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环境下小学美术“微课”的教学实践研究

2020-05-26王影

大众科学·中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实践微课

王影

摘 要:在国家大力推行“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电子便携设备功能越来越丰富和网络传输速度越来越快,手机app、直播等新传播方式给我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同时也为当下的网络教学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传统教育中的传播方式和课堂教学模式逐渐显现出它的局限性。如何促使传统教育方式与新媒体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笔者在互联网环境下小学美术“微课”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方面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认识。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美术;微课;实践

一、利用“微课”师生“互联”,创设学习情境

美术学科,从总体上看是大多数学生喜欢的科目。但具体到每一个学生对这节课有没有兴趣、感情有多深、持久性有多长,就要看教师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激起学生创作的兴趣。当美术教材中出现重点、难点,需要学生探索理解、主动掌握,而学生“启而不发”、“思维受阻”时,教师可借助微课程,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再现情境,把教材、教师所讲和学生思维融在一起,帮助学生使其受阻思维顺畅发展,达成对事物深刻理解、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进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增强理解效果的教学目标。

在微课作为信息与知识的载体,在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实践的操作中搭上桥梁实现师生“互联”。声形并茂,色彩艳丽,生动直观,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让学生留恋、向往,它方便、易懂,让学习状况不同的学生充分自主学习。通过对微课程的运用我发现学生的感悟能力增强了,绘画能力提高了,美术课上表现更积极了。

二、利用微课师生“互建”,寻找创作源泉

美术课中利用微课程能在授课前可以呈现出大量情景交融、声行并茂的感性材料,配以知识点的分析与讲解,为学生寻找创作源泉,提供创新机会,启迪学生新的发现。我在教学《下雨了》一课时,发现有很多学生的作业上出现了多次抹擦的痕迹,还有学生在下面小声地自言自语:“我不画了,我不会画!”我感到很奇怪,开始他们一个个兴趣盎然,举着手,争先恐后地告诉我自己知道的交通工具。于是,我把一个原先要画摩托的小男孩找来,问他为什么不想画了,他指着自己只画了几笔的摩托告诉我,不知道那里该怎样画。这时,我才突然领悟:创作源于生活!没有生活中的接触与观察,学生怎么画得出原本的摩托的部件、构造都不明确,难道我还能要求学生凭空来设计、想象吗?那不是闭门造车吗?这时我想起了我的老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没见过床是设计不出床的,没见过门也是设计不出门的”。学生的美术创作也是如此,只有观察过,感受过,学生才能有据可依,才能以此为基础进行创新。而生活中的这些场景,学生不是没有见过,而是沒有经过细致的观察。观察方法在这个时候就显得很重要。

我在第二次讲授《下雨了》一课前,利用互联网分享展示大量电脑动画“微课”完成课前预习,“微课”中笔者充分创建生活中雨中情景,每张图片的图案色彩艳丽,不同的场景不仅变化多样还贴近学生的生活,配以各种交通工具的图片以及鸣笛声,给学生以视觉、听觉真实的感受,进而使课堂教学进入轻松、愉悦的氛围。图片出示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习观察方法,从局部到整体,从外形到细节,深入浅出,让学生在快乐的欣赏中掌握观察方法。学习情况不同的同学可以跟随“微课程”反复学习,以便牢固掌握。观察方法的学习让学生能看到他们喜欢的东西,想画的东西。而“微课程”中生活情境的出现,使学生对课题有了很快的理解,唤醒了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学生的脸上露出了跃跃欲试的表情。就这样“微课程”的运用学生学会了观察方法,雨中情景又一下子把学生带到了雨中情境之中,学生们看了议论纷纷,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样的微课程帮助课堂创设了有趣的情境,导入新课,渗透了本课难点。学生“赏”中生趣,强烈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他们带着强烈地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开始了新课的学习,为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达到了“课未始,趣已生”的良好教学效果。这样直观的感受不仅为学生创作寻找到了源泉,还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了机会。

三、利用“微课”师生“互享”,创新作品评价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全部知识进化的源泉。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个小小世界的探索。其想象之奇特,构思之大胆,手法之自由,尽情宣泄之色彩不受约束,这正是儿童作品最动人、最精彩的价值。

作业展评、课堂小结,是巩固和强化新旧知识内在联系的重要过程,也是一节课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因此,教师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差异,遵循计划性、针对性、趣味性原则精心设计一个新颖有趣的作业展评区和课堂小结,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出现,使他们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他们在完成创作后,将自己的作品放在自己的桌上或黑板上,予以展示。

笔者发现学生往往评价语言单一,评价点不到位。如何评价同学们的作品也成了学生们头疼之处。后来我结合学生以前课中一些作品制作成了“学生互评作品要点”的微课。在“微课”中,笔者结合每节课学生们的作品将评价要点列出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评价方法。掌握好作品评价这一环节,对学生典型问题在课程中予以指出、分析、更正;对突出作品进行分析、点评、鼓励、表扬,这样大量的信息资料,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升华情境,引导学生总结评价方法。“学生互评作品要点”微课在课前以班级群的形式发至学生移动终端,供学生自学,有助于学生在本课学习前预习,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对评价要点有更针对性的学习。同时,学生可以互相交流感受,达成“互享”。另外教师可以及时收集学生反馈信息和需求情况,为学生提供深入的专业性指导和判断。从而到课堂上能达到更有针对性更高效的授课效果。

互联网技术与“微课”结合,为美术课堂带来新的活力。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促进了传统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改变,为新时期小学美术课堂开创了崭新的局面,让美术课变得更加精彩。在美术教学中,只要努力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不断改进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方式,全面发挥其作用,一定能够能够达到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段鹏.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03):11-12.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实践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