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020-05-28张宁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0年3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

张宁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和家长已经开始有了新的认识,不仅在一些重点学科上关注学生的成长,音乐科目的学习也同样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小学音乐教育在最近这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同样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如何利用学校的资源将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出来,进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使得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充分的挖掘?这个理想必须存在,但是实现的过程可能需要时间,要想在短时间内提升可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此,针对小学生音乐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出几点合理化的建议,以期达到合理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创新环境;音乐课外实践;音乐魅力;创新思维

学生是我们祖国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强,学生是一个国家的新鲜血液和生机。21世纪的人才最重要的核心素质就是创新,由此,我们积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小学阶段,音乐课程的开设有着独特的意义,通过音乐课程不仅可以向学生展现音乐的魅力,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从而上升到良好的道德情操。但是在目前的教学中,很多小学音乐老师没有这样的意识,不知道如何利用课程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基于此,我提出几点合理化的建议,仅供读者参阅。

一、教师在课堂上营造创新环境

小学生正处于对很多事物都很好奇的阶段,因此,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综合运用多种乐器,来带动班上学生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通过发一些小锣、小鼓等打击乐器来让同学们根据音乐来伴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要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的学习,跟随着伴奏一起舞动起来,让学生在欢快、轻松的课堂中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这样的音乐课堂会给孩子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和记忆。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来搜集资料。例如,教师可以给班上同学展示各种风格的中国古典音乐,如果有机会的话,还可以让学生亲自去感受中国古典音乐的魅力所在。教师不应该拘泥于课堂的时间,应该利用课后时间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授课内容丰富多彩、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根据学生的特色来发展学生。教师应打破传统的音乐授课方式,创造新颖的音乐课堂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地沉醉于音乐课堂。

二、展现音乐的神奇魅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与进步的最强动力。教师要让学生在拥有兴趣之后,充分融入到课堂中,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习,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一个人拥有魅力的嗓音,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先天的因素,这样的学生可能很喜欢学习音乐,但是还有绝大部分的学生,对音乐课存在着抵触的心理,所以导致音乐课程教学效果存在着较大的反差情况。因此,教师要照顾绝大多数学生的心态,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基本情况。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强,他们希望得到老师们的认可和夸赞,因此,教师要多鼓励他们。游戏是学生们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如果我们的小学音乐老师只选择呆板的课堂来进行音乐教学,久而久之,学生们会丧失对音乐的学习乐趣。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可设置一些游戏互动环节来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在竞赛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或者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来给学生更多的视觉享受。因为小学生都很天真,喜欢嬉戏,在洋溢着优美旋律的课堂中,让学生充分绽放自己,运用自己的风格去表达音乐的魅力所在,对于唱得不好的学生不要批评,还要进行积极鼓励,说不定崭新的音乐风格就存在这样的特色之中。教师一定要学会照顾学生们的情绪,让学生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都能接受音乐的熏陶,使他们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核心素养。

三、引导学生多思考

在课改的背景下,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已经不能够满足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小学音乐的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唱歌还有简单的发音,而是要更多地关注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比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如学生本身的音乐天赋、音色、兴趣等各种学习倾向来对学生展开具体的教育培养。与此同时,课堂的授课内容不应仅仅局限于中国古典音乐教学,还应该更多地去关注西方的音乐,比如爵士乐、交响乐等。在让学生欣赏的同时,我们可让学生之间互相进行讨论,教师对讨论的结果加以引导,从而减少课堂的枯燥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丰富有趣,教学方法灵活多变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来搜集资料,使得教学方法灵活多变,丰富课堂的授课内容。

五、学校积极开展课外实践

若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一种积极学习的状态,无疑能够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道理我们都懂,但如何实践呢?音乐是一种互动的艺术,我们应该让学生“参与”进来,只有让学生参加到各种互动中,才能够唤醒他们身上的音乐细胞,使音乐课堂产生切切实实的效果。小学生的特点是生性好动,因此,我们可以顺势而为,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的机会,让学生有机会去展示自己。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优化教学,还符合课改的要求。考虑到学生的音乐功力差距的客观存在,我们的老师不必强求学生接触非常正式的场合,而可以带学生去音乐剧的现场,让他们感受音乐剧的独特魅力所在,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独特感受。毕竟,在音乐剧的舞台上,除了主唱之外,其余演员的音乐表现力是比较“大众化”的。我们还可以带学生到环境优美的地方,播放一段优美动听的旋律,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教师可乘此机会引导学生开口唱歌,让学生用音乐去拥抱生活,去感受生活的魅力。

本文就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出了几点合理化的建议。在课改的背景下,新型的音乐课堂教学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日后,我们的音乐老师应该继续努力,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下更多的功夫,推动音乐课程改革,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向前更进一步。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常规课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创新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2018XB00371)

参考文献:

[1]金胜敏.浅谈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学[J].音乐时空,2015(9):188.

[2]朱賽.论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创新[J].亚太教育,2015(34):14.

[3]潘菲.论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J].亚太教育,2016(2):205.

(责任编辑:奚春皓)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
小学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的创新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论研究学习小组在大学生成才转型教育中的实践意义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