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

2020-05-25吴法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14期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中学数学实践研究

吴法

摘 要: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发展和创新模式下,中学数学教育过程急需要转变自身原有的教育教学理念,并在传统数学教师知识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中积极开辟新的教育教学路径,以此来加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体现,更好的体现出数学学科自身的教育价值。数学知识点在实际理解的过程中抽象性较强,对于当前正处于思维建设与智力发展的中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为此,中学教师就需要积极引入探究性的学习模式,并以此来激发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习效果的体现,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中学数学;探究性学习;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4-0099-02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探究性学习在近些年来的教育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尤其随着近年来课程改革要求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教师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对于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实践路径分析,以求得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探究性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当前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来看,教师可以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进行提问,并深度探索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之间的关联性,以此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并通过逐步引导学生在中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实现对于学科理论知识的举一反三和发散思维的培养,切实提升中学学生数学学科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1.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特征分析

探究性学习具有显著的特征,具体体现在:探究性学习是以學生为中心构建的学习模式,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深入开展自主学习和持续探索,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成为学习的主体,他们会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调动身心,提高学习成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为了更好地应用探究性学习模式,教师需要做好引导,为学生提前设定相应的关联性比较强的问题,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创新意识,进而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活动之中。

2.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策略分析

(1)加强教学情境的创设,提升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在中学数学课堂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结合课堂知识内容来开展有效性教学,以此来为学生创设出更加丰富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教师还可以在结合文本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让学生能够在小组参与的过程中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活化场景,以此来不断在场景丰富的过程中加强数学规律和相关技巧的总结和实质性归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开展。在当前信息技术的辅助性发展下,多媒体技术手段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也得到了凸显。教师还可以在结合信息技术的角度上加强良好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结合微课、翻转课堂等形式促进学生课堂教育主体地位的提升,加强教师的实际引导教育的效率。通过这种形式能够有效加强学生的互动性和积极性,以此来积极进行数学知识内容的收集,加强学生对数学背景知识的掌握,从而能够全方位的提升自身核心素养。

(2)加强思维发散,促进教学课堂内容的延伸

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进行培养,积极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来提升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尤其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而言,需要学生以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数学知识进行辨析和思考,进而有效培养学生创新发展的探究思维和科学精神,使得学生也能够在主观性思考的过程中实现主动提问,并积极提升课堂的良好互动模式,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教师在此过程中也能够及时了解数学的相关概念性问题,并对于数学公式的推动过程和定义原理等内容进行细化的分析与总结。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在中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入问题环节,引导学生在环环相扣的问题解决和攻克过程中,不断加强思维的发散性,在有效促进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的同时,有效激发并带动学生在中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融入感和参与度。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在设定过程更加开放性的基础上促进数学题目符合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和学习水平,从而要求学生在新旧知识内容的沟通和联系过程中不断探索“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的解题措施,在分享和互动的过程中促进课堂知识的延伸。

(3)实现数学学科知识与其余学科的有机融合,深层次的促进学生发展

数学学科自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综合性,其与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性也较为密切。尤其对于中学学科的学习而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提升学生理论知识能力的掌握水平和质量,还应注重引导学生在中学数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以紧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实现对于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进一步增强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力度。为此,教师就需要在实际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数学知识内容和其余学科之间的有效整合与综合性分析,建立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之间的关联性,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体现。比如,数学知识中有很多的问题和物理方面的问题具有较大的关联性,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引入相应的物理实验或者视频教学等方式,将数学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整合在一起进行授课,这样可以将抽象的难懂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直观的教学内容,降低学习难度,也更容易增强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增强探究总结归纳,有效树立数学学科体系知识

在中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实践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于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有注重学生对于知识梳理能力和学科体系构建能力的培养和激发。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于数学基础知识内容进行练习和训练,有效增强并深化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知识概念的掌握和应用情况。在引导学生对于数学概念进行探究和验证的过程中,教师应通过设置与学生发展趋势和学习情况相适应的例题,有效启发并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知识概念进行梳理和运用。尤其对于中学数学学科的教学而言,不仅要关注对于理论知识的教授,更应注重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引导和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在设置立体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变式,引导学生能够充分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对其进行举一反三的思考和解答,在充分揣摩命题人意向的同时,对于思想方法和解题步骤进行类比归纳,切实增强中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总结归纳力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对于解题过程进行反思和小结,并通过在后续数学学科课程教学过程中创设丰富的课堂学习研究方法,引导学生将自主总结归纳知识内容应用在数学学科的深入探索和研究过程中,在有效加深学生对于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体系的理解和巩固情况的同时,引导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内容内化为自身数学学科知识体系,切实增强自身数学核心素养水平。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体现,还能够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其核心素养的提升。为此,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来进行教材资源内容的合理应用,加强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发展,以此来提升教学的开放性和综合互动性内容的体现。只有通过这种形式,教师才能够加强自身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杨志文.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教师版,2004(05):23-25

[2]季健.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J].试题与研究,2019(04)

[3]杨志文.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J].数学通报,2001(11):11-13

猜你喜欢

探究性学习中学数学实践研究
中学数学竞赛数列求和的探究
中学数学竞赛数列求和的探究
构造法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策略的培养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