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中班主任工作德育实效性的探索见解

2020-05-25张悦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14期
关键词:探索实践班主任工作高中

张悦

摘 要:德育工作是高中班主任工作内容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如何在传输有效的学习知识的同时实现高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并促进其全面发展是广大高中班主任的重难点,因此,本篇文章通过分析高中班主任工作德育的实效性提出了相关看法,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工作;德育实效性;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 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4-0163-02

高中生正处于学习压力大、学习任务繁重的重要阶段,如若不对其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和心理疏导,将会使其发展存在畸形,不利于未来的全面健康成长。高中班主任作为高中学生的重要人生导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其作用十分重要。给予学生适当而科学的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之余感受道德的美,实现压力的缓解与人生的成长。

1.强化隐性教育,弱化空洞的说教

隐性教育就是通过各种外界条件作用于个体内部的心理教育过程。通过对学生开展隐性教育可以有效提高高中德育实效性,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班主任要想顺利对学生开展隐性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创建良好的班级环境;第二,注意自身的言行舉止,在学生面前树立榜样。良好的班级环境不仅仅是指外表美观的物质环境,更是指积极向上、和谐乐观的心理环境,良好的心理环境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接下来本文将会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1)创建良好的班级环境

班级环境的建设不仅要表现出班级特色,而且还要突出本班的教育意图。例如,班主任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墙上张贴一些名人名言,并定时开展以“向名人学习”的主题班会,宣扬名人事迹,激发学生向名人学习的浪潮。通过这一系列行为可以将主流意识形态与构成具体环境的物质形态有机结合,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道德素质的成长产生积极作用。

(2)班主任自身形象的塑造

在学生眼中班主任老师就是一个模范形象,班主任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此,班主任老师要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正面的模范形象,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例如,班主任对学生开展尊重教育的同时也要以身作则,尊重是相互的,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首先就要尊重别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要想从学生那里获得更多的尊重,教师也需要尊重学生。双方面的尊重不能只是放在口头上,而是应该表现在生活里,教师的言传身教才能收获更好的教育效果。比如,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当学生遇到问题时,班主任老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宽容和理解,并为学生提供帮助,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班主任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帮助,不仅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而且可以在学生面前塑造一个合格的模范形象,让学生更加尊重自己。

2.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传输德育理念

单纯的讲述德育知识并不能满足高中班主任工作的要求,学生也较为反感这一形式。教师应选择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下传输德育理念,实现学生的良好接收与应用。首先,教师应发展自身,做好自身的德育工作。许多学生在高中阶段以老师为榜样,希望做一个如老师般的人,如果老师自身的德育工作没有做好,不具有德育意识,将会使其教授的学生也无法正确吸收德育理念与道德观念,会对德育工作的开展产生较大的阻碍。因此,教师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的同时,还应以身作则,实现自身的道德建设。其次,班主任还需定期找学生谈话,积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与焦虑心理,将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与焦虑心理予以区分,并科学的为这些学生提供解决对策,为学生排忧解难,解答学生的心理难题,实现学生能够自主融入班集体、努力接受先进思想的正确道德观。

3.多种方式结合,实现多样化对待

高中班级体往往人数较多,作为班主任不应以偏概全,以一种模式或德育教育理念教授所有学生,这样的教学模式往往不利于高中学生德育能力的培养和身心健康发展,而应仔细关注每位学生的德育理念教育状况和自身的学习情况,采取多种方式教学,不仅适应学生各个阶段的心理状态,而且在多种方式下实现学生凝聚力的提升,实现多种方式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对后进学生而言,良好而耐心的引导方式效果较好,大多成绩不好的学生,由于得不到老师的较多关注产生了厌学心理,因此,高中班主任应更加关注后进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注重感情的培养,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实现道德情操的培育和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而成绩较好的先进学生,适当加以指导即可,应重点关注这些学生焦虑的心理变化。

4.适应教学要求的转变,主动实现教育观念的跟进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许多教学设备和教学要求均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创新与变化,高中班主任工作也应主动适应教学要求的转变,坚持立德树人,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实现有理想,有担当,有道德,有文化的新世纪人才教育。让高中学生能够以更加坚强的心态面对未来的考试和人生。

班主任是家校沟通的桥梁,这一重要定位决定其负担着与家长解释学生现状和学生学习状态的任务,因此,其应在发现学生身心健康出现问题或遇到困难时对其进行及时的疏导,并与家长沟通反映,实现双向关注与维护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此外,班主任并不能单纯的以学习成绩为目标,而不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与学习特点。应建立多元化的人才观,转变教学理念,并积极引导家长的教育观念转变。现在的家长普遍存在这样一个观念:过度追求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忽略学生其他方面的成长。这样的教育思想是不正确的,过度强调学习成绩对学生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这些压力对学生的今后成长具有莫大的阻碍,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班主任要多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给家长灌输正确的教育理念,让他们能够合理开展家庭教育,减少学生身上的压力,促进学生的全方面成长。对此,班主任和家长均应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和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其实际学习能力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实现学生的现实生活融入并培养其判断能力和德育进步。

5.实现德育教育方法创新,增强实效性

德育教育创新对高中班主任的工作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作为班主任,不应把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育方法集中设置在成绩好的优秀学生身上,这对优秀学生与后进生而言均具有不利影响,优秀学生会感觉到莫大的压力,使其得不到学习与创新上的突破,而后进生在得不到教学工作者关注的同时,对学习的兴趣逐渐下降,这些因素的出现都会对高中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造成影响,进而导致教学目标便无法完成。

因此,教学工作者应以整个班集体的德育教育为主要目标,并针对优秀学生和后进生实施不同的德育战略和德育方法,提升班级整体道德素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案例和教学形式,实现自身教学方法的突破。同时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和先进设备,实现教学形式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德育中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育工作对高中学生而言具有重要价值,因此,作为家校沟通的桥梁,高中班主任必须关注此工作的进展与教学目标,通过采取积极的教学方法,并有针对性的区分教学,能够发挥每位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并实现学生德育观念的培育,发挥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邱德云.基于素质教育下的高中班主任管理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06):197-198

[2]杨梅妍.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思路及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33):69-70

[3]鲍龙文.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J].成才之路,2015(09):19

猜你喜欢

探索实践班主任工作高中
“家用纺织品设计”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实践
新时期校企有效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推行措施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油田服务单位混合用工条件下工会工作探索和实践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
爱在字里行间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