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宽容和反思给孩子一份成长的动力

2020-06-01刘樱

教育界·A 2020年4期
关键词:宽容案例分析反思

刘樱

【摘要】初中阶段班级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只有良好的班级管理才能保持班级的和谐发展,只有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但是,问题总是多种多样且不可捉摸的,这就需要班主任在不断地工作实践中总结经验,寻找恰当的管理方法。文章结合日常学习案例进行分析,简单谈一下想法。

【关键词】班级管理;案例分析;宽容;反思

五月里一个周五的下午,放学铃声早已响过,太阳将橘红色的余晖投射在教室里,勾勒出了一群人影:我和我的学生。此刻,这群初二的孩子没有了放学的轻松,也没有了周末放假的好心情,他们有的埋着头做沉思状,有的满脸是无奈、郁闷的表情,还有几个正百无聊赖地拨弄着书包带。

一、案例分析——问题提出

事情还得从这个下午的3点半说起。

随着轻快的铃声,孩子们迎来了一周一次的计算机课,在机房里,他们不用像平常在教室里一样按大组就座,而是分成四个纵队小组来学习,甚至一些孩子专挑自己的好友来做邻桌;他们也不用像上其他课那样按部就班地听老师逐一讲解知识,而是有将近一半的时间用来操作和自由支配。正因如此,计算机课深得人心,而它特殊的上课方式也为一些不自觉的孩子打开了违纪之门。在当天下午的计算机课上,伴随着周末将至的松懈,一部分孩子在课堂上不断说笑讲话,计算机老师不断提醒批评,在下课铃响起后,忍无可忍的老师拉断电闸,关上机房大门,将五十来个孩子在机房里留了20分钟。又因为年级规定周五下午第三节有一堂绝大多数孩子都参加的选修课,因此,我们班的那群孩子在后来的选修课上纷纷迟到,这又较大面积地影响了整个年级的选修课纪律。

在接到了计算机老师的电话之后,我不由得回想起前段时间几个科任老师对我们班纪律问题的“投诉”:

“你们班的那几个男生啊,真是活跃。你说他们在听讲吧,可那些插科打诨总像哗众取宠;说他们没听课吧,嘿,插的那些话还真一句都不离书上的内容!”

“你们班那个某某某,在课堂上太激动了,我刚问出一道题,他就一口气把正确答案给说了出来,手也不举,几乎没给其他人思考的时间。呵呵,班主任,你让他也低调点儿吧!”

我迅速对计算机课事件做出了判断——这是一直潜伏的课堂纪律问题的爆发。它像一个慢性杀手,如此频繁发作,不仅让老师头疼,更让孩子远离了学习的好习惯。我不由得握紧了拳头:是到消灭它的时候了!

二、案例分析——处理过程

且慢。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这些孩子中有的自始至终地遵守课堂纪律,有的则是禁不住别人的诱惑而盲目违纪,就算还有少数人确实严重违纪,但目前他们丝毫不为这么多人陪着自己受苦而惭愧。简单、粗暴地去批评这样的一群孩子,真的会有用吗?恐怕他们品尝出的不是苦口的良药,而是班主任的愤怒和敌意吧!

冷静之后,我想起了曾子提出的“三省吾身”,想起了人本主义教育者倡导的师生对话关系。为什么不能找出一条跳出常规的管理方法来呢?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们像先贤那样,通过这次违纪事件提高“内省”的能力呢?我决定放弃“暴风骤雨”式的批评,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回忆这次违纪事件,创造一个新教育的契机。

其他班的孩子都回家了,教室外空落落的,夕阳的余晖已渐渐退到了窗外的草地上,两三只麻雀在叽叽喳喳。我用平静的语气缓缓说道:“今天下午第二节课,我们班发生了一件非常不愉快的事情。它直接恶化了我们和计算机老师的关系,也导致了我们全班同学在第三节课时将近10分钟的迟到。但我不想指责大家,因为我没有目睹整个事件的经过。现在,我想请知情的同学告诉我,课堂上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你当时是怎么做的?有没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当然,”我停顿了片刻,补充道,“假如你对管理计算机课的纪律有更好的建议也可以在这里提出來。不快乐的事情人人都会遇到,让我们少去埋怨他人,一起来面对和解决问题。老师相信大家。”

一瞬间,我不动声色地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了孩子,迫使那几个“活跃分子”和那些因意志不坚定而违纪者重新思考、认识自己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态度。至于那些遵守纪律的孩子,也会在“提出建议”的前提下主动地关心班级而非加深师生之间的鸿沟。

听完我的话,孩子们不约而同地抬起了头,眼里流露出了诧异、不解,也有惊奇、如释重负。

班级在跃跃欲试的氛围里沉默了两分钟左右。

有人站了起来,是本周的值周干部,他也是课堂的“活跃分子”之一。“今天的课上得很糟,吵极了。我听不见老师在讲什么,后来就和其他人聊天去了。下课了,老师却不让我们走,一些同学急着要走,和老师发生了冲突。老师一气之下拉断了电闸,她哭了。我们也没能及时回到班上。”他顿了顿,然后看着我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我没能带头遵守课堂纪律,我觉得很对不起老师。”我极大地肯定了他敢于承认自己缺点、如实反映问题的勇气。很好,第一个勇敢的人已经站出来了。

