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为中心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综合设计和研究

2020-06-08周颜张学海杨爱梅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0期
关键词:教学范式教学效果主体

周颜 张学海 杨爱梅

[摘 要]在“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范式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被引导者,在这种范式下,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习主动性较差。“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范式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 主体;教学范式;教学效果

一、引言

高等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教育,中小学教育传授的是知识,而高等教育除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和素质。大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要能独立生活,应对生活和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中小学教育相比,社会对高等教育有更高的要求。教学包含“教”和“学”两层含义,于是推演出两种教学范式,即“以教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传统的高等教育主要遵从“以教为中心”的范式。近几年来,中国高等教育逐步向世界看齐,与国际接轨,各个专业陆续开展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转变思想,更新理念,高等教育从“以教为中心”逐步向“以学为中心”转变。本文以程序设计语言课程为例,讨论对比这两种教学范式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

二、“以教为中心”的范式

在“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范式影响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从备课、讲课、布置作业到课程考核,所有内容都以教师为主体进行规划和设计。通常的做法是,教师选择一本教材,依据此教材编写课程教学大纲,安排每个章节的学时数,根据教师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决定课堂上讲解多少内容,以及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然后再根據课堂上讲的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检验学生课堂上是否认真听讲,是否学会了课堂上教师所讲的内容,整个课程内容讲完之后,再安排一次期末考试对学生进行考核。学生的最终成绩主要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而成,期末成绩占的比例较大,平时成绩占的比例较小。在这种范式下,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习主动性较差。

以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为例,该课程以C语言为基础,介绍常量、变量、运算符、表达式、三种编程结构、函数、数组、指针、结构体、文件等内容。在“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范式下,教师认真准备每一堂课,课堂上主要以讲授为主,本人认为把每一个细小的知识点都讲解得非常清楚,自认为学生都听懂了,布置的作业因为比较简单,学生也完成得比较好,再加之课下学生做作业的时可以相互讨论,所以看不出哪些学生学得不好。虽然也有实验课,但实验的内容都一样,学生在相互讨论之后都做对了,也看不出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此,学生的平时成绩差异不大,从期末考试的结果看,成绩好的学生也不是很多,整体学习效果并不好。

在这种教学范式下,由于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大,虽然也很辛苦地教了一学期,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

三、“以学为中心”的范式

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范式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教师要先了解一些与课程相关的重要情境因素,如教学的具体情境、来自社会的外部期望、课程的性质、学生的特点、教师的特点等;然后综合考虑基础知识、应用、综合、人文维度、关心、学会学习等六个方面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按照教育性评估的理念从前瞻性评估、目标和标准、自我评估以及FIDeLity反馈给出课程的反馈和评估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变被动学习为全面的主动学习,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获得课程的信息和观点、为学生提供“做”的经历(包括直接的或间接的),教师鼓励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反思以便判断应该赋予学习活动以怎样的意义;根据每堂课要讲授的内容由浅入深地安排教学主题活动,课堂教学可以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包括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和加速学习等,从中根据情况选择一至三种运用于课堂教学。最后根据整个教学活动各环节的任务制订相应的评分体系,写出完整的教学文件,提前交给学生,让学生知晓整个教学过程安排。

具体到程序设计基础这门课程,与该课程相关的情境因素有:这门课是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面向大学一年级的新生开设,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没有编程基础,每次上课2学时,每周上课2次,课程采用课堂讲授与课下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讲授该课程的教师对课程非常熟悉,已经讲过几十遍了,对课程的内容把握很准确,希望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在掌握了课程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应用C语言针对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编程加以解决。

针对上述情境因素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一共有五个。分别是:1.掌握C语言的基础知识及编程方法,并能够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2.能认识到复杂工程问题有多种编程方案,对多种方案进行分析和选择;3.能够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用C语言实现编程;4.具备终身学习的知识基础,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了解拓展知识和能力的途径;5.使学生了解程序设计及开发对个人及社会发展的影响,热衷于程序设计及开发,从而提高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效率。

按照教育性评估的理念设计课程的评估方法:1.在学完每个单元的内容以后,给学生提出一些实际的(或将来有可能发生的)问题,让学生应用已经学过的课程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2.对每个单元的课程内容,教师和学生共同商讨评价的标准;3.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安排学生完成两到三次的自我评价报告,使学生明确知道自己已经掌握了课程的哪些知识,同时能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哪些问题,还有哪些知识掌握得不好,督促自己向着这个方向努力学习;4.教师和学生隔一定的时间在一起相互交流思想,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四、“以学为中心”教法的实施方法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按照“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范式设计课堂教学策略时,采用的方法是:课程的第一堂课仍然采用教师讲授为主,经过第一次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对编程有一个基础的认识,能够针对简单的输出问题编写程序。从第二次课开始,提前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前通过查资料、阅读教材等方式学习课程的基础知识,课堂上教师针对每次课的知识点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按前、后、左、右相邻的位置组成小组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然后教师挑选一至两个小组在课堂上公布解决方案,并针对学生的解决方案由教师给出评判,同时针对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再次进行讲解,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该课程的实践操作性较强,安排了一定的学时作为实验课,实验课上每个学生要独立完成实验。同时,课程组开发了一个网站,提供了很多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学生需要在课下在线完成一定数量的题目,教师定期(通常是每周)公布学生的做题量,按一定的比例作为参与总评成绩的考核。在整个课程的学习学期内,通过校园网提供的教学质量管理平台,完成两到三次的形成性评价,为教师提供一定的数据及时微调教学策略,合理控制课程的进度。

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要对学生课堂上每次解决问题的优劣做出评分,要对实验结果进行评分,要对每周的在线题目的完成质量进行评分,要对期末的考试进行评分。这几部分评分在学生最终的综合成绩里所占的比重是不一样的,但是通过加大平时成绩的占比,减小期末考试的占比,强调学生最终的成绩来自于对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

五、结论

综合以上两种教学范式,在“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范式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被引导者,在这种范式下,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习主动性较差。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范式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通过这种范式学习,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变被动为主动,明显的效果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也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教学范式教学效果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研究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