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2020-05-25梁佳怡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14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高中历史核心素养

梁佳怡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不仅要指导学生正确学习知识与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当今社会评判人才的标准。因此,为了更好的使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将传统的教学观念转变,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在历史课堂中,不仅学习知识,还促进了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真正将高中学生培养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4-0106-01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中历史是按照政治、经济和文化讲解中外历史,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对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是对人的培养,教师要在教学中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正面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念。

1.引导学生客观思考

在新课改背景下,为了实现学生综合性历史素养的培养,要对学生的唯物史观进行深化。在开展对高中学生的历史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提升历史综合能力。历史唯物主义可以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历史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教学不仅仅只是为学生讲述以前的历史事件,或是著名的历史人物。更是要引导学生对于相关的历史进行深入的探析,使学生理智的保持客观的立场,科学的对历史进行分析,真正发现在历史事件中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和交流中对历史知识进行详细的思考与分析,进而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在合作学习中,可以实现学生合作能力和唯物史观的培养。

2.绘制历史时空连线

在开展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知识点繁杂,学生很难高效的背诵和记忆,学生通常会一味记忆,历史内容过多而感到学习历史知识的难度,产生学习历史知识消极想法。历史学科是一门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学科。因此,在开展对历史时间、历史人物的过程中想要精准有效的记忆,对高中生而言,挑战的难度较大。因此,历史教师想要更好的发展学生的时空观念,要引导学生依据教学内容绘制完整清晰的时间线,以历史时间这一特殊的层面对相关的历史知识有效把握。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中,要依据自己掌握的历史绘制时间线,这样学生就会对自己掌握的知识盲区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进而帮助学生实现相关知识的强化。

3.合理引用史料内容

利用史料开展历史教学可以渐渐的实现学生对历史的深化学习。合理引用史料是有效辅助历史教学的手段。高中学生在开展对历史的学习与探究时,有效的借助于史料,可以帮助学生更高效的理解在特定时间地点的历史事件与人物,促使学生高质量的达成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教师引用史料可以丰富历史教学手段。例如,以生动形象的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史料,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大程度的调动,而且,会将知识直观的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深入的挖掘教材内容,科学合理的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史料,不仅使学生更轻松的掌握历史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以辩证的观点看待史料。

在学习《鸦片战争》一课时,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情况以及中国人吸食鸦片的图片。播放《虎门销烟》视频,提出争议问题:在虎门销烟后,有些人提出了这样的观点,若是林则徐不开展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就不会开展。你是否认同这一说法,谈谈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充分的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还要让学生认识到鸦片作为毒品对吸食者的伤害,从而自觉的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引用史料内容,不僅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调动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4.深入研究历史史料

当学生已经对历史知识有了客观的认识和体会后,教师一定要指引学生对史料进行探析,探究其他人以及社会对于相关历史的解释,并评价历史现象。教师想要促进学生全方面能力的发展,就要通过史料对历史知识深入的发现与探析,对于相关的历史进行客观的评价,也要认真的进行思考,针对于同一历史事件或人物,不同的时期和评价主体存在一定的差异,促使学生更好的反思历史,从中吸收相关知识经验。

5.结合学生实际情况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历史、解释历史,更要使学生站在历史的角度认识自己的国家,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在古代史的学习中,通过中国古代的辉煌成就,使学生产生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受。在近代史的学习中,体会新中国的奋斗历程,使学生形成热爱祖国的情感。在现代史的学习时,形成国家认同感。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依据教学内容适当的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形成真实的体会,更好的达成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可以在今后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与品质,对于学生的将来有着重要影响。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客观思考,绘制历史时空连线,合理引用史料内容,深入研究历史史料,并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达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要深入的研究教材,认真的分析,灵活的运用教学形式,提高历史教学质量,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为学生的未来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纪敏.基于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构建[J].中国农村教育,2019(18):89

[2]陈汀.立足核心素养,优化高中历史课堂教学[J].基础教育论坛,2019(17):20-22

[3]袁艳蕊.用核心素养引领高中历史课堂的几点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10):43-44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高中历史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