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朽的莫扎特

2020-05-25许一鸣

北方音乐 2020年1期
关键词:神童莫扎特关系

【摘要】莫扎特的出生可谓是萨尔茨堡的一个奇迹,在动荡不安的18世纪,莫扎特从小跟随父亲学习音乐,6岁时他的即兴演奏和创作能力便有所展现,而后父亲为了进一步发挥莫扎特与姐姐娜奈尔的天赋,先后进行了三次泛欧旅行,其间莫扎特从幼时表演能力惊人,到在意大利、法国、德国等地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再到后来对创作饱有的无限热情,一部部交响曲、协奏曲、歌剧的诞生。他与父亲,亦亲近亦恐惧,“我的父亲,犹如上帝”将莫扎特与父亲的复杂关系表露出来。

【关键词】莫扎特;利奥波德;旅行;关系;神童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 2020) 01-0228-02

【本文著录格式】许一鸣.不朽的莫扎特——谈辉煌创作下的内心情感[J].北方音乐,2020,01 (01):228-229

对于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莫扎特,其作品涉及体裁众多,提起莫扎特的音乐风格多富有辉煌、典雅、乐观、神秘的特征,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仿佛自己会被带入一种晶莹梦幻的世界里,在我看来莫扎特善于用音乐诉说生活、用艺术描绘理想境界,不过当合上《莫扎特传》的时候,这种想法又有所改变,在短暂的35年中他用音乐描绘心灵、表达内心情感。

一、萨尔茨堡奇迹——童年时期的莫扎特

1756年1月27日,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小镇上,他的姐姐玛丽亚·安娜(娜奈尔)大他五岁,他的父亲利奥波德·莫扎特是一位当地令人尊敬的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同时他的父亲在莫扎特和娜奈尔的童年时期也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对于莫扎特的童年,掌声和称赞是受父亲交错复杂的感情关系和时代的影响,利奥波德影响着莫扎特的一生,且莫扎特永远记住了童年的座右铭: “我的父亲,犹如上帝”。在莫扎特眼中父亲既是恐惧的对象,又是令他崇拜的英雄,换句话说,父亲是他少时音乐的唯一导师,但父亲对其各个方面涉入使得慢慢长大的莫扎特感到紧张和压抑。

(一)除露锋芒

出生在音乐世家,莫扎特和姐姐娜奈尔的音乐天赋令人惊喜,成为当之无愧的音乐神童,而这一切似乎预示了他们童年的道路。1762年1月,利奥波德带着两个天才神童开启了历时三个星期的出行演出,所到之处两个孩子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喜爱,6岁的莫扎特其创作才华和演奏天赋已显现出来,后来,回到萨尔茨堡后发生的一件事,连他的父亲都大为吃惊。

10岁的莫扎特在小提琴方面的天赋已丝毫不逊色于他的父亲,然而这只是开始,就像利奥波德所说的“莫扎特有望成为欧洲地区最优秀的小提琴家”。

(二)泛欧旅行

1.第一次旅行

1763年起利奥波德决定带着两个孩子开启泛欧之旅,第一次旅行持续到1766年,访问了德国南部和莱茵地区的所有主要城镇和城市,或许是因为环境的不适应,或许是因为行程忙碌,大家都轮流患病,尤其是孩子们一次又一次濒临死亡。即使姐姐在健康的时候也会感到忧虑疑惑,不过在这次旅行之中,娜奈尔已渐渐长大,演奏风格越来越接近莫扎特。尽管如此,利奥波德仍认为姐弟俩成名的时机未到,甚至故意将莫扎特的年龄说小,就如格林曾经提到的“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任何一位音乐家可以完美巧妙地将自己卓越超群的艺术天赋和令人称奇的赚钱诀窍结合起来”。

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利奥波德带着两个孩子在各地举辦音乐会,在英格兰莫扎特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当然,与音乐会和那些额外的演出相比更令莫扎特感到兴奋的是与J.C.巴赫的相识,在其影响下莫扎特谱写了第一首交响乐曲并燃起了对意大利歌剧的喜爱。

2.第二次旅行

娜奈尔已经18岁了,换句话讲此时已经不具备神童的市场价值,故此次前往意大利的旅行利奥波德只带了莫扎特一人前往,与第一次旅行不同的是此刻莫扎特已具有了一定的地位,深入感受教堂音乐的魅力,创作出了多部作品,见到教皇本人并授予了金勋章,使他成为了第一位年仅14岁的正式骑士。在米兰,他为圣诞节创作了一部歌剧,属于自己的第一部弦乐四重奏由此诞生,再一次展现出他天才的一面是仅聆听了一遍阿莱格里的《求主怜悯歌》便全谱记录下来了。

3.第三次旅行

1777年的莫扎特已经到达法定年龄能够独立生活,从父亲利奥波德的角度,即使他再有理由原则上也不能干涉儿子的事情,但因为从小父亲对莫扎特全方位的管束,不论是莫扎特还是父亲对于这种生活方式的转变都会表现出措手不及,或者归纳为诚惶诚恐。为什么?可以说莫扎特与父亲的关系甚为微妙,父子、等级、领导、互利等等的关系在这两个人身上都有所表现,而这一切在第三次旅行的过程中体现得颇为明显。与前两次相较这次利奥波德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从实践者转变成了操纵者,可能这个形容比较尖锐,但是就在1777至1779年期间,“操纵”一词大概描述得更为形象。

