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绘本培养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

2020-06-05黄玉红

小学时代·上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低年级阅读能力绘本

黄玉红

【摘  要】  绘本是一种图画与文字相结合的阅读读物,有着形象生动的特点,深受低年级学生的欢迎,在培养这一群体阅读能力方面有着明显作用。基于此,作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需要巧妙运用绘本开展阅读教学,助力学生阅读能力的稳步提升。

【关键词】  绘本;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能力

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阅读能力作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组成,更是其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发展基础。而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应当结合这一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征,巧用绘本这一图文并茂的读物,让低年级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其中的主题与情感。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偏弱且识字量逐步增长,绘本刚好能够迎合他们的阅读习惯,所以巧用绘本能够明显提升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文章主要结合笔者教学经验,对此内容展开深入研究。

一、绘本在培养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中的作用

1.图文并茂,成为低年级学生的最佳读物。低年级学生都有一个对世界好奇且充满求知欲望的心,但是文字类阅读材料对于他们而言枯燥难懂,很难产生阅读兴趣。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看,他们对于具体、形象、生动的事物更加敏感,而绘本读物主要以图画的形式表达故事内容,这些形象化的内容更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基础,从而能促进学生更高效地展开形象化阅读。在形象化阅读的辅助下,低年级学生能够更快速地识别与理解抽象的知识信息,达到阅读效果。因此,绘本读物凭借其图文并茂的特点,成为了低年级学生阅读的首选,在培养他们阅读能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多元情感,丰富低年级学生的内心世界。人的内心世界的丰富,均需要通过多与外界接触和了解才能获得体验。而小学低年级学生相对来说阅读量小,但对外界的兴趣极为浓厚,所以可通过对绘本的阅读去汲取丰富的情感以及感知各种各样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比如,在绘本《笨拙的螃蟹》当中,螃蟹尼尼一直以来都因为自己太笨拙而非常苦恼,再加上钳子十分笨重,所以没有一起玩耍的朋友。直到有一天章鱼被水草缠住后,螃蟹尼尼用自己的大钳子将它解救出来,让大家重新认识了尼尼,并且最終大家都成为了好朋友。通过阅读绘本故事,低年级学生能够从中认识到每个人都不会一无是处,不仅要善于找到自己的优点,也要学会包容他人,可见通过绘本阅读能够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

3.直观形象,激活低年级学生的语言思维。阅读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信息获取,还需要在信息辨别与获取的过程中,不断通过记忆、积累、整合,去促使自身语言、思维能力得到提升,这些在阅读体验中都能得到良好培养。人的思维分为形象化与抽象化两种,绘本通过更加形象化的方式去讲故事,对于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来说更为友好,更有利于激活他们的语言思维。比如,在《想吃苹果的鼠小弟》绘本读物当中,鼠小弟看着其他动物运用自己的能力都吃到了苹果表示十分羡慕,最后通过与海狮合作吃到了苹果。在这一绘本阅读当中,学生能够从画面与文字中去想象鼠小弟如果拥有了爬树、飞翔等能力会是什么样子,同时也懂得了相互合作才是解决问题的可行之道。

二、巧用绘本培养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

1.选择合适绘本读物,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唯有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才能够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当中,进而提高语文阅读能力质量与效率。所以,教师要充分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规律,选择更加生动、形象且内容贴合语文教学的绘本读物,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实现提高阅读能力的效果。此外,绘本不仅仅有着丰富的故事内容,还有着色彩明艳、形象生动的图画,这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极具吸引力。所以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可利用绘本这一特点吸引学生走进阅读教学情境当中,更加直观地理解文本中的抽象主题与情感,进而对课文内容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比如,小学二年级第一单元的内容,我们可将其归纳为“生命科学”单元。在讲解这一单元内容时,教师便可选择许多与生命科学有关的绘本读物,与本单元的阅读教学进行融合。比如,我们可挑选《一颗超级顽固的牙》这一绘本读物开展阅读教学,故事讲的是一位小女孩为了让自己嘴里一颗松动的牙齿能够尽快掉下来,开展了一系列的方法尝试,比如使劲蹦蹦床、用泡泡糖粘牙齿等等,但是都没有成功,最后在不经意间这颗牙齿自己就掉下来了。借助这一绘本读物开展该单元的语文阅读,一方面能够让低年级学生将绘本故事内容与本单元学习过的《植物妈妈有办法》《小蝌蚪找妈妈》等文章中提到的自然科学知识进行结合,有助于低年级学生深刻理解自然生命的真谛,实现了语文课堂知识的拓展;另一方面,小学低年级学生也正好处在换牙阶段,这一绘本故事内容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直接相关,并且从中学习到了换牙、长牙等科学知识,极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对这方面的阅读更感兴趣,阅读能力自然会有所提高。

2.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目的在于通过阅读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升华思想,从文本内容中汲取更多知识养分。而低年级学生通过阅读绘本能够更快速高效地掌握故事情节,了解故事主旨,这对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而言作用明显。比如,我们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时,教师往往会让学生多阅读文本内容去理解西沙群岛的富饶与美丽,进而培养学生对国家的热爱之情。然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活阅历较少且想象能力不足,纯文字所描绘的景象对于他们而言存在理解困难,更别说领悟作者深刻的思想情感了。因此,教师可运用相应的绘本故事对其中内容展开教学,其中文字描述的难以想象的景象便能在图画中直观展现,更利于低年级学生理解。所以对于这类课文的阅读教学教师可尝试用绘本阅读的方式开展,如此一来阅读教学效果要比纯文字教学好很多。

3.结合阅读教学内容,增强绘本认知深度。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身心尚处在发展阶段,许多抽象化的语文知识以及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情感难以深刻理解,但是对于绘本这种将故事内容以直观图画表示出来的方式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可将语文阅读教学内容与绘本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比如,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人生的意义”,因此教师便可在这一单元的阅读教学活动当中,结合《蚯蚓的日记》等绘本开展阅读教学。这一绘本故事主要是通过小蚯蚓的日记表达它对世界的看法与思考,进而引导低年级学生对生活去积极面对,感知自己生活当中的意义与价值,同时人与人之间要如何和睦相处、对自己的未来要如何进行规划,在绘本故事当中都有体现。将这一绘本故事与单元中的《寒号鸟》《我要的是葫芦》等文章中的教育内容进行结合,能够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深刻学生对教材文本内容的理解。

综上所述,将绘本与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进行结合,能够实现教材内容与绘本故事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且充满兴趣的阅读课堂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同时,在绘本阅读模式的逐步深入以及低年级学生识字量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学生能够随着年龄增长无缝对接到文字阅读模式,在低年级所形成的阅读能力便能更好地服务其文本阅读。因此,身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充分结合低年级学生学习特点以及教材内容本身,巧妙运用绘本读物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谢琳.谈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绘本阅读[J].中国校外教育,2019(18):49.

[2]钱琳.有关小学语文低年级的绘本阅读教学几点思考[J].文教资料,2019(07):54-55.

[3]李洁,郭世英.以绘本叩开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之门——利用绘本培养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几点尝试[J].中国农村教育,2016(12):60-61.

猜你喜欢

低年级阅读能力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