今后更好地实施高水平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三)对学生的好处

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理论学习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同时,大量的实践操作有助于学生的技能提高,为实现学生技能与企业岗位的零对接奠定了基础;学生实习期间也有一定的津贴收入,可以减少上学期间的经济负担。

(四)对专业发展的好处

基于“三服务”的焊接专业动态化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的培养定位更为精准,有利于实现精准就业,避免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同时,该模式的实施将提高焊接专业的影响力,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引领焊接专业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能工巧匠。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三服务”的焊接专业动态化人才培养更加明确了教育成果的对象(服务区域、服务行业、服务企业),明确了培养目标,使学生培养更有针对性,可以切实做到学生技能与企业岗位的“零对接”。

参考文献

[1]专家解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N].中国教育报,2019-03-20.

[2]专家解读《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N].中国教育报,2019-04-16.

[3]邓晖,叶乐峰.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 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与会教师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N].光明日报,2019-03-19.

[4]姜大源.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理论、策略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李艳.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研究综述[J].职教论坛,2008(11).

[6]梁菁,廖奔兵.国内外学徒制现状分析及对美容专业的启示[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9(2):26-30.

[7]刘丽华.专业与行业对接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广州铁路职院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为例[J].南方職业教育学刊,2014(1):10-15.

猜你喜欢

动态化人才培养
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诊断工具IPDT的动态化编制及其在低社会经济地位儿童中的应用
浅析标志的动态化发展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论述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关于建立经典动态化的文化传播史观:文学史课程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