第三次旅行是莫扎特与母亲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单独旅行,但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是对于这次旅行母亲其实是并不情愿的,利奥波德要求母亲向他汇报莫扎特的一举一动,包括情感、经济等各方面。由《莫扎特传》母亲与父亲的书信交往中我们得知这样一个现状:母亲信中提及关于休闲娱乐、莫扎特交往等方面的事情时,父亲总会用较为冰冷的语气回信,并提到“你们旅行花的是我的钱,这一切都是为了儿子的利益”。不过对于已经成年的莫扎特来讲,与儿时不同,现在的他有了自我的认知想法和情感主见,在这过程中他结识了阿洛伊西亚,甚至打算违背父亲的意愿,停止继续巡演的计划,专心投身于乐曲创作之中,也就是因为这件事情,莫扎特和父亲的关系彻底破裂,即便日后表面上有所缓和,但也回不到之前。不过以我的理解,成年的莫扎特,他对音乐的狂热点是在创作而非表演,或者说对于作曲的激情大于舞台表演。从利奥波德的角度来讲,除血缘关系之外他所关注的是如何加大收入和名声,而他控制莫扎特的方法在《莫扎特传》中以书信的方式涉及。

我们从中能看出在这个时期父亲与莫扎特的关系就已不再单纯了。

二、师生?父子?

在莫扎特的前半生,我个人最为感兴趣的一个话题便是莫扎特与利奥波德的关系。“我的父亲,犹如上帝”是莫扎特童年的座右铭,在这句话中多少能够看出在某些特定的方面,他的确受到了约束和限制,他人生中最大的戏剧性事件恰好印证了这一事实:他一生都悲惨地深受他父亲的压制。就如上文提到的“泛游欧洲”中,父亲通过莫扎特和娜奈尔的神童天赋来谋取利益这是事实、父亲限制他的发展道路和情感生活也是事实,不过在这一切之下,除经济利益之外,他们又回归到父子。

莫扎特在世36年,其中有19年的时光都在旅途中度过,终日忙于音乐没有过学校生活的经历,在童年阶段父亲是莫扎特唯一的老师,除音乐之外,算数、外语、地理、历史、读书写字……父亲把自己会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儿子,年少作曲和即兴演奏、丰富的舞台经历,虽说天赋是其中的一大因素,但他之所以能成为众人皆知的神童,父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利奥波德是一位出色的教育爸爸,不论对是莫扎特还是娜奈尔,利奥波德都将自己所掌握的一切传授给他们。在莫扎特的心中,他对父亲有恐惧感,但是父亲在他心中的地位始终是无人能取代的,这一切从莫扎特与父亲的信件、他人的描述中都有所体现。这或许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一个一饰两角的“cosplay”。甚至所谓的两面人。在我这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并不矛盾,尽管在某些方面我们看到了利奥波德作为家长的黑暗面,但他的决定都是从莫扎特及自身利益出发,从培养孩子的角度来看利奥波德显然是一位具有头脑并且优秀的父亲。

姐姐对莫扎特的大致描述:和大部分的孩子相同,他幼年对家人的爱或许不是最健康的,但却是最强烈的。他爱父母,特别是父亲。为此他特地创作了一首小曲子每每睡觉的时候都让父亲唱第二部分,当这个每天重复、无比重要的小仪式结束后,莫扎特就会甜甜地亲吻父亲,然后心满意足地睡觉。除非他病了早早上了床外,这个仪式每晚都会进行并一直持续到十岁。

约翰·萨赫特奈回忆道: “他快到十岁时仍然害怕在没有其他乐器伴奏的情况下单独听到小号的声音,这种恐惧难以克服。他父亲希望他能克服这种幼稚的恐惧心理,又一次不顾他的恳求,我朝他吹响了小号。莫扎特一听到这个声音,脸色就吓得惨白。”在此番回忆中我们看到了利奥波德的黑暗人性面,年幼的莫扎特或许不知道,小号是充满力量的男性象征,是军用武器的代表,而在18世纪的欧洲,小号被用于渲染上帝的荣耀。莫扎特对小号的极度恐惧和他对父亲的恐惧有没有关系呢?还记得他曾评价“父亲仅次于上帝”,父亲是给予者,但同时剥夺了他成长时期的许多人和事物,在这种情况下爱欲憎恶往往是交织复杂的。不过令人打有问号的是就在父亲停止睡前唱歌仪式的那一年,莫扎特克服了对小号的恐惧,这一切或许并不是巧合,或许在莫扎特的潜意识中想消除所有的不愉快吧!

“我最亲爱、挚爱的父亲,作为这世界上您最亲爱的人,我再一次恳求您,恳求您同意我们的婚礼,我的心因为焦虑、痛苦和傷心已疲惫不堪……请您回信给我,求求您,回信给我。”此段是莫扎特婚礼前请求父亲为他送上婚礼祝福的信件中的片段,此时父子间的关系处在决裂的僵持阶段,尽管表面二人关系如此尴尬,但在莫扎特的心中像婚礼此类重要的时刻,他仍是期待着父亲的到来。

三、结语:上帝的宠儿

莫扎特的一生短暂而不平凡,受时代影响他“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个时代的欧洲他是众人中绝对闪亮的天才,他的作品不随之大众,创作不忘初心。他幸运吗?他是幸运的,上帝的宠儿,音乐的天才,在他的音乐中可以听到诉说故事的声音、听见上帝的呼唤,在动荡的社会中、庸才之间他坚持自我,乐观积极、辉煌壮丽的音乐,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就如当莫扎特还是一个小男孩时曾说过,最骄傲的祷告词是: “让我透过音乐赞美您的荣耀,让我自己也能因此得到荣耀,亲爱的上帝,使我闻名全世界,使我永垂不朽。我身亡后,让所有人赞美我的音乐,为了回报,我愿意献出我的贞洁、我的努力、我的谦卑、我每一刻的生命。”

猜你喜欢

神童莫扎特关系
莫扎特
你不是莫扎特
神童特工拯救世界
法语“莫扎特”年末“摇滚”申城
都是神童
刘晏七岁为官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
少年莫扎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