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教学与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结合

2020-05-25张静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18期
关键词:循序渐进主体地位分层教学

张静

摘  要: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一味地注重教师单方面的讲授,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感受和具体情况,在新课标模式的不断推动下,开始逐步改变了这一现象,真正开始注重起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并且这一阶段的学生年龄低,往往活泼好动,自制力和持久力都十分薄弱,所以需要教师更加注重起对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不能够只以成绩论英雄。那么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开展分层教学,它有效地提高了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分层教学;循序渐进;主体地位;个人优势

首先教师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能够一味地急于求成,而是要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夯实自己的基础知识。其次,教师可以开展分组教学,结合学生的情况,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并且教师也一定要注重学生的独立思维,不能够一味地布置学习任务,要与学生进行更加深层次的沟通。最重要的是,注重学生个人优势,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会有擅长的不同事物,这时教师一定要积极地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一、循序渐进,巩固基础

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内容大部分都与计算有关,这其中的知识十分的基础,并且联系性也十分的紧密,所以这时教师就不能够一味地追求结果的好坏,成绩的高低,而是要真正的帮助学生夯实自己的理论知识,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循序渐进地帮助他们打好基础。更重要的是小学这一阶段的学生个人能力都十分的薄弱,对于学习方式也没有很好的经验,就更依赖于教师的传授。所以教师才要注重起对学生起到的引导作用,并且对于那些较为低龄化的学生,他们往往模仿从众心理也较为严重,这就更需要教师能够帮助他们树立好一个良好的学习形象。

例如,在教授“两位数加两位数”时,针对这节课的内容,学生之前已经会学习过竖式的加减,会有一定的基础。而这节课又分为两个不同的教学课时,一个是有进位的加法,一个是没有进位的加法,这时我会针对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先帮助他们复习之前所学习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时,在竖式中如何进行运算。而对于那些学习能力已经较强的学生,要求他们自主复习没有进位的加法,如果感觉自我掌握已经比较熟练,那么就开始独立预习,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这样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层次,再针对他们自身的情况展开教学,会获得更高的学习效率。

二、学生分组,布置不同学习任务

学生之前所累积过的学习效果,以及个人不同的学习能力的基础,都会影响着他们对于新知识的吸收。这时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差异,在面对这些差异时,如果教师视而不见,一味地遵循传统的教学方式,那么根本不可能取得一个较好的学习效果,只能兼顾到大部分人的学习进度,但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反而不能够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所以要求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把他们进行分组,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及时对这些小组的学习状况进行反馈,通过上课时的效率,任务的难度以及完成效果等各个方面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

例如,在教授“加法结合律”时,它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并且这种规律性的东西,往往更锻炼学生个人的思维逻辑能力的发散。所以这时我会把学生进行分组,给出相应不同难度的例题,比如对于那些低阶层次的学习小组,我会布置较为简单的内容,“2+5+3”可以如何转换呢?这一层次的学生的抽象理解能力较弱,那么教师就可以先从这些较为简单的数字开始教学,使他们发现更为简便的计算方式。而针对那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我会要求他们用字母来抽象地表示这些数字,并且结合自己的语言表示出加法结合律的运算过程。

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小學阶段的学生年龄跨度十分的广泛,对于低年龄的学生,他们的模仿从众心理可能会较为浓重,这时就更需要教师的引导。但是对于那些高年龄的学生,比如在五六年级时,他们就会逐步地迈入青春期的开端,这时个人的独立意识会十分的浓重。会更希望教师能够把他当做一个平等的主体来看待,而不再像以前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所以教师就要注重学生个人的主体地位。

例如,在教授“三角形的分类”时,针对这节课的内容,我不会过分要求学生用教材上给定的内容,来局限他们个人思维的发展。我会先给出许多有特色的三角形,比如在黑板上画一些较为夸张的三角形,使学生自己根据不同的标准把它们进行分类,比如可以根据图形面积的大小,角度的不同等等。使他们能够理解不同的分类标准,会产生不同的结果,那么在展开之后的课题教学,这样学生经过自身思维的探索,他们会获得一个更加深刻印象。

四、发展学生个人优势

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人也都会有自身存在的意义,有自我的优势,不同的闪光点,这样才是我们个体之间区别于不同的原因所在。那么这时教师就不能够像卖萝卜白菜一样,一味地追求量,能够真正意识到素质教育理念背后所蕴含的,对于学生个人发展的培养。所以就要求教师能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个人优势。

例如,在教授“倒数的认识”时,针对这节课的内容,我会积极联系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并且鼓励学生展开自我的思考和联系,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那么有一些学生可能就会对这些数字和概念性的东西较为敏感,那么他很容易就会联想到,在生活中有关倒数的一些应用。并且不仅仅是在教授倒数的时候,对于那些几何图形的学习,比如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这方面的内容时,也可以积极发现那些对于图形较为有优势的学生,来鼓励表扬他们,帮助学生树立一些个人的学习自信心。

总之,小学阶段的数学可以结合分层教学,毕竟每一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的经历,这都会影响着他们形成自己的个体差异,那么在接受相同的知识内容时也会出现偏差,因为之前所累积过知识总量的和的不同,也会影响他们对于新知识的理解、消化、吸收。所以教师就不能忽略掉这种个体之间的差异,而是要利用起他们的这一特点,如果再结合分层的教学方式,就能够尽可能地化解这一现状。学习能力差的学生,不用再勉强自己跟上全体学生的进度,而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也不用过于在乎自身的进度,这样教师都能够给出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意见,都会提升他们个人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杨萍.小学数学实施分层差异教学的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Z1)

[2]  张克礼.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04)

猜你喜欢

循序渐进主体地位分层教学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法在儿童音乐启蒙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浅谈写字教学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