第二个发言的是一个在班级表现平平的孩子,但他也属于“活跃分子”之列。“其实,我也讲了话。主要是老师讲的某个地方听不懂,之后就开始放任自己,不听课了。对不起。”一句道歉的话引来了一片掌声。我因势利导:“从‘对不起这三个字里,我为你的反省感到骄傲。”集体反思的时机逐渐成熟,发言的大都是那帮男生,甚至有好几个班委,平时我给大家讲的故事、道理,都被他们用上、说出了。当第10个发言者坐下时,时间已经过去了40分钟,真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一阵晚风袭来,送来了窗外蔷薇花的香甜气息,我们都沉醉在了这份香甜之中,大家的脸上写满了诚恳、释然和轻松。试想,若是让他们经历一番语言的“暴风骤雨”,还会有如此和谐而又温暖的氛围吗?我不禁暗暗松了一口气。

最后,我说:“从刚才的发言中,大家总结出了三条影响课堂纪律的原因:一是自制力不够,禁不起诱惑,二是缺乏理解,有畏难情绪,三是以自我为中心忽略了集体。”看到孩子们不住地点头,我又恳切地说道:“感谢同学们真诚的发言,这让我想起了一句广告词——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相信我们自己找出的问题也一定能够自己解决,对不对?”“对!”孩子们整齐响亮地喊着。“既然大家的出发点都是想给班级创建一个好的学习环境,那么就请大家在周记里反思自己在今天这堂计算机课上的表现吧,同时也提出一到三条你认为合理的课堂纪律管理方法或建议,这些建议我都会认真去考虑,因为它们都是在我们班上课的同学亲自发现的问题。”一口气我布置好了这次周记的内容,并且热切期待着新的一周赶快来临。

三、案例分析——效果展示

星期一的下午,我在办公室细细翻阅着孩子们的周记。那里既有诚恳的反省之言,也有详细的纪律管理对策。

“我觉得应该设立课堂纪律表,由值日生每天填写,方便您掌握情况。”

“其实很多同学(包括我)都害怕被老师点名,如果有人违纪您就让科任老师点名吧。”

“对于那些老是管不好自己的同学,我建议多让他们参加活动,最好能为集体服务。”

……

如我所料,绝大多数孩子在宽容和鼓励的氛围下都能准确地判断自己在课堂上表现的情况,都能积极地为班集体建言献策。

在星期一下午放學时,我宣布采纳了几个孩子提出的建议:(1)计算机、美术、音乐和实验课因为都不在现有教室上,所以重新排出座次表,由纪律委员记录大家就座的情况;(2)建立值日生日志,由值日生向各科任老师询问课堂纪律,打出分数,记录好违纪同学;(3)每周通报一次违纪的同学,并让他们选择一件为集体服务的事作为补偿。

连续好几周,班级的课堂纪律明显好转了,每周被通报的同学逐渐减少,在期末的年级大会上,我们班被老师们推选为年级的优秀中队。

从这次课堂违纪事件的处理中,我明白了:当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都以真诚可信赖的方式存在时,我和孩子们都感受到了一种美好的交流,它没有冰冷的说教与被动地服从,有的是亲密,是坦率,是自由的气氛,或许这些也正是成长过程中无声的滋润和发自内心的拔节。

四、总结反思

在处理这次课堂违纪事件时,我采取的步骤或许很简单——评价问题、归纳问题、提出策略;但正因有了宽容和反思,处理的过程和结果多了孩子们的真诚和我的感动,多了一份实实在在的心灵的共鸣,从而呈现出了一种教育的诗意之美,也取得了一定的良好效果。

在评价问题时,我没有一味责怪孩子们的过错,而是站在人本化教育的角度,用宽容来营造师生之间的对话关系,再用这种对话关系来调节师生人际关系冲突。《荀子·劝学》有言:“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在归纳问题时,我让孩子们通过反思看到了“遵守课堂纪律”这条准绳,通过与这条准绳的对比看到了自己在课堂上的不足。有了宽容营造出的这种友好、平等的反思氛围,孩子们内心沉睡的美德逐渐苏醒,他们真诚地说出了自己的不足,自然地表达了歉意,至于提出解决的策略、吹响行动的号角接下来就自然水到渠成了。

因此,在面对一个个教育契机时,教育者切不可低估孩子们的潜质,更不可忽视教育本身的弹性、人性和诗意之美。让我们用宽容营造反思的氛围,让反思吹响行动的号角吧!

【参考文献】

[1] 李云.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艺术 [J].文教资料,2019(16):139-140.

[2] 钟振东.初中班主任的管理策略 [J].课程教育研究,2019(05):199-200.

猜你喜欢

宽容案例分析反思
尊重、理解、宽容让他重新起步
我努力读懂“宽容”这首诗
宽容在班集体教育中的作用
错误也是一种课程资源
父亲缺失案例分析
冷库建筑火灾特点及调查方法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让语文课堂评价语绽放异彩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