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药物方案对COPD患者肺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2020-05-21顾慧玲王海峰倪红燕杨文林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年9期
关键词:莫特噻托溴铵

顾慧玲,王海峰,倪红燕,杨文林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呼吸科,上海 20094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呼吸困难、咳嗽、运动耐力下降等,是一种慢性渐进性疾病,主要特征为气流受限和慢性炎症。COPD具有反复发作、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特点,可进展为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等[1-2]。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具有舒张支气管,改善通气的作用,在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3]。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为布地奈德和富马酸福莫特罗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扩张支气管、抗炎的作用;噻托溴铵是抗胆碱能药物,具有扩张支气管的作用[4-6]。本研究分析了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强化药物方案)对COPD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8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稳定期COPD的诊断标准[7],且评估为C组或D组;(2)1个月内未应用激素或β2受体激动剂治疗;(3)年龄≥18岁;(4)对试验药物无过敏史;(5)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免疫系统疾病,或3个月内使用过免疫调节剂;(2)合并肺部肿瘤、肺结核、肺脓肿等其他肺部疾病;(3)妊娠期、哺乳期女性;(4)存在精神疾病;(5)合并心脏、肝脏、肾脏、血液、内分泌等严重原发性疾病;(6)正处于COPD急性发作期。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中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65.93±5.46)岁,平均病程(7.14±1.82)年;观察组中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65.84±5.53)岁,平均病程(7.22±1.78)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规格:每吸含布地奈德160 μg和富马酸福莫特罗4.5 μg;批准文号:H20140458 ;生产企业:AstraZeneca AB)吸入治疗,每次1吸,每日2次。观察组患者应用强化药物方案治疗,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吸入剂(规格:18 μ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0454;生产企业: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吸入治疗,每次18 μg,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

1.3观察指标 (1)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深吸气量(IC)。(2)采用血气分析仪检测患者的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血氧饱和度(SaO2)等血气指标。(3)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4)6 min步行试验(6MWT):患者尽可能快地在无障碍物的平地上行走,记录6 min内行走距离。采用改良的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进行呼吸困难程度评价,得分为0~4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呼吸困难越严重。采用COPD评估测试问卷(CAT)评价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得分为0~4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病情越重。

2 结 果

2.1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FEV1、FVC和I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FEV1、FVC和IC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EV1、FVC和I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两组血气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PaO2、PaCO2、S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PaO2和SO2高于治疗前,PaCO2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aO2和S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气指标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CRP、IL-6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治疗后的CRP、IL-6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RP、IL-6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4两组6MWT、CAT和mMRC结果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6MWT、CAT和mMRC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治疗后的6MWT结果明显优于治疗前,CAT和mMRC得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6MWT结果优于对照组,CAT和mMRC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6MWT、CAT和mMRC结果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 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推进和居住环境的改变,COPD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虽有很大程度的缓解,但是COPD呈进行性发展,而且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因此,会造成患者肺功能受损,可能导致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脏病等并发症,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8]。

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的CRP、IL-6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可以明显降低COPD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COP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普遍认为慢性炎症是其主要发病机制,气道被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炎症细胞会促进炎性反应的级联放大,产生TNF-α、IL-8等细胞趋化因子,而炎症因子又会促进气道炎症的发展[9]。CRP为炎症因子介导的时相蛋白,在炎症的早期作出强烈而快速的应答;TNF-α是炎性反应和免疫反应的重要介质,能够激活中性粒细胞,促进前列腺素、白三烯、IL-8等合成释放,在启动炎性反应、组织纤维化和血管生成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引起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IL-6主要由活化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具有促炎作用,可引起免疫性组织病理损伤。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可作为反映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为监测患者病情、判断预后提供依据[10-11]。

治疗后,观察组的FEV1、FVC和IC也高于对照组,PaO2和S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可以明显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气指标。治疗前两组患者的6MWT、CAT和mMRC结果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6MWT结果优于对照组,CAT和mMRC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可以明显提高COPD患者的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福莫特罗是一种选择性长效β2受体激动药物,对β2受体有较高的选择性,可以提高环腺苷酸水平,降低细胞内钙离子含量,有效扩张支气管平滑肌,改善患者的气流受限状态,且持续时间较长[12-13]。布地奈德属于糖皮质激素,具有局部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和炎症细胞因子的生成,减轻支气管的收缩反应,改善气道的高反应性[14-15]。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和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可以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布地奈德可以促进肺组织细胞膜上β2受体转录和呼吸道黏膜上β2受体蛋白合成,增加 β2受体的敏感性;而福莫特罗可促进细胞质中激素受体向细胞核移位,从而提高布地奈德的抗炎作用,二者合用具有增效作用[16]。噻托溴铵是长效特异抗胆碱能药物,能够与支气管平滑肌上的M3受体结合,扩张支气管[17-18]。而且噻托溴铵对M3受体解离时间长达30 h,有效时间较长,可以保持24 h气道开放,明显改善早、晚峰值呼气流速,避免气道局部出现塌陷及开放,减轻气道炎性反应[19-20]。

综上所述,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可以明显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气指标,提高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莫特噻托溴铵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应用噻托溴铵联合吸入激素的效果
高人一筹
NIPPV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慢阻肺合并慢性呼衰患者肺功能以及动脉血气的临床效果分析
噻托溴铵粉雾剂的禁忌有哪些?
斑马去哪儿
咪喹莫特在扁平疣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
噻托溴铵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