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有长远价值

2020-06-04曹辉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0期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教学

曹辉

摘  要: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有无长远价值?多数学生认为,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不仅是困难的,也是没有必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可以终身受用,而文言文阅读能力,在校时既无操练的环境,毕业后(极少数例外)也不可能派上用场。况且,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很少有人收到实效,大多数学生对学过的古文依旧陌生,对其中的诗文名句,口头发言,不能脱口而出,下笔作文,不能旁征博引,即使能够读懂浅易文言,又有何用?那么,为什么又要学习文言文?多数学生认为是为了应付考试。正因为学生学习文言文目标单一,急功近利,因而学习的兴趣淡薄,学习的收效也很有限。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教学

那么,文言文教学的价值何在?

首先文言文是中国千百年来的文化结晶,是历史淘洗留下的的精华,是培育民族精神的沃土,是培养人们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基地。文言文不是一个个汉字的排列,而是中国古人生活、感情的积淀,是中国古人生存的记录,是古人生活的一种真实的再现,每一字都有丰富的意蕴,可以说每个字都有生命.许多文言文本身就是历史的见证或者历史生活的生动画卷,学生从中可以了解祖国古代的社会风俗、人情风貌等。文言文教学,从大方面来说,可以继承我们民族的文化精髓,增强学生对祖国古代社会的认识,增进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传统的感情;从小的方面来说,可以修身养性,提高个人做人与为文的品位。阅读古典文学作品,我们不知不觉间情趣变得高贵典雅,在潜移默化中对人生宇宙的认识也博大了许多。屈原、司马迁、李白、苏轼等先贤,以文言构筑的诗文,是辉煌灿烂的“精神灯塔”,照彻千年,沐浴古今。他们的灵魂,他们“走过”的漫漫的精神历程,被 “文言”记录着,我们今人再通过“文言”,去“循迹走过”,这无疑就是精神上的一次历练。这样看来,文言文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对民族精神品质的记忆与传承。

其次文言文是现代语文的基础,现代语文是文言文的继承和发展。它们二者一脉相承。文言文是“源”,现代语文是“流”,彼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教好好文言文,让学生继承前人创造的优美语言文字成分,从中吸纳丰富、鲜活的营养,滋润现代语文教学的内容,此为高中语文老师对文言文教学价值的首要认识。

既如此,文言文教学必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那么怎样才能切实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文言文,顾名思义,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文本语言的特殊性决定了文言文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言”,与现代文的差异,是必须正视和解决的,故重点是文言词句的字面教学。而作为文章,“文”又是不能完全抛弃的。就如《兰亭集序》,作者借助简洁的写景语言,深刻的议论语言,韵味十足的文风,极富魅力地表达了当时士大夫们的一种生存体验,涉及到了生死命题、处世态度和正确人生观的熏陶培养。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寓所。文言文以独特的语言形式蕴含了广博的精神涵养,如果离开了文言语体,精神的一切也随之消失。可见,“为言”是基础,“为文”是高度。只有“言文兼顾,突出基础”才是中学文言教学的根本。

学生学习文言文,首先要读懂文言文。讀懂就要梳理实词、虚词、句式等,就要朗读背诵。

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这样说道:“文言有助于解决我们的孩子们今天和今后所需要的语文能力的问题”。抓住文言实词翻译这个重心,是夯实文言基础的可行方法之一。一篇文言文,如果有许多实词的意义不甚明了,就无法读懂。抓住实词教学,就是抓住了三方面的教学,就扫除了理解文意的主要障碍。由此往上,可推及文言句子(主要是句意)、文章层次乃至全篇的思想内容等。虚词所表示的关系、语气等无一不建立在实词的意义基础之上。可见,只有抓住语句中的实词,了解语句的实际意义,才能更好地把握文言词语的用法、意义。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要牢牢抓住实词这个重心,以点带面,稳扎稳打,循序渐进,夯实文言文阅读的基础,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必须讲透,以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如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和宾语前置句、判断句、状语后置句等句式特点,通过比较差异,让学生懂得“用现代汉语该怎么说”,并归纳整理,帮助学生做好文言文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促使学生掌握的文言文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并由此产生领悟力,提高自学能力,并实现文言文阅读迁移。学生是否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不是看他能否阅读已学过的文言文,而是看他能否运用已学过的文言文知识,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落实文言文句法语法知识应成为不容忽视的一环。

朗读和背诵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更是培养语感的好方法。清代姚鼐等人提出“因声求气”之说,“声”就是文句的音韵、节奏;“气”就是作者所表达的精神、气势。可见,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读的方式要多种多样;范读、领读;齐读,个别朗读;默读、自由读……可读全篇,可读几段、还可读几句、读一句。多种形式的吟诵涵咏,同样为课堂弥漫一层浓浓的古味。对文言文就从陌生到走近,再到融入,从生涩到流畅,再到韵味十足。总之,要反复读,一直到读熟,熟到提出某一段或某一句,要能知道出自哪一篇,是什么意思。

多读,才能形成语感;多背,才能积累语言素材。表面看来,背诵似乎只是积累了一些语言材料,其实,这是感性的语言模块的整体储存,它们既是古人的生活经验材料,也是思想情感材料,当然又是鲜活的文学形象材料,这些材料储存于学生的大脑,组合进既有认知结构和情感经验之中,就会成为终生的营养,也就是人的精神世界和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著名古代文学专家程千帆先生也说:“背诵名篇,非常必要。这种方法似笨拙,实巧妙。它可以使古典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风格、节奏等都铭刻在自己的脑海中,一辈子也磨洗不掉。因此,才可能由于对它们非常熟悉而懂得非常深透。”

总之,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会一蹴而就,必须日积月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想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首先自己心里得有阳光”。作为语文老师,必须自己首先“钟情于文言文”。不管教材如何变、制度如何改,如果教师理念不更新,急功近利的只为考试的灰色文言教学就永远也不会产生高效。

参考文献

[1]  李冀尖. 高中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猜你喜欢

文言文阅读教学
文言文阅读专练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