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睾丸肾上腺残余肿瘤超声表现1例

2020-06-01蔡沁村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精原细胞团块睾丸

蔡沁村 陈 琴

作者单位:563000 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医科大学

患者男,30岁,因体检发现“左侧肾上腺占位”入院。自述平素身体状况良好,已婚未育,男性功能正常,睾丸无疼痛、酸胀等症状。实验室检查: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素、醛固酮均高于正常参考值,17-羟基孕酮、游离睾酮、雄烯二酮、皮质醇昼夜节律均未见明显异常。超声检查:脾肾间区探及大小约2.1 cm×1.8 cm团块状稍低回声,类圆形,边界清楚,形态规则,CDFI示其内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双侧睾丸中上极均可见不规则减弱回声区,边界不清,左侧范围约21 mm×10 mm×9 mm,右侧范围约24 mm×13 mm×11 mm,内可见斑片及点状强回声,CDFI示其内血流信号丰富(图1)。超声提示:脾肾间区团状稍低回声,考虑肾上腺增生可能;双侧睾丸中上极减弱回声区伴钙化,考虑睾丸占位性肿瘤。进一步行超声造影检查:双侧睾丸减弱回声区约30 s开始增强,约66 s时达峰,呈均匀性高增强,129 s时基本廓清(图2)。超声造影提示:双侧睾丸低回声区考虑良性肿瘤。予患者激素代替治疗6个月,复查超声示双侧睾丸低回声区明显缩小,左侧肾上腺区团块变化不明显。结合实验室检查临床综合诊断为21-羟化酶缺乏症伴睾丸肾上腺残余肿瘤。

讨论:肾上腺皮质与睾丸均来源于中胚层的体腔上皮,肾上腺细胞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伴随睾丸下降,称为肾上腺残余细胞[1]。睾丸肾上腺残余肿瘤是一种罕见的睾丸良性肿瘤,多发生于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者[2]。文献[3]报道其超声多表现为睾丸内团状低回声,边界清楚,形态欠规则,其内血流信号较周围正常睾丸组织稍丰富。本例肿块呈团状稍低回声,形态欠规则,累及双侧睾丸,血流信号较丰富,与文献报道相符;但边界欠清,内多量斑片状及点状钙化形成,分析可能与本例肿瘤病理基础或肿瘤细胞变性有关。目前有关该病超声造影表现的报道较少,本例超声造影稍晚于正常睾丸增强,达峰时呈均匀性高增强,团块内造影剂消退缓慢,笔者认为可能为团块内部分纤维化增生所致。睾丸肾上腺残余肿瘤应与精原细胞瘤相鉴别,精原细胞瘤是最常见的生殖细胞肿瘤,中年多发,多为均匀性稍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楚,形态较规则,血流信号多丰富,少数精原细胞瘤结节内可见点片状钙化,难与本病鉴别,但精原细胞瘤病变区超声造影多早于周围睾丸组织增强,达峰呈均匀性高增强,或结合肾上腺增生病史、激素检查可与本病相鉴别。

图1 睾丸肾上腺残余肿瘤超声表现

图2 睾丸肾上腺残余肿瘤超声造影表现

本病的治疗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研究[4]表明高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可降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使瘤体缩小甚至消失,并使生精功能恢复正常,改善睾丸功能,本例患者通过激素替代治疗后,双侧睾丸团块明显缩小,各项指标趋于正常。睾丸肾上腺残余肿瘤为良性肿瘤,若肿瘤局部压迫症状严重或激素治疗不敏感可行睾丸肿物剔除术,但也有研究[5]表明手术治疗并不能改善其睾丸功能,故一般不主张外科手术治疗。结合睾丸、肾上腺的超声表现及相关激素类检查可有效提示睾丸肾上腺残余肿瘤,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精原细胞团块睾丸
超声诊断睾丸肾上腺残余瘤1例并文献复习
生物质炭复合团块在高炉中的反应行为
枸杞多糖保护小鼠GC-1spg精原细胞氧化损伤的研究
小鼠精原细胞分化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睾丸“犯拧”,赶快就医
睾丸特异性基因TDRG1在精原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含铁尘泥自还原团块固结机理及强度劣化
精原细胞分化及维甲酸在其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进展
成人成熟型睾丸畸胎瘤1例
冷轧酸再生团块破碎机堵料的原因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