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2020-05-25安仲炜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18期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安仲炜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成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重心需要从理论讲解转移到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切实发挥道德与法治的教育作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以及理论总结,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进行简要分析论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初中教学

长期以来,道德与法治学科都处在特别边缘化的位置,受到普遍应试思想的影响,人们通常认为读读背背应付考试就可以,没有认识到它的学科价值。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师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和漫不经心的学习态度,逐步引导他们独立学习、深入思考、有效指导实践等方面的习惯培养,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为未来的人生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教学的简要理解

初中道德与法治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是对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一次全面改进,这是在统一的教育改革大潮中的未来必然发展趋势。新课标明确提出,要把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为未来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核心素养是一个综合的概念表述,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方面和角度,是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和终生发展需要的必备能力。在不同的学科学习中,有不同的细化培养方向,但是都具有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的共性要求。这就强调了学生独立学习和自主思考的能力培养,以及实践指导的落实性。道德与法治主要是从提升学生道德观念,更好地遵守社会制度,适应社会生活而提出的。结合核心素养的综合培养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需要培养学生获得知识,并能在有效理解的基础上实现正确的三观培养,并能够认真遵守以适应生活。这也说明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僵硬化的教学模式,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的创新探索,彻底改变学科边缘化的尴尬地位,实现有效教学的同时,努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下的教学策略

(一)创新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具有明显的抽象理论特点,这对于以直观形象为主要认知特点的学生来说相对枯燥无聊,如果教师还采用僵硬的死板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兴趣基本上难以保留。学生想要实现学科素养的培养,首先需要主动参与到学科学习中,才能为后面的能力提升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积极创新教学方法。

比如,教师可以采用情境创设的形式,把抽象的理论变成具体可感的画面,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起到非常明显的效果,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另一方面还可以起到明确学习主题的目的。在其他的教学环节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创设。比如,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辩论的形式,吸引学生的参与兴趣。学生们为了达到良好的表现效果,进而自觉主动去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可以不断完善个人的认知视野,促进思维发展,最终形成良好的是非辨别能力,提高知识的理解程度。

(二)改变灌输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绝对不是被灌输出来的,而是在不断的实践探索过程中实现有效的理解和不断深化的。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改变用标准的书本理论来对学生进行授课讲解的方式,而是要引导学生学习学习,学会分析,最终得出正确的思维认知。这样的知识获得不仅深刻持久,还能实现更好的行为落实,同时有利于促进学生养成独立的思维能力。

比如在《公平正义的价值》的学习活动中,学生需要通过对多个事例的自主研究和思考,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从而对公平和正义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并且认识到它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实现方式,进而和书本结论理论达成一致的认知。这样就避免被动接受的低效学习状态,也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三)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提供的教学案例具有共性,很难从学生经验处产生情感共鸣,这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影响学生的理解程度。因此,教师需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处搜集相关的素材资料,融入到教学活动当中。这样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密切师生关系,另一方面还可以在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的同时更好地反作用到实际生活中,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本质目的。

比如在《法律在我们身边》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分享生活中的法律故事,那些行为是法律禁止的,哪些行为是受法律保护的,也可以引导学生说出个人的见解和感受。从而帮助学生明确我们的生活时时刻刻都在受着法律的保护,同时也约束着我们的行为。正是法律的权力和义务的同时存在才为我们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适当引入部分时政热点,在实现知识学习和理解的同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家国情怀。

(四)进行实践拓展,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学生的学习活动离不开理论和實践的有效配合,课堂教学更多的是理论学习,无法满足学生的全面学习需求,也无法长久有效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道德与法治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单纯的课堂学习并不能满足核心素养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教师需要延伸学生的学习空间,通过多渠道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更全面的学习和锻炼,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比如在“法律为我们护航”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区采访,以“你知道生活中的哪些法律法规?”为主题,对不同的人群进行采访,并将最后的采访结果整理总结,并进行分享讨论,丰富个人的法律知识,了解人们的法律意识。这样,学生不仅学习了课本知识,同时也实现了法制意识的有效培养。

总之,以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活动已经成为共识,这将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和趋势。教师需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从学生为本和社会发展的角度认识到其重要性和必然性,本着对学生负责、对教育负责的精神,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的创新探索活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分析[J].李长春.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9(01)

[2]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探究[J].罗惠成.课程教育研究.2018(51)

[3]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实践与探索[J].秦洋.华夏教师.2018(27)

猜你喜欢

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浅谈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